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再深一步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来研究柴胡疏肝散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柴胡疏肝散的所有活性成分与药物靶点;通过收集PharmGkb、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交集靶点,将得到的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并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柴胡疏肝散对两种受体蛋白EGFR和STAT1的影响。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104个,潜在靶点238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166条目和148条目,主要涉及到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GFR、STAT1两个靶点能够与核心活性成分能够自发结合成较为稳定的构像;免疫印迹法实验证明柴胡疏肝散能够降低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和STAT1蛋白表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发现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调节EGFR和STAT1蛋白表达来共同调控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而发挥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为深入进行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詹杰 《中医药通报》2020,19(2):73-74
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症一病,多数医家以血证、虚劳、葡萄疫等病立论,证则分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等。然临证所见,该病病程多为初期感受外邪而失治误治,使得表邪缠绵不解,久病则耗损正气,气不摄血,进而邪气入里,侵袭血络,从而出现虚损与出血并见的证候。故血证、虚劳、葡萄疫等仅述其一端,未能概其全貌。笔者根据古文献记载,认为该病与风劳病及柴胡证极似,故主张可从风劳考虑,并在辨证基础上主以小柴胡汤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高尿酸血症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尿酸血症(HUA)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主要有效成分有黄酮类如槲皮素、越桔果渣黄酮、葛根素和红旱莲总黄酮等,皂苷类如穿山龙总皂苷和萆薢总皂苷等,香豆素类如秦皮总香豆素和岩白菜素等。这些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个靶点和作用机制防治HUA,已阐明的主要机制包括:1直接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2直接抑制血清和肝黄嘌呤氧化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3下调肾尿蛋白转运体1和葡萄糖转运子9及其基因表达预防尿酸过度生成,上调肾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促进尿酸排泄;4调节雌二醇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水平;5改善或减少HUA的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4.
“症”是中医诊断体系中最具体的要素,症状信息规范化其关键在于明确“症”的认识和理解,文章系统分析中医“症”的内涵,分析目前“症”规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各家之言迥异、中西医“症”的混杂等,这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临床与科研,不利于中医学术的交流及中医诊断学的现代化研究。因此提出从明确症名定义、统一规范症名、拆分复合症名、区分症状轻重、避免诊断性症名、纳入客观指征等几个方面对中医“症”的描述进行规范,通过建立系统标准体系,进行“症”的量化分级,规范信息采集过程,借助微观指标辨证等开展中医“症”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库存血复温对储存血红细胞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了解复温对储存血红细胞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30份库存红细胞悬液,将每份血 样分为对照组(4℃)和复温组(37℃,水浴10min)。对两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复温组血液粘度(高切变率 200/S、中切变率30/S、低切变率5/S、1/S)及高切还原比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切还原比粘度(1/S) 及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温可明显降低储存血红细胞硬度及血液粘度,提高红细胞流动性 及变形性,并可消除由于输注冷存库血而诱发的低体温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暗适应仪测定270名大学生暗适应时间,同时进行膳食及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暗适应结果表明受检大学生中维生素A营养状况正常者占40.7%,维生素A不足者占58.9%,维生素A缺乏者占0.4%;男、女生膳食维生素A日平均摄入量为(367.6±380.7)和(332.2±335.5)μg视黄醇当量,分别占RNI的46.0%和47.5%。摄入量最低仅为RNI的10.4%;99%的学生饮食习惯处于中下等水平,39.5%的学生不考虑食品构成,动物性食品食用频率普遍较低。[结论]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水平很低。已有59.3%学生出现维生素A不足和缺乏的早期症状。大学生是维生素A缺乏的一个重要群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至12周。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Barthel指数(MBI)及生存质量评分(SS-QO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 MBI及SS-QOL评分的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周时,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也均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用效果持续,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  相似文献   
8.
肢体痉挛是脑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近几年运用药物、针灸、康复疗法、干细胞移植及外科手术等手段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希望通过总结近年来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的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康颗粒剂对镉中毒大鼠氧化损伤的影响,为研究环境毒邪所致衰老的机制以及中药防护作用,从而为衰老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2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每只体重250±50g。除了空白组以外,均给0.05mg/Kg镉溶液,连续2周后停镉,同时西药组给2mL硫酸锌溶液,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1.5g/(Kg.d)、3g/(Kg.d)、6g/(Kg.d)的冠心康颗粒,连续至60天,实验结束后结果模型组大鼠死亡2只。测定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的端粒酶活性和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西、中药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端粒酶活性和SOD活力增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镉中毒可引起氧化性损伤导致促进衰老,硫酸锌和冠心康颗粒剂可以拮抗镉的毒性,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可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本文就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治疗做一综述.指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综合治疗、要制定计划,坚持长期的治疗,并且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