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聚集性,为全省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选取6个县(区),于2015—2017年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特征及聚集性。结果共筛查83 530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21 362例,检出率为25.57%,其中男性、年龄较大者、农村、高中以下文化者、农民、家庭年收入<5万者检出率较高(P值均<0.001)。从不同类型看,血压高型检出率最高(19.24%),其他依次为患病风险≥20%型(5.77%)、血脂异常型(5.32%)和心血管病史型(3.29%);1、2、3、4种高危类型构成比分别为72.19%、24.31%、3.31%、0.19%,不同特征人群高危类型检出率和高危类型聚集性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且高危类型呈聚集性,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介入溶栓的疗效。方法:2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采用动脉血管造影,尿激酶动脉内灌注,辅以机械疏通,必要时保留导管连续静滴,后改用药物溶栓治疗,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18例治愈,8例好转,2例肢体坏死。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动脉内持续药物灌注及导丝机械疏通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接受介入治疗,40例行单纯局部溶栓治疗.结果:介入治疗有效率100%,局部溶栓治疗有效率7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经皮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评价连续重整-苯抽提联合装置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行政部门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苯、硫化氢、氨、溶剂汽油、氢氧化钠、噪声、高温等。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身亚低温不同起始时间对急性脑梗死近期与远期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最佳时间窗。方法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6~12 h 时(A1)22例及12~24 h(A2)32例;对照组6~12 h (B1)30例及12~24 h(B2)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脑保护及对症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身亚低温治疗,配合冬眠合剂。使肛温控制在33~35℃。降温持续时间5~7 d 。评定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1、3、6个月各时间点 NIHSS 评分、MRS 评分。并记录死亡、再发脑梗死等终点事件。结果①起始时间6~12 h与12~24 h 亚低温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各自对照组。②6~12 h 亚低温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12~24 h亚低温组。③肺部感染是亚低温治疗较常见并发症,但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脑心综合征的并发症。结论24 h 内长程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且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间相关生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采集5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检测全套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得出临床常见证型,比较不同证型间检测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肝肾阴虚型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值最高,其次为肾虚气滞型。肾虚气滞型APOB均值最高,其次为肾虚痰浊型。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无组间差异性(P0.05)。[结论]各证型间VLDL-C、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间相关生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采集5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检测全套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经多元统计学分析得出临床常见证型,比较不同证型间检测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肝肾阴虚型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值最高,其次为肾虚气滞型。肾虚气滞型APOB均值最高,其次为肾虚痰浊型。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无组间差异性(P >0.05).[结论] 各证型间VLDL-C、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991-2009年中国9省区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人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合理膳食指导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laNS)1991—2009年7轮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连续72 h有完整膳食数据的7~17岁的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该人群13均脂肪和胆周醇摄人量、脂肪供能比及脂肪食物来源,并与中同居民膳食脂肪适宜摄人量进行比较。结果 调查人群的脂肪和胆同醇摄入量增加,脂肪供能比不断提高.至2009午已分别达到65.8 g/d、240.0me/d和32.O%;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至2009年已达到57.0%。结论 中国9省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的要求,应适当控制高脂肪和胆固醇食物的摄人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B超诊断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行内镜保胆取石术前MRCP检查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2010年7月1 490例经B超诊断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术前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发现的胆总管小结石30例的病历资料.结果 1 490例经B超诊断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中行MRCP检查发现30例无症状胆总管小结石,占2.01%,这30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有多发细小结石(0.6 cm及以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0.50±0.08)cm.结论 B超发现单纯胆囊多发细小结石(0.6 cm及以下)者是术前MRCP检查的适应证,有可能发现无症状的胆总管小结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5个社区的46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知晓率在60%以上,高血压并发症知晓率为47.5%,成人正常血压值范围知晓率为67.0%,降压药副作用知晓率为9.2%,每日食盐量知晓率为24.9%,体质指数知晓率为0.4%,治疗率为83.3%。结论:石河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并发症、降压药副作用、每日食盐量、体质指数等知识的知晓率低,控制每日食盐量等健康生活行为需逐步建立,应进一步深化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