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微渗析实验模型,并对葛根素在麻醉家兔眼内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手术将微渗析探针植入麻醉家兔的眼前房室内,待灌流平衡之后眼部给予1%葛根素滴眼液100 μL,于不同时间收集渗析液,HPLC测定;流动相为甲醇-0.1%柠檬酸水溶液( 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9 nm.结果:给予自制葛根素滴眼液后,其能够迅速吸收进入眼前房室中,在1h达到峰浓度,Cmax为(2.52±0.31) mg·L-1,然后渐渐降低,但在消除阶段3.5h左右出现另外1个较低的峰浓度.可能是由于葛根素抑制了房水的生成,导致药物浓度的升高.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为(5.04±0.21)mg·h·L-1,半衰期( t1/2)为(0.38±0.13)h.结论:采用微渗析技术,能够用于测定葛根素眼部的药物动力学,并且为葛根素滴眼液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所收集的45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459例ADR报告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高发于≤10岁和>60岁人群;以静脉注射居多,占87.58%;其中抗微生物药致ADR例数最多,有229例(占49.8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81例(占32.73%);一般ADR占83.66%,严重的ADR占2.83%,大多好转或治愈。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修饰不同代数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得到的产物,测定其对人体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毒性。方法:采用硝基苯氯甲酸酯(p-NPC)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相对分子质量为750,2 000,5 000)活化成PEG碳酸酯,对第4,5代PAMAM大分子进行修饰;目标产物用FT-IR、1H-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WST-8法考察PEG修饰对PAMAM的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毒性的影响。结果:PAMAM经较低浓度PEG修饰后,对HCECs的毒性减弱不明显,经较高浓度PEG修饰后,对HCECs减毒明显减弱,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修饰对PAMAM的减毒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经PEG修饰后,可以降低PAMAM对HCECs的毒性,作为新型眼部给药载体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曲涛  梁娜  周绣棣  慕宏杰  魏俊花  孙考祥 《眼科新进展》2011,31(11):1001-1003,1007
目的考察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对体外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为其在眼部药物载体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应用于PAMAM毒性研究的角膜上皮细胞模型,通过细胞毒性分析测定不同浓度(10g·L-1、1g·L-1、0.1g·L-1、0.01g·L-1、0.001g·L-1)、不同代数(G3.0、G3.5、G4.0、G4.5、G5.0)的PAM-AM在共同孵育5min、15min、60min对角膜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计算其IC50值。结果整代PAMAM(G3.0、G4.0、G5.0)和半代PAMAM(G3.5、G4.5)均随着代数的增大,细胞毒性增加,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毒性随着药物浓度增大、药物接触的时间延长而增加。半代PAMAM细胞毒性均低于整代。G3.0、G3.5、G4.5PAMAM在1g·L-1及以下浓度毒性反应均为合格,G4PAMAM在0.1g·L-1浓度及以下毒性评级大部分为合格,而G5PAMAM只在0.01g·L-1和0.001g·L-1下部分毒性评级合格。结论低代或半代PAMAM可能更适合作为眼部药物给药的载体,也可考虑通过结构修饰等手段降低高代PAMAM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牛蒡苷(arctiin,AC)为模拟药,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AC-pH敏感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胆固醇比(X1)、磷脂-药质量比(X2)、pH敏感材料含量(X3)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载药量(Y2)和粒径(Y3)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牛蒡苷pH敏感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并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牛蒡苷pH敏感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93.25±1.5)%;平均载药量(94.10±1.8)%;平均粒径为(208.55±2.8)nm。室温下,AC脂质体为乳白色细腻乳液,对室温条件稳定,但对光照和60℃不稳定。结论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牛蒡苷pH敏感脂质体处方可得到较高包封率、稳定性优良且pH敏感性良好的产品,并为今后进行体内剂型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葛藤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单因素对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的用量及种类进行考察后,采用正交设计考察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维酮(PVPP)及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的用量对分散片崩解时间的影响。结果:确定了该分散片的处方及工艺,崩解剂对片剂崩解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该处方工艺稳定,操作简便,分散片的崩解及溶出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综述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修饰方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方法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不同官能团结构修饰PAMAM结构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对其修饰后在药物、基因传递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 采用不同官能团或功能材料对PAMAM的结构进行修饰后,可一定程度的改善PAMAM的生物膜转运特性、降低其毒性、增加其靶向性等,经过不同结构修饰后的PAMAM,作为药物或基因传递系统载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