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初步评价近红外线、B超、高频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比三种影象学检查对29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以及≤2 cm以及50岁上下两组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的各种影象学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近红外线、B超、高频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7%、80.1%、69.8%;≤2 cm的乳腺癌近红外线的灵敏度最高,高频X线的特异度最强.近红外线与B超的敏感性在不同年龄组无差异(P>0.05),而高频X线检查的敏感性在50岁以上乳腺癌有显著的提高( P<0.05).近红外线与B超联合检查乳腺癌与单用近红外线检查相比特异度显著提高(P<0.05),灵敏度无差异(P>0.05);与B超比较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高频X线比较特异度有提高(P<0.05) 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不论年龄高频X线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近红外线与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50岁以下妇女的乳腺癌筛查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的37例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外科急腹症占孕产妇0.57%,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合并妇外科急腹症的构成比分别为37.8%、35.1%及27.1%。术前确诊17例,占45.9%;术前诊断不明7例,占18.9%。妇科急腹症中以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破裂最常见,外科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最常见。24例经手术治疗,1例术后流产。13例非手术治疗,1例早产,3例行人流清宫术。结论:妊娠期合并妇外科急腹症术前确诊率不高,以妇科急腹症为著。妊娠不是手术的禁忌征,妊娠期急腹症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协会报道估测,2013年全美将有232 340个新发现女性乳腺癌病例,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29%,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1].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综合治疗方式.临床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式有标准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部分切除术及保留乳头乳房癌手术等[2].  相似文献   
4.
乳管内视镜下导管内肿瘤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和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998年11月-2000年8月68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中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的乳管内视镜下特征及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8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中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61例,术后证实乳头状瘤55例,准确性为90.2%;诊断导管内癌7例,术后均被证实,准确性为100%。乳管内视镜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癌有其形态特征,全部患者经乳管内视镜定位后进行了手术。结论:乳管内视镜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内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病变定位功能可指导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旋切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在乳腺结节(临床不可扪及、经超声检查发现并考虑为良性疾病的低回声实性肿块称为乳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对2 46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了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其中892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乳腺结节直径、超声BI-RADS分级和乳腺X检查与乳腺癌检出率的关系,评价真空辅助旋切活检诊治乳腺结节的价值。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分析乳腺结节直径及患者年龄与病理结果的关系,乳腺癌检出率与乳腺结节直径、超声BI-RADS分级及患者年龄的关系,以及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不同BI-RADS分级乳腺结节的乳腺癌检出率差异。 结果892例乳腺结节患者共完全切除1 626个乳腺结节,检出乳腺癌16例,占1.8%(16/892)。乳腺结节直径≥1.5 cm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1.5 cm者[6.0%(5/84)比1.4%(11/808),χ2=6.685,P=0.010];亚组分析显示,乳腺结节直径<1.5 cm组中年龄≥40岁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者[2.4%(9/370)比0.5%(2/438),χ2=5.831,P=0.016)。乳腺超声BI-RADS 2级患者未检出乳腺癌;乳腺超声BI-RADS 3级患者中,乳腺结节直径≥1.5 cm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1.5 cm者[5.4%(3/56)比1.1%(6/565),χ2=3.917,P=0.039];乳腺超声BI-RADS 3级且乳腺结节直径<1.5 cm组中,年龄≥40岁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者[2.3%(6/256)比0(0/309),χ2=5.259,P=0.022];乳腺超声BI-RADS 4A级患者乳腺癌检出率与年龄及乳腺结节直径无关(χ2<0.001,P=1.000; P=0.162)。在本组患者中,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评估为BI-RADS 4A级者,其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2、3级患者[12.3%(9/73)比0.5%(1/212),P<0.001]。 结论乳腺结节直径及患者年龄是影响乳腺癌检出率的因素。临床上对于超声BI-RADS 3级且直径≥1.5 cm或直径<1.5 cm但年龄≥40岁的乳腺结节患者,可以考虑微创活检;超声BI-RADS 4A级者应积极活检。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了36例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周围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对该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导管周围乳腺炎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11例。两种疾病均以反复脓肿、乳房肿块及乳腺窦道或瘘管为表现。25例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病变均位于乳晕2cm环内,其中14例合并乳头内陷;治疗包括,手术治愈4例(肿块型局限者)占16%,药物加手术治愈10例(肿块并乳头内陷者8例及合并窦道及乳头内陷者2例),占40%;仅用药物治疗痊愈6例(脓肿型4例和肿块并窦道2例),占24%,随访2~27个月未见复发,另有5例(肿块型1例和肿块并乳头内陷者4例)仍接受三联抗菌药物治疗。1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9例病变位于乳晕2cm环外,未见合并乳头内陷;治疗包括,7例三联抗菌药物治疗后肿块缩小至1~2cm后手术切除病变,其中1例合并多发窦道者术后3个月复发,予三联抗菌药物治疗2个月后范围缩小,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12个月未见异常,余6例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2例仍在行三联抗菌药物治疗,待病变缩小手术;2例皮质激素治疗停药后复发,再用激素治疗2周病变缩小,手术切除病变,未见复发。两组患者无一例行全乳房切除。结论 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表现相近,需临床与病理检查结合确诊,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病变复杂广泛者可先行三联抗菌药物治疗,待病变缩小至1~2cm、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张江宇  陈文静  杜维  张嫣  郜红艺  张安秦 《广东医学》2012,33(23):3573-3575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从2 116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经光镜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筛出1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随访。结果患者中位年龄40岁,影像学BI-RADS 1级、2级、3级和4级分别是1例、3例、7例和2例。肿瘤最大径0.2~5.5 cm,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7例,其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分型8例为Luminal A型,4例为Luminal B型,1例为Basal-like型。术后随访14~60个月,均存活。结论早期多项检查是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年龄较低原因之一,其免疫表型可能与预后相关,早期诊断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9.
乳腺导管内癌及伴微浸润的病理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导管内癌(ductalcarcinomainsitu ,DCIS)及伴微浸润(DCISwithmicroinvasion ,DCIS MI)患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1999年6月至2 0 0 3年6月收治的4 1例DCIS及Ⅰ、Ⅱ型DCIS MI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DCIS及Ⅰ、Ⅱ型DCIS MI的病理学特点不同;首发症状中,9 76 %的患者仅表现为乳腺摄影钙化灶(5 0 %为DCIS) ;乳腺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0 % ,Ⅱ型DCIS MI乳腺摄影表现为肿块和腺体紊乱的比例为33 3% ,高于DCIS和Ⅰ型DCIS MI;5 7%的患者表现为乳头溢液,乳管内视镜诊断符合率为95 6 5 % ;局部复发2例,均为Ⅱ型DCIS MI患者。结论 DCIS与Ⅰ型、Ⅱ型DCIS MI病理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因而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组织学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组织学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2001年共收治的25例组织学早期乳腺癌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乳头溢液最为多见(52%),其次是局限性腺体增厚(28%),再次是乳房肿块(24%).辅助检查以乳管内视镜的诊断符合率最高,达84.6%,高频X线摄影仅为40.0%.结论组织学早期乳腺癌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对乳头溢液和腺体增厚患者要用多重诊断方法联合才能提高组织学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