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对猪链球菌菌株进行鉴定,了解其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PCR 检测、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PFGE 检测和MLST 分型.结果 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证明此菌株为猪链球菌2 型;经PCR 检测16SrRNA 和毒力基因均为阳性;PFGE 检测结果表明此株菌同3 株参考菌株相似性很低;MLST 分型属于高致病性ST1 型.结论 此次分离到菌株的为云南省首例人感染的猪链球菌2 型,是强毒力株.  相似文献   
3.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疫情出现[1,2].  相似文献   
4.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疫情出现。1999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O157:H7感染性腹泻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以前云南省虽未发现O157:H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例,但从市售蔬菜、猪、鸡、鱼内脏及牛粪中都曾经分离到OO157:H7,为了解云南省人、动物O157:H7带菌状况,动态观察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于每年8~10月份开展O157:H7监测,现将2004—2007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市饮用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等潜在污染物的污染状况。方法 2016年、2017年分别采集昆明市5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并运送到中国疾控环境所开展检测。结果 5个水厂两年共采集水样30个,每个水样检测57项指标,PPCPs总检出率为16.20%(277/1710),浓度在ng/L水平,浓度范围介于未检出~288.753ng/L。各类指标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环内酯类、其他类药品及日化产品、磺胺类、林可酰胺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单项指标检出率排前3位的是咖啡因、罗红霉素、磺胺甲恶唑,检出率分别为93.33%、86.67%、53.33%;经卡方检验,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17,P<0.001),水源水的检出率高于出厂水和末梢水;枯水期与丰水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8,P<0.001),丰水期检出率高于枯水期。结论 PPCPs在昆明市5个水厂饮用水中广泛存在,检出的物质种类多,但浓度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马氏钳蝎毒抗癌多肽与5—Fu对小鼠肝癌的联合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马氏钳蝎毒抗癌多肽(APBMV)单独及其与5-Fu联合对小鼠肝癌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水型肝癌H22的荷瘤模型观察了APBMV的体内抑瘤作用和对5-Fu抑癌作用的影响。结果 APBMV在所用剂量「(0.03-0.06)mg/(kg.d),用10d」范围内对H22荷瘤小鼠无显著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64例ITP患者中男29例,女35例,中位年龄32(18-71)岁。64例患者作为治疗随机分为2组:A 组(地塞米松组,32例),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静脉点滴或口服,14 d 重复,共4次;B组(地塞米松加达那唑组,32例),地塞米松使用方法同上,同时持续服用达那唑0.2 g,2次/d。对照组(C 组)为历史对照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30(18-70)岁,泼尼松1 mg/(kg·d)口服,血小板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服用4周无效者停用。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周,出血症状明显改善,A组和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周,A组和B组患者有效者中血小板多数下降,C组持续服用强的松,有效者中血小板继续升高;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B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A组较B组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强的松减量后出现了较高的复发率;A 组和 B组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良好,C 组副作用明显。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加达那唑治疗ITP,早期缓解率高,持续完全缓解率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人正常下颌升支区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正常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咀嚼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对正常离体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结果:(1)所有载荷形式的各种应力值,随着单元距加载点的距离的增大,其应力值相对减小。(2)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的应力梯度变化较大。结论: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是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区,同时还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加强固定以及防止骨段移位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