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11篇
  免费   9155篇
  国内免费   5151篇
耳鼻咽喉   737篇
儿科学   1104篇
妇产科学   878篇
基础医学   6342篇
口腔科学   1404篇
临床医学   18550篇
内科学   10019篇
皮肤病学   932篇
神经病学   2257篇
特种医学   4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1篇
外科学   8455篇
综合类   42062篇
预防医学   21857篇
眼科学   1295篇
药学   21360篇
  212篇
中国医学   36498篇
肿瘤学   3918篇
  2024年   925篇
  2023年   2877篇
  2022年   3326篇
  2021年   3782篇
  2020年   3493篇
  2019年   2962篇
  2018年   1558篇
  2017年   2543篇
  2016年   3190篇
  2015年   4563篇
  2014年   7500篇
  2013年   8110篇
  2012年   11610篇
  2011年   11596篇
  2010年   8425篇
  2009年   8223篇
  2008年   15439篇
  2007年   9747篇
  2006年   10011篇
  2005年   12405篇
  2004年   7269篇
  2003年   8046篇
  2002年   8029篇
  2001年   5237篇
  2000年   3878篇
  1999年   2737篇
  1998年   2226篇
  1997年   2319篇
  1996年   1964篇
  1995年   2133篇
  1994年   1675篇
  1993年   1123篇
  1992年   861篇
  1991年   829篇
  1990年   487篇
  1989年   479篇
  1988年   197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发生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进行化疗的348例血液肿瘤住院患者相关资料(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医疗及护理病例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诊断发生肛周感染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余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发生肛周感染35例,感染率为1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8.776,P=0.039)、痔疮史(OR=7.733,P<0.001)、肛周感染史(OR=14.981,P<0.001)、腹泻(OR=3.893,P=0.019)及白细胞计数<1×109/L(OR=6.851,P=0.002)是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发生肛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痔疮史、肛周感染史、腹泻、白细胞计数<1×109/L导致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率增加,在护理化疗期的血液肿瘤患者过程中,应该结合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肛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分析总结真实世界的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健康信息系统确诊的糖尿病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诊疗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关联规则,采用web节点建构药对关联网状图;运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477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DKD患者,在1203条方剂信息中,涉及中药462种;使用频数排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使用频数前5类的中药类别分别是补气药、补阴药、清热燥湿药、活血调经药、息风止痉药;在30味高频药物中,苦、甘、辛药味最为常见;药性寒、温数量接近;归脾经、肝经、肺经、肾经居多;关联规则提示,药物组合中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地龙-当归-僵蚕,因子分析共得到5个有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7.33%。结论 中医药治疗DKD在补益气血阴阳的同时,兼顾对瘀血、湿邪和痰饮的治疗,结合证型,可考虑使用黄芪、黄精、石斛、山茱萸、麦冬、金蝉花等药物的使用,清热燥湿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可适当加入,为使邪有去处,大黄、车前子或可增添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夜班经历创伤事件后的成长体验,以期为护士不同阶段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并为护士职业生涯早期心理建设提供方向。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2020年3月—7月对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夜班经历创伤事件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深度访谈,采用Strauss和Corbin扎根理论分析资料,分为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和选择式登录3个阶段,持续比较分析资料。结果 发现精神科护士夜班经历创伤事件后经历了应激期、调适期、成长期3个不同阶段。结论 精神科护士夜班经历创伤事件后的成长为动态过程,管理者或干预者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并在护士早期培训中促使其提前做好相关知识、技能的储备和必备心理素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近视眼防控的工作能力, 围绕近视眼防制, 该文分析了远视储备的意义及其正确运用, 指出目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以往他人的经验, 在分析理疗仪器尤其是红光原理的仪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眼的机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近视防控体系设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并分析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BIH)治疗肝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通过大鼠体内实验验证相关预测靶点及筒鞘蛇菰提取物-蛇菰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BPS)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化学专业数据库、TCMID和TCMSP平台检索筒鞘蛇菰组成的化合物及可能靶点,以肝损伤为关键词检索GeneCards和网站,获得相关靶点,绘制Venn图,选交集靶点,将“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关系导入Cytoscape V3.7.2软件,获得化合物-靶点-疾病的三重网络,对化合物及相关靶点蛋白行分子对接,并用交集靶点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及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信号途径富集分析。结果 筒鞘蛇菰主要成分有11个化合物,其中与肝损伤有37个交集靶点,高度关联靶点包括NOS3、ESR1、TNF、MAOA、PTGS2、IL10等,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筒鞘蛇菰治疗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肾上腺素能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交互通路等有关,而且ADRA1B、ADRA2A、ADRA2C、ADRB1/2等基因高度富集于这些通路中。动物体内实验发现BPS灌胃处理可减轻肝组织损伤、调控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提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并增强肝组织内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醌NADH脱氢酶1(NQO1)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达到保护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结论 本研究初步确定筒鞘蛇菰治疗肝损伤的有效成分、“化合物-蛋白-靶点”关联网络及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证实蛇菰多糖保护肝损伤的机制与上调NRF2/NQO1通路来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性损伤、减轻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