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研究相对密闭环境药品配置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检测Ⅰ类环境和Ⅲ类环境中常规配药模式与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比较不同配药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手工配药时Ⅰ类环境中1~1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Ⅲ类环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Ⅰ类环境中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与Ⅲ类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Ⅲ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2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类环境中进行手工配药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均多于在Ⅲ类环境中进行相对密闭环境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配置过程中环境微粒进入静脉输液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与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对其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术前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干预,术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中患者平均出血量为(72.2±8.5)ml,平均手术时间为(74.4±12.3)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4±1.2)d。术后没有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结论 研究表明,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安康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5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4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1g·kg-1·d-1联合纳洛酮(0.01~0.02)mg/kg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抽搐时间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4.526、3.371、4.487,均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χ2=14.341,P<0.05);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9.234,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较单纯综合治疗更为有效,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应在临床治疗中普遍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苯代谢物氢醌( HQ)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 XPD)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15、30和60μmol/L HQ溶液重复处理K562细胞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能力,采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法检测XPD甲基化水平;观察各组细胞存活率及甲基化率。结果:HQ 0、15、30、60μmol/L 处理后,K56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85.46±0.60)%、(63.46±7.02)%和(51.20±6.49)%,15μmol/L 组与0μmol/L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0μmol/L和60μmol/L组与0μ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PD基因甲基化水平分别依次为1.03%(3/290)、0.34%(1/290)、0.34%(1/290)和0.70%(2/290),15、30、60μmol/L组与0μmo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1,P>0.05)。结论:HQ对K56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细胞中XPD基因甲基化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对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结果,为两者的早期发现、治疗及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 MMPI 量表对15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150例焦虑症患者(焦虑组)进行测试,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效度量表:疑问量表(Q)、说谎量表(L)、诈病量表(F)、校正量表(K)的分值在三组间比较,Q 在三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和焦虑组的 L、K 得分值低于病例组,病例组的 F 得分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个量表中 T 分值均没有大于70分,所测结果有效。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癔症(Hy)、病态人格(Pd)、男子—女子气(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性(Si)的比较中,抑郁组、焦虑症的 D、Si 得分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 D、Si 得分显著高于焦虑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 Hs、Hy、Pd、Pa、Pt、Sc、Mf、Ma 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的神经质、偏执及病态人格较为突出,可能存在偏执、神经质、病态人格等心理特质,其抑郁(D)、社会内向性(Si)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6.
手术中缝针偶有断针丢失体腔或组织内的现象,如何安全、快捷地取出缝针断端是手术室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我科于2013年3月发生一起术中断针,采用永磁速愈贴将缝针断端成功取出,现介绍如下。1方法在给某病人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关闭胸骨时胸骨针尖端断裂,断端约2mm,立即寻找未找到,行C型臂透视定位,发  相似文献   
7.
8.
高袆  张亚莉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477-1480
目的:了解肾小球疾病尿蛋白肌酐比(UPCR)与24h尿蛋白(U-TP)定量的相关性及其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5例低白蛋白血症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等级相关分析判断UPCR与24hU-TP定量的相关性;按性别、年龄、肾脏功能(根据Ccr)、血浆ALB浓度,24hU-TP定量、疾病种类进行分层,了解其对相关性的影响,同时采用ROC曲线判断UPCR的界点值。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UPCR与24hU-TP定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5、0.992;性别、年龄、肾功能(Ccr>10ml/min)、血浆ALB浓度,疾病种类对其相关性无影响,但U-TP定量影响其相关性,当24hU-TP定量≥5.0g时,r=0.338(P=0.134);通过ROC曲线得到当24hU-TP定量分别为1g和3.5g时UPCR值分别为1.05g/g和3.518g/g。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UPCR与24hU-TP定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相关性不受性别、年龄、肾功能(Ccr>10ml/min)、血浆ALB浓度,疾病种类的影响,但U-TP定量影响其相关性,当24hU-TP定量≥5.0g时,其不具有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得到当UPCR大于3.5g/g可考虑为大量蛋白尿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严重创伤患者,由于伤情复杂,发展迅速,伤残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1]。为提高救治成功率,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推行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救治的医护一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严重创伤绿色通道救治过程中的衔接流程与应用方法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创伤中心共收治256例严  相似文献   
10.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干预管理,及时控制疑似医院感染暴发(HAISO)并预防其发生.方法 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HAISO发生在较炎热潮湿的季节;被感染者为ICU术后重症者、留置深静脉导管者及新生儿,分别占47.62%、33.33%、19.05%;均为条件致病菌,其中4起为耐药菌;肺部感染最多占42.86%;HAISO逐年减少,2008-2010年分别为3、2、0起.结论 HAISO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