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智谋水平现状,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智谋量表(resourcefulness scale,RS)、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对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智谋得分为(75.20±22.1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的患者,智谋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59.17±12.1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智谋水平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智谋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水平越高,临床工作者应关注糖尿病患者的智谋水平,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智谋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对医院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的短期效应,探讨大气颗粒物对人群健康的急性危害。方法 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2014~2016年成都市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的短期效应,并在不同年龄组(<65岁组和≥65岁组)中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成都市区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6.47 μg/m3和109.35 μg/m3。在非意外创伤急诊全人群中,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在滞后1 d时最大,PM2.5和PM10的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0 μg/m3,急诊人次数分别增加0.634%(95%CI: 0.273%~0.997%)和0.413%(95%CI: 0.166%~0.660%)。在≥65岁组中,调整全部气态污染物(SO2+NO2+CO+O3)的影响后, PM2.5和PM10的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0 μg/m3,滞后1 d的急诊人次数分别增加1.439%(95%CI:0.599%~2.287%)和 1.150%(95%CI:0.566%~1.738%)。结论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升高与非意外创伤急诊人次数呈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效应,对65岁以上老年人群健康的急性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主要存在两大问题:说明书对临床用药指导不足和临床应用环节不合理。问题的核心是缺少精确循证研究的推进。针对当前问题,应采取由政府药政部门主导,逐步形成医疗机构-研究者-企业多方协作平台共同开展精确、循证研究的策略。精确临床定位、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评估用药风险,医疗机构充分实践精确循证研究产出的证据可为具体实现路径。中药注射剂做到临床定位清晰、具体,同时机制清晰,靶点明确。优胜劣汰,从而增强中药注射剂优势品种的核心竞争力,在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中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西药联合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其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评价体系。本文对2008年-2018年期间Pubmed数据库进行分析,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安全性评价特点如下:①真实世界中暴露安全性问题②联用情况复杂,评价难度高。现有安全性评价方法如文献归纳法、前瞻性试验、问卷调查等,虽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安全性评价,但仍缺乏更全面合理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团队尝试提出“征靶关联法”—临床多元证据体总结不良反应特征、网络靶标分析作用靶点,使临床特征与靶点机制相关联,为临床安全性评价实践提供更合理的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引入数据中的空间模式能否改善普通线性回归在具有聚集性的空间数据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探索气象因素对2014年手足口病高发月份发病率的影响为例,利用联合MCS-P统计量的扫描统计量识别空间数据集中的聚集性区域,在传统回归模型中纳入以聚集性区域建立的分类变量进行空间模式回归,比较空间模式回归与传统回归的结果。结果初步校正协变量后,发现数据集中存在六个手足口病发病的聚集性区域。空间模式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传统的回归模型提升了46.9%,参数估计的标准误明显缩小,此外还成功识别了传统回归模型忽略掉的日照时间的效应。结论空间模式回归模型较传统的回归模型具有更强的统计学检验效能,参数估计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2012—2022年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旨在为该领域相关政策制定和科研探索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筛选出2012—2022年国内外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发表的高质量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使用Excel和CiteSpace软件对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1 816篇,中文文献110篇。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密度均较低。排除检索词,英文文献关键词中心性前三的是“vitamin A”(0.74)、“intervention”(0.67)、“obesity prevention”(0.55);中文关键词中心性前三的是“贫血”(0.41)、“肥胖”(0.38)、“营养状况”(0.18);中英文聚类排名第一的分别是“贫血”和“physical activity”;最新的突现词是“膳食模式”和“diet quality”。结论 在学龄前儿童营养领域的英文文献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内近3年呈下降趋势。我国在该领域研究较少,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营养现状研究方面,对干预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四川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熵权TOPSIS-RSR法对2020年四川省37所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中医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四川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服务能力可分为三挡,其中6所机构中医服务能力较好,5所机构中医服务能力较差,其余26所机构能力中等,评价结果与机构实际基本相符。结论四川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中医服务能力存在差异,整体中医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建议加强省级层面的政策引导,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投入,并依据各机构能力层次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等7个中英文数据库,查找有关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用Cochrane手册针对RCT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共纳入13篇RCT,包括1 0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喘可治组临床有效率更高[RR=1.15,95%CI(1.06,1.23),P=0.000 3];肺功能改善更明显,包括第1秒呼气量(FEV1)[MD=0.21,95%CI(0.15,0.27),P0.000 01]、用力肺活量(FVC)[MD=0.36,95%CI(0.15,0.56),P=0.000 6]和第1秒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MD=6.85,95%CI(4.68,9.02),P0.000 01];并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MD=-6.35,95%CI(-8.23,-4.47),P0.000 01]、白细胞介素-8(IL-8)[MD=-2.00,95%CI(-3.13,0.87),P=0.000 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2.79,95%CI(-4.61,-0.97),P=0.003]。除此之外,喘可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表明,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有助于减少炎症发生,安全性好,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尚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5种国内外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方法,依据我国卫生部评定法相关要求,系统阐明了上市后中成药不良反应关联性分析要点。在该判定方法的指导下,对有关不良反应报告内容进行完善,借以挖掘有效的中成药安全性预警信号,通过深入探索中成药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机制,进一步补充不良反应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方法:电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中文数据库,时间截至2018年10月1日。按照Cochrane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学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4软件Begg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涉及到2246名房颤患者。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单用或者联合西药治疗在控制快速心室率(MD=-7.14,95%CI:-8.42- -5.87),降低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缩短窦律转复时间(MD=-3.04,95%CI:-3.47- -2.61),增加窦律转复率(RR=1.19,95%CI:1.09-1.29),减少房颤复发率(RR=0.28,95%CI:0.13-0.59),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MD=3.44,95%CI:0.87- 6.01),改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MD=-2.47,95%CI:-2.86- -2.08),降低左心房内径(LAd)(MD=-0.91,95%CI:-1.58- -0.25),减少P 波离散度(Pd)(MD=-4.04,95%CI:-4.15- -3.93)等方面效果优于空白对照、安慰剂或单用西药治疗。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在改善P波最大时限(Pmax)优于单用常规剂量胺碘酮治疗(MD=-8.25,95%CI:-10.33- -6.17),而稳心颗粒联合常规剂量胺碘酮治疗效果更优(MD=-13.10,95%CI:-13.65- -12.5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且Begg检验未发现发表偏倚。结论:稳心颗粒单用或者联合西药在房颤治疗中有良好疗效,但仍需要高质量证据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