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背景: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因其客观指标较少,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在基础研究方面,脑啡肽和多巴胺在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中的表达及意义。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健康Wistar雄性二级(清洁级)大鼠80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房饲养,水料任意,用于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依致脑震荡所用砝码质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50,100,200g组。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动物于伤后1,3,7,14及30d活杀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nNOS在脑震荡中的变化规律。结果:100g组见典型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扩张。脑组织瘀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nNOS蛋白和mRNA于伤后3d表达增强,7d达高峰,14d后开始减少,30d仍呈阳性表达。阳性部位见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nNOS基因表达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对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鉴别急性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和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急性VKH和急性CSCR病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散瞳眼底检查、频域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运用频域OCT(SD-OCT)的5线光栅扫描和黄斑三维扫描进行SD-OCT黄斑区扫描,计算各种OCT形态特征对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 入选急性VKH患者40例(40眼),急性CSCR患者32例(32眼);急性VKH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急性CSCR组差(P<0.001);急性VKH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771.6±419.2) μm,而急性CSCR组为(451.7±157.9)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所有患者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而膜样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皱褶和内界膜波浪样改变仅见于急性VKH组,它们对鉴别急性CSCR的敏感性分别是85.0%、62.5%和55.0%,膜样结构对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性最高,且其特异性为100.0%,假阳性率(误诊率)为0,假阴性率(漏诊率)为15.0%.结论 SD-OCT可以有效区分急性VKH和急性CSCR,膜样结构是鉴别两者敏感性最高的OCT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功率脉冲微波辐照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高功率脉冲微波(highpowerpulsemicrowave,HPPMW)辐照后Wistar大鼠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动态观察,探讨HPPMW对机体整体的影响。方法:二级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其余6组为辐照组。用高功率脉冲微波源,以功率密度为3050W/cm2脉冲微波(频率为5.4GHz,脉宽为26ns)辐照辐照组动物。于辐照后1h、6h、24h、7d、14d及28d分别采血,用美国Coulter-JTIR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中ALT、TP、ALB、GLU、BUN、CRE、AST、LD、LD1、CK、CK-MB、HBDH、ALP、GGT及CHOL进行测定。所有数据经Spss8.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大鼠被辐射后的1h~28d间多种生化指标出现明显改变(P<0.01)。结论:HPPMW可引起大鼠血清多种酶、蛋白及代谢产物的紊乱,既有早期影响,也表现为一定的持续效应。提示HPPMW可能引起大鼠多系统、多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电磁辐射对猕猴骨髓中造血细胞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磁辐射对猕猴骨髓造血细胞损伤效应。方法:经高场强电磁脉冲源以6×10~4V/m全身辐照5只猕猴,于照前及照后1、3、7、14、28及90d麻醉后,经股骨上端穿刺,抽骨髓分离有核细胞离心涂片,采用光镜(gimsa、AgNOR、feulgen染色),电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电磁辐射对猕猴骨髓造血细胞的损伤效应。结果:伤后1~14 d,骨髓中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尤以各系统幼稚细胞减少为显著。形态结构欠佳,增生不活跃。伤后7~14d,凋亡的造血细胞明显增加,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边移、核固缩。造血细胞中DNA含量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进行性减少。伤后28d~3m,骨髓中造血细胞数量、形态、DNA含量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电磁辐射可使猕猴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凋亡的形态改变;并使其增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鼠经中子及γ线照射后,肠组织中TNF-α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50只二级雄性BALB/c小鼠,经不同剂量的中子和γ线照射,于照后6、12h,1、2、3、4、5、7、10、14、21、28d分批活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观察TNF-α在肠组织中的变化。结果:在正常肠黏膜中,TNF-α主要见于肠绒毛间质、黏膜下及淋巴组织中巨噬细胞浆内;2.5Gy中子照后2d内,上述阳性部位TNF-α的表达进行性减少;3~7d其在巨噬细胞及隐窝细胞浆内的表达明显增加,5d达高峰,14d恢复至正常水平。4.0、5.5Gy中子及12Gyγ线照射后4d内,TNF-α的表达进行性减少;γ线5.5Gy照后6~12h,TNF-α的表达增多,照后1d减少,2~5d增加,3d达高峰,10d恢复至正常水平。TNF-α的表达在肠黏膜损伤时减少,于损伤后恢复的早期增多。结论:中子和γ线照后,肠内源性TNF-α表达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并参与了肠放射损伤及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低压舱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性,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分析低压舱实验过程中受试人员及实验数据的安全可靠性。结果:低压、高低温、有害气体、电气安全等会影响到受试人员的安全;数据采集过程及仪器仪表的可靠性则影响到模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结论:只有对实验舱的安全可靠性有足够的认识及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实验数据才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急性微波辐射对雄性大鼠精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成年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30 mW/cm2微波辐射组,每组30只。采用微波模拟源进行全身均匀辐射,15 min/次,5次/周,连续2周。于末次辐射后6 h和1、3、7、14、28 d检测附睾精子活率参数[包括前向运动(A+B级)、非前向运动(C级)和不动(D级)精子百分比],精子活力参数[包括运动的曲线速度(curvilinear velocity,VCL)、直线速度(straight-line velocity,VSL)、平均速度(average path velocity,VAP)和鞭打频率(beat/cross frequency,BCF),运动方式参数[包括线性指数(linearity,LIN)、直线指数(straightness,STR)、振动指数(wobble,WOB)、头部侧向运动平均振幅(amplitude of lateral head displacement,ALH)]。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微波辐射后大鼠AB级精子百分比明显下降,D和C级精子百分比明显增加,活力参数VCL、VSL、VAP和BCF明显下降,运动方式参数ALH明显降低,LIN、STR和WOB无明显变化,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结论亚急性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精子活动力下降和精子畸形率增加,从而影响其生育力。  相似文献   
8.
比较或差异蛋白质组学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为核心,着重探讨机体在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蛋白质时空表达的变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发病机制探讨、肿瘤标志物及药物靶点筛选等诸多研究领域,筛选出许多重要功能的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9.
电磁脉冲对猕猴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电磁脉冲(MEP)照射后猕猴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动态观察,探讨EMP对机体整体的影响。方法:成年猕猴5只,雄性2只,雌性3只,体重3.5-8.5kg。动物购回后,自由进食,单笼饲养观察30d。照射前进行全身检查,下肢浅静脉采血做自身对照。辐照用高场强电磁脉冲源,场强为60kV/m,脉冲上升 时间为20ns,脉宽为30μs,为6次/min,全身照射5min。于照射后6h,24h,3d,7d,14d,28d及90d分别采血,用美国Coulter-JTTR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9项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糖(GLU)、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1)、肌酸激酶(CK)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血胆固醇(CHOL)、血钠(Na^ )、血钾(K^ )、血氯(Cl^-)和血镁(Mg^2 )。所有数据经SPSS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猕猴被照射后6h,其血清LD-1即明显升高(P<0.05);照射后24h,血清GLU和K^ 明显升高(P<0.05);照射后3d,血清CRE和GGT明显升高(P<0.01),CK-MB,Cl^-和Mg^2 则明显降低(P<0.05);照射后7d,血清ALB,BUN,CRE,ALP,GGT和Mg^2 明显升高(P<0.05),Na^2 则明显降低(P<0.05);照射后14d,血清ALT,ALB,GGT和Mg^2 明显升高(P<0.05),TP和Cl^-则明显降低(P<0.05);照射后28d,血清LD和LBDH明显降低(P<0.05);照射后90d,血清ALT,LD,HBDH,K^ 和Mg^2 明显升高(P<0.05),而GLU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EMP可引起猕猴血清多种酶、蛋白、血糖、代谢产物及多种离子等的紊乱,既有早期影响,也表现为一定的持续效应。提示EMP可能引起猕猴多系统、多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于伤后1,3,7,14及30d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5-羟色胺在脑震荡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100g组见典型脑震肠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收缩与扩张,脑组织淤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5-羟色胺于伤后1d表达增强,3d达高峰,7d后开始减少,而于14d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阳性染色见于大脑,海马,丘脑及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 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5-羟色胺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是脑震荡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