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7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883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76篇
  3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TN患者随机分为MVD组和PBC组各70例。对比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差异。结果 PBC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MVD组(P0.05)。PBC组术后即刻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MVD组(P0.05),而2组术后3个月、术后1 a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VD组(P0.05);术后6 h,PBC组患者血清NE、Cor、MPO水平均低于MVD组(P0.05)。结论 MVD和PMC术治疗TN的远期疗效均较好,且复发率低;MV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MC,但PMC手术应激刺激低于MVD,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2.
危重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致病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机体应激反应引起的内环境失调关系密切。危重病相关性皮质醇不足(CIRCI)是指由于高应激状态使皮质醇水平不能满足机体适应疾病严重程度的需要,在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容易出现,在其他高应激的危重病中也很常见,其机制复杂,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CIRCI有望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近年来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在调节手术应激的生物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1]。以往的研究发现,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血浆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浓度上升,TNF-α无明显改变[2]。本研究拟观察开胸手术病人血浆TNF-α、IL-6、IL-10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同时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颐心宁抗应激性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动态观察颐心宁对束缚应激大鼠心电图,血清皮质醇的干预作用。结果:束缚应激1,2,4周时,应激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加,ST段明显移位,TI皮高耸直立,血清皮质醇水平增高,颐心宁干预组,颐心宁倍量组较单纯应激大鼠心率减慢,ST段移位减轻,T波直立幅度下降且多呈双相,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而颐心宁1/2量组,蒸馏水干预组与单纯应激大鼠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颐心宁具有抗应激性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颐心宁对务 皮质醇的调节可能是其抗应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对丙型肝炎移植病人长期结果的影响方面,存在一些疑惑,使用皮质醇治疗急性细胞排斥对感染HCV的接受是有害的。多年前,Kings学院医院Ed Gane和同事表示皮质醇片剂与血清中HCVRNA浓度增加4到100倍有关。较高的HCV RNA水平也与复发性肝炎的组织学严重程度增加有关。他们也表示皮质醇片剂与急性肝炎和较早时间复发的频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胆囊切除术病人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各2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30min(t1)、切皮后90min(t2)和术毕6小时(t3)测定血中血糖(GLU)浓度和胰岛素(INS)、皮质醇(COR)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GLU、INS值较麻醉前升高,Ⅱ组GLU、INS值各个时相较麻醉前升高显著(P<0.05),术毕6h仍高.Ⅰ组患者GLU、INS值各时相与麻醉前相比变化幅度小,术毕6h基本恢复达麻醉前水平或更低.Ⅰ组GLU浓度和Ins值变化明显小于Ⅱ组(P<0.01).两组患者于切皮后30min、90min皮质醇(COR)值升高明显(P<0.05),升高幅度Ⅱ组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胆囊切除术,对血中GLU浓度和INS、COR值变化影响最小,控制术中应激反应效果显著,有利于机体较快恢复,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告大鼠分别在6时、12时、18时、24时接受汤岗子矿泉38~39℃浸浴15分钟后,立即断头取血测定血液皮质醇及甲状腺素(T_4)。在6时、24时的矿泉浸浴组大鼠血浆皮质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在12时、18时矿泉浸浴组大鼠血清T_4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对全身矿泉浸浴热刺激的反应也遵循日周期节律。为矿泉治疗的时间生物学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库欣综合征(CS)过去译柯兴综合征,是1912年Harvey Cushing首先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种因慢性糖皮质激素增多而导致的疾病,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多见于中、青年人(25~45岁),男女之比为1∶3~8。1病理按病因可分为四大类,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或非依赖性及其药物性Cushing综合征、周期性皮质醇增多症。ACTH依赖性是由垂体或某些肿瘤如肺癌、胸腺类癌等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过量的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增生并分泌过量的皮质醇。柯兴氏病是CS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整个CS的60%~80%,大部分由于垂体腺瘤(主要是微腺瘤)分泌…  相似文献   
10.
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与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在安静状态、心理应激状态和心理应激后 (恢复状态 )测量抑郁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 ,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以及心理应激前后的变化。心理应激以规定时间内的计算试验模拟 ,血清皮质醇以酶联免疫试验检测 ,血压为常规检测。结果 1.皮质醇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应激状态、恢复状态的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组应激前后皮质醇浓度的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2 .收缩压 :安静状态和恢复状态时抑郁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应激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收缩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3 .舒张压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在应激状态和恢复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舒张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抑郁患者存在基础血压升高 ,此现象可能与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