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髓鞘转录因子1(MyT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靶向沉默MyT1基因的shRNA,包装慢病毒后感染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MyT1的表达水平,Br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变化,qPCR检测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了特异性靶向My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并成功感染了U-118MG和U-87MG细胞;两种细胞中My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P<0.05),细胞黏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 靶向沉默MyT1基因对人脑胶质瘤U-118MG和U-87MG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MyT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脑胶质瘤诊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2.
癫痫(epilepsy)包括一组疾病和综合征,特征为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以发作性哭泣为表现的精神运动性发作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可对住院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本研究着重探讨了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手段,对住院依赖行为的作用效果。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10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选自我院的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0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5.53±8.20)岁;病程16~46年,平均病程(33.66±6.93)年;病情稳定,无严重躯体疾患;合作性良好;抗精神病药物为氯氮平;入组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建立新的在体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月桂酸钠组(n=54)及微球组(n=27),微球组依所注射微球的数量进一步分为500、1000和3000个次3个亚组(n=9);大鼠麻醉后开胸,夹闭主动脉后经左心室内注射200μg月桂酸钠或42μm的微球达冠状动脉,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采用病理切片、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微粒子测量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心肌内微血栓和微梗死形成,以及心功能和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经左心室内注射200μg月桂酸钠后1h,大鼠心肌微小动脉内即有微血栓形成,3h以后达高峰,血栓形成率高达66.4%±18.8%,在此后的12~72h逐渐降低。与微球组相比,所形成的微血栓中不但有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的聚集,而且还伴有内皮损伤及较严重的炎细胞浸润;二者所形成的微梗死灶皆为锲形呈局灶性分布,但月桂酸钠组梗死部位炎症反应较重。月桂酸钠组所形成的微梗死面积、心功能和心肌局部血流量的下降程度与单次注射1000个微球相似。结论经冠状动脉内注射月桂酸钠可成功构建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其最佳剂量和时间点分别为200μg和3h,与机械性的塑料微球栓塞相比,在病理发病机制上比较贴近于临床,可作为冠状动脉微栓塞微循环研究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精神科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采用的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82名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精神科病房护士的SCL-90总分(138.07±31.33)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45,P<0.05),并且焦虑(t=3....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心肌桥压迫对壁冠状动脉内血流、正压力、周向应力、切应力的影响。方法 对原有的壁冠状动脉模拟装置进行较大改进,使其测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从单一应力(正应力)扩展到多种应力,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模拟在正压力、周向应力、切应力共同作用下的真实血流动力学环境,从而综合考虑在多种应力共同作用下血流动力学规律与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结果 壁冠状动脉模拟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异常主要位于壁冠状动脉近端,随着心肌桥压迫程度加剧,近端的应力平均值与波动值明显增大,正应力平均值升高27.8%,波动值升高139%。结论 心肌桥压迫造成壁冠状动脉近端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对认识冠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心肌桥的病理影响及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制备组织工程学血管随时提供种子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体外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冻存技术,探讨建立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库的可能性.方法新鲜脐带49务,脐静脉内灌注消化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酶消化结果及所获内皮细胞贴壁生长规律;采用VⅢ因子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所获内皮细胞及其纯度;加入冻存液,置于液氮进行保存,复苏后,分别进行台酚蓝拒染试验及MTT还原试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血管内灌注消化液法可获得取高纯度的内皮细胞,胰酶和胶原酶混合灌注法消化结果优于单纯胰酶及胰酶和EDTA组,各组消化时间均以10~15min为佳;混合酶消化组细胞获得率及贴壁结果均较其他二组为优.与未冻存细胞相比,复苏的细胞活力保持在95%以上.复苏后的内皮细胞的生长曲线与未冻存细胞的生长曲线无差异.结论脐静脉灌注酶消化法可获取足够数量及纯度的内皮细胞,混合酶消化法消化效果最佳,经体外培养扩增后,可提供足够数量及纯度的内皮细胞.冻存的内皮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活力及体外增殖能力,能及时提供制备组织工程学血管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解酒药是否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功能。方法将60只体重相近的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灌胃不同药物,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0.3ml/(kg.d)),阳性对照依那普利组(10mg/(kg.d)),解酒药组(0.3g/(kg.d))以及解酒药和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0.3g/(kg.d)解酒药加10mg/(kg.d)依那普利)。所有大鼠术后每组每天定时进行药物干预,并每周定时测量体重。术后4周采集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室间隔厚度、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来评价大鼠的心功能。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解酒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变化,而依那普利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体重上升。术后4周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依那普利组、解酒药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有升高(P<0.05),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室间隔厚度、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等参数,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解酒药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汉族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Glu487Lys多态性与罹患冠心病危险性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且冠脉狭窄≥50%的490名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明确排除的433名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共923例纳入本项研究。ALDH2的Glu487Lys基因多态性由TaqManPCR技术测得,比较ALDH2各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并根据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该研究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ALDH2各基因型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但亚组分析显示,在无饮酒史,无吸烟史,无高血压史,BMI<25(kg/m2)4个亚组中,ALDH2各基因型的分布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罹患冠心病无显著关系,在单纯无饮酒史,无吸烟史,无高血压史或BMI正常的中国汉族人群中,ALDH2基因AA型与其罹患冠心病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