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与直肠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直肠普通腺癌29例(普通组)和黏液性腺癌12例(黏液组),术前行常规MR及10个b值(0、10、20、50、100、200、400、800、1 200、2 000 s/mm2)IVIM序列扫描,比较2组肿瘤实质区标准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普通组标准ADC、D、f值均明显低于黏液性腺癌(P < 0.01)。普通组不同病理分级病人间标准ADC、D、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标准ADC、D、f值鉴别诊断普通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的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98×10-3 mm2/s、88.3%、55.7%、0.748,0.81×10-3mm2/s、91.7%、72.9%、0.814,43.00%、75.0%、72.9%、0.758。结论IVIM参数能定量反映不同组织学类型直肠癌细胞密集度及灌注特征,其中以D值诊断与鉴别价值最佳,有助于术前预测和治疗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COVID-19)肺炎与肿瘤放化疗所致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caused by chemoradiotherapy,IP-CRT)的不同时期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院区2020年1—3月确诊的73例COVID-19感染患者(COVID-19组)及肿瘤院区2019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44例IP-CRT(IP-CRT组)的动态胸部CT资料,评估内容包括:病灶分布、范围、形态、密度、主要征象及伴随征象。结果:①初次阳性胸部CT检查分析显示,两组均以多发、双肺、多肺段受累、多形态共存及磨玻璃密度为主,且均可见条索影、细网格影、"铺路石"征、支气管改变及胸膜增厚(P0.05);COVID-19肺炎病灶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周边区域,可伴"晕/反晕"征及血管改变,"空洞/空泡"征、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在IP-CRT更常见(P0.05)。②临床进展期COVID-19肺炎主要表现为小片状影融合成大片状、伴实变病灶、"铺路石"征;IP-CRT发生的部位和表现形式多样。③临床恢复期分析显示COVID-19肺炎可形成"树上挂网"征,随时间后延纤维化条索影可吸收;IP-CRT所致的纤维化条索影多永久存在,伴随胸腔积液量减少、淋巴结大小恢复(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对COVID-19肺炎与IP-CRT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5例多形性腺瘤、18例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85例多形性腺瘤全部单发,男女比例接近,绝大多数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缓慢延迟强化,约一半病灶出现强化范围扩大、实性成分强化不同步的特点;18例腺淋巴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老年男性,绝大多数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快进快退模式。2在瘤体最大径、左右侧分布、深浅叶分布、边界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外结节、有无下颌后静脉移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多发、肿瘤形态、象限分布、有无贴边血管征、有无胸锁乳突肌受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及双期增强CT值、各期CT值增加幅度及强化范围有无扩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有效将二者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P),用于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评估和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功能的研究. 方法 采用分析软件,分析其可能的抗原表位,利用PCR方法 扩增狂犬病病毒SRV9疫苗株G蛋白抗原位点区域基因,PCR产物经EcoRI和SalI双酶切后,插入大肠埃希菌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G87a和pGEX-6P-1/G100a.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在IPTG诱导下表达目的 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进行电洗脱纯化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pGEX-6P-1/G87a和pGEX-6P-1/G100a表达质粒,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片段大小分别为1314 bp和1275 bp.SDS-PAGE分析结果 证明,在大肠埃希菌系统中成功表达了狂犬病病毒部分糖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含有GST标签,大小分别约为74×103和73×103.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表明,表达产物有抗原特异性并能与狂犬病病毒抗血清反应.结论 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狂犬病病毒部分糖蛋白,表达产物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
H5亚型禽流感病毒单抗-生物素捕获ELISA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制备过敏性哮喘模型,腹腔注射抗原(卵蛋白,OA)致敏豚鼠,2周后使豚鼠吸入雾化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以正常豚鼠为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细胞及BALF细胞总数及气道反应性,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动物造模是否能模拟哮喘的病理状态。结果表明卵蛋白激发后,豚鼠的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细胞总数较对照组增高,吸入组胺后气道内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病理学结果显示为嗜酸性炎性浸润。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CT评估的肌肉减少症和脂肪组织含量与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受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的HCC患者77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联合治疗前1个月内接受定量CT扫描,并测量L3椎体水平骨骼肌横截面积、总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和内脏脂肪面积,计算骨骼肌指数(SMI)、总脂肪指数(TATI)、皮下脂肪指数(SATI)和内脏脂肪指数(VATI)。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TATI、SATI和VATI最佳截断点。通过SMI评估肌肉减少症。结果:ROC曲线显示TATI、SATI和VATI的截断点分别为61.75cm2/m2、30.52cm2/m2和61.52cm2/m2。男性的SMI平均值为(48.03±7.34)cm2/m2,女性的SMI为(40.96±4.76)cm2/m2,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为51.9%(40/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肉减少症、SATI和肿瘤直径是HCC患者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总生存期中,无肌肉减少症和高SATI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患有肌肉减少症和低SAT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5月vs.10.4月;19.5月vs.13.0月,P<0.05)。结论:肌肉减少症、SATI和肿瘤直径是HCC患者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独立预后因素,定量CT评估的肌肉减少症和低皮下脂肪含量与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的HCC患者较短的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7.
8.
9.
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isarecentlyde-velopedsystemthatprovidesanew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unresectablemalignanttu-mor.Aninsulatedneedleelectrodethatcontains10fineneedleswithinentersthetumortissueunderCTguidanceandthe10fineneedlesstretchasanumbrel-lacoveringanareaapproximately3.5cmindiameter,beforearadiofrequencygeneratortransmitshigh-en-ergyradiofrequencypulsesthroughthewiretothefineneedles.Theenergyreleasedattheneedlepointcantriggerionicagitationandfrictionalheattopro-duce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子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确诊为子宫颈鳞癌的患者311例,纳入研究组共87例.治疗前均接受常规MRI及DWI检查,b=1 000 s/mm2,并记录病理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采用GE AW4.5后处理工作站的分析软件病灶测量ADC值,共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所得结果应用SPSS 17.0软件,采用LSD及配对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分化组平均ADC值(0.77±0.079)×10-3 mm2/s;中分化组平均ADC值(0.88±0.10)×10-3 mm2/s;高分化组平均ADC值(1.05±0.084)×10-3 mm2/s;低、中、高分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期子宫颈癌平均ADC值(0.84±0.12)×10-3 mm2/s,Ⅱa期子宫颈癌平均ADC值(0.78±0.12)×10-3 mm2/s,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癌病灶分化程度越高,ADC值越高,ADC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子宫颈癌Ⅰb期与Ⅱa期的ADC值之间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