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国家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效果,第2个周期(2012-2014年)筛查模式调整为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度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的质量和效果,为完善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为全国35~64岁农村户籍女性进行群体性乳腺癌筛查:先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女性进行乳腺临床检查联合乳腺超声检查,超声BI-RADS 0、4、5级者进行乳腺X射线检查(mammography,MG),X射线BI-RADS 0、4、5级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乳腺超声、X射线BI-RADS 1、2、3级者进行1年随访。检查数据以统计报表和个案表(筛出乳腺癌患者)形式录入《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直报系统》。分东、中、西部地区计算乳腺癌召回率、活检率、活检阳性预测值、检出率、早诊率、原位癌比例、早期癌比例、漏检率、假阳性率等主要评估指标;使用χ^2检验对地区间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为30个省(市、区)697个项目县共1373524名35~64岁农村女性进行了乳腺癌筛查。检出乳腺癌1190例,检出率为0.87‰;东、中、西部地区检出乳腺癌例数分别为404、375和411例,检出率分别为0.90‰、0.86‰和0.84‰,地区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5,P>0.05。共检出早期乳腺癌1014例,早诊率为85.21%;东、中、西部地区检出早期乳腺癌例数分别为353、323和338例,早诊率分别为87.38%、86.13%和82.24%,地区间早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5。检出原位癌82例,原位癌比例为6.89%;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检出原位癌39、23和20例,原位癌比例分别为9.65%、6.13%和4.87%,原位癌比例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7,P<0.05。检出早期癌(0+Ⅰ期)387例,早期癌比例为32.52%;东、中、西部地区早期癌例数分别为159、115和113例,早期癌比例分别为39.36%、30.67%和27.49%,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2,P<0.01。MG复筛人数为33129人,召回率为2.41%;东、中、西部地区MG复筛人数分别为12827、11616和8686人,召回率分别为2.87%、2.67%和1.7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P<0.01。3088人接受活检,活检率为0.22%;东、中、西部地区接受活检人数分别为1106、1006和976人,活检率分别为0.25%、0.23%和0.20%,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10,P<0.01。超声初筛漏检率为7.23%,其中BI-RADS 3级漏检率为6.89%;MG复筛BI-RADS 3级漏检率3.99%;仅超声检出乳腺癌比例为5.58%。结论2014年中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检出和早诊情况符合相关质控要求,说明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在中国农村地区可行且有效。但本筛查流程的漏检率仍较高,需进行流程优化。应加强MG和活检设备配置及技术培训,以提高乳腺癌筛查服务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和早诊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CNB)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活组织检查(OSB)对乳腺癌患者DFS的影响,同时评估两种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方式对乳腺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经CNB或OSB证实为乳腺癌的3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SB组155例,CNB组151例。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的DFS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因素。同时以保留乳房率、保留乳房患者首次切缘阳性率、前哨淋巴结活检率及手术次数为指标,评价两种活检方式对乳腺癌手术质量的影响;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部患者的临床随访时间为29~8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OSB组与CNB组中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为分别为32例(20.6%,32/155)和29例(19.2%,29/151)。并且,OSB组局部复发率为4.5%(7/155),远处转移率为16.1%(25/155);CNB组局部复发率为2.6%(4/151),远处转移率为16.5%(25/151)。两组患者间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69、0.010,P=0.380、0.91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OSB组与CNB组间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4)。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ER及HER-2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DFS的主要因素(OR=2.458,95%CI:1.883~3.209,P=0.000;OR=0.453,95%CI:0.238~0.863,P=0.016;OR=2.086,95%CI:1.110~3.920,P=0.022),不同的活检方式并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DFS。CNB组的保留乳房率明显高于OSB组[25.2%(38/151)比9.7%(15/155),χ2=12.812,P=0.000],手术次数明显少于OSB组(1.00±0.00比1.35±0.48,t=9.090,P=0.000),但其前哨淋巴结活检率与OSB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48/151)比32.9%(51/155),χ2=0.043,P=0.835]。并且,CNB组保留乳房患者的首次切缘阳性率与OSB组的保留乳房患者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0.5%(4/38)比5/15,χ2=2.515,P=0.113]。结论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对患者的DFS无不良影响,并且可以明确诊断及分子分型,有利于手术方案及后续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尽而提高乳腺癌的手术质量,不失为可扪及肿块乳腺癌的首选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4.
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近红外线、B超、高频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比三种影象学检查对29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以及≤2 cm以及50岁上下两组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的各种影象学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近红外线、B超、高频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7%、80.1%、69.8%;≤2 cm的乳腺癌近红外线的灵敏度最高,高频X线的特异度最强.近红外线与B超的敏感性在不同年龄组无差异(P>0.05),而高频X线检查的敏感性在50岁以上乳腺癌有显著的提高( P<0.05).近红外线与B超联合检查乳腺癌与单用近红外线检查相比特异度显著提高(P<0.05),灵敏度无差异(P>0.05);与B超比较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高频X线比较特异度有提高(P<0.05) 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不论年龄高频X线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近红外线与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50岁以下妇女的乳腺癌筛查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外科急腹症占孕产妇0.57%,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构成比分别为37.8%、35.1%及27.1%。术前确诊17例,占45.9%;术前诊断不明7例,占18.9%。妇科急腹症中以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破裂最常见,外科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最常见。24例经手术治疗,1例术后流产。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早产,3例行人流清宫术。结论:妊娠期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术前确诊率不高,以妇科急腹症为著。妊娠不是手术的禁忌征,妊娠期急腹症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治疗包括三苯氧胺(TAM)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后化疗、去势治疗及激素替代治疗(HRT)等,可导致个体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宫内膜发生多种病理改变,临床应予以重视.TAM辅助化疗可能引起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甚至闭经,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本研究聚焦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关术后治疗所致的妇科并发症及其临床监测、干预,包括其避孕、生育及哺乳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乳管内视镜下导管内肿瘤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和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998年11月-2000年8月68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中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的乳管内视镜下特征及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8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中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61例,术后证实乳头状瘤55例,准确性为90.2%;诊断导管内癌7例,术后均被证实,准确性为100%。乳管内视镜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有其形态特征,全部患者经乳管内视镜定位后进行了手术。结论:乳管内视镜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病变定位功能可指导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旋切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在乳腺结节(临床不可扪及、经超声检查发现并考虑为良性疾病的低回声实性肿块称为乳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对2 46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了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其中892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乳腺结节直径、超声BI-RADS分级和乳腺X检查与乳腺癌检出率的关系,评价真空辅助旋切活检诊治乳腺结节的价值。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分析乳腺结节直径及患者年龄与病理结果的关系,乳腺癌检出率与乳腺结节直径、超声BI-RADS分级及患者年龄的关系,以及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不同BI-RADS分级乳腺结节的乳腺癌检出率差异。 结果892例乳腺结节患者共完全切除1 626个乳腺结节,检出乳腺癌16例,占1.8%(16/892)。乳腺结节直径≥1.5 cm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1.5 cm者[6.0%(5/84)比1.4%(11/808),χ2=6.685,P=0.010];亚组分析显示,乳腺结节直径<1.5 cm组中年龄≥40岁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者[2.4%(9/370)比0.5%(2/438),χ2=5.831,P=0.016)。乳腺超声BI-RADS 2级患者未检出乳腺癌;乳腺超声BI-RADS 3级患者中,乳腺结节直径≥1.5 cm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1.5 cm者[5.4%(3/56)比1.1%(6/565),χ2=3.917,P=0.039];乳腺超声BI-RADS 3级且乳腺结节直径<1.5 cm组中,年龄≥40岁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者[2.3%(6/256)比0(0/309),χ2=5.259,P=0.022];乳腺超声BI-RADS 4A级患者乳腺癌检出率与年龄及乳腺结节直径无关(χ2<0.001,P=1.000; P=0.162)。在本组患者中,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评估为BI-RADS 4A级者,其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2、3级患者[12.3%(9/73)比0.5%(1/212),P<0.001]。 结论乳腺结节直径及患者年龄是影响乳腺癌检出率的因素。临床上对于超声BI-RADS 3级且直径≥1.5 cm或直径<1.5 cm但年龄≥40岁的乳腺结节患者,可以考虑微创活检;超声BI-RADS 4A级者应积极活检。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应用国产消化道吻合器行胃肠道手术100例临床分析。手术方式主要是胃大部切除术、直肠癌切除术及食道下段横断吻合术。手术后开发症主要是出血、吻口漏及吻合口狭窄。讨论了使用吻合器行胃肠道手术的优点、操作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认为国产吻合器性能可靠,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代及古代医学中有关呃逆证的病因病机的阐述,进一步探讨顽固性呃逆的中医治疗方法,认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运用指压穴位及补虚、通腑、降逆等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可取得较之西医更为满意的疗效。以期对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