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亲环素 A(CyPA)/ CD147在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特点。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32只(3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0周和13周分别检测兔血清 CD147和CyPA 表达水平。术后13周处死动物,取血管石蜡包埋切片,行 HE、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并做巨噬细胞、CyPA、CD14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3周时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血 CyPA 与 CD147水平较同时期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尤以模型组为甚。除对照组,其余3组均可见内膜增生,模型组还可见典型 AS斑块形成;斑块内及增生内膜均可见 CyPA 及 CD147的表达。模型组、液氮冻伤组、高脂饮食组最小管腔直径及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 <0.05),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最大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 <0.05)。结论 CyPA 与 CD147在 AS 兔血管重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莫雷西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例孤立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和合用组。前者口服莫雷西嗪 ,后者除莫雷西嗪外 ,口服美托洛尔。经 6个月随访 ,单用组和合用组有效率分别为 71.4 %和 75.0 % (P >0 .0 5) ,合用组房颤发作时的平均心室率较单用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莫雷西嗪合用美托洛尔治疗孤立性房颤疗效较好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人群中总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胺碘酮和美托洛尔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药物,胺碘酮主要用于心房颤动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的维持,而美托洛尔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心房颤动发作时的心室率,二者经常单独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心房颤动患者,二者的应用都是有必要的,本研究观察二者联合使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踝臂指数和动脉僵硬度评价高血压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管功能变化。方法348例受检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正常组122例,高血压组118例,冠心病组108例,平均为(55.54±9.59)岁(33-85岁)。所有受检者应用动脉僵硬度和踝臂指数对动脉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C-FP-WV(m/s)冠心病组为(11.72±2.54),与正常组(10.21±1.61)比较,P〈0.01;BaPWV(cm/s)冠心病组为(1601.45±267.20),与正常组比较,P〈0.01;高血压组为(1607.31±311.38),与正常组比较P〈0.01;ABI冠心病组为(1.09±0.14),与高血压组(1.15±0.07)比较,P〈0.01。结论动脉僵硬度能够方便、快捷、无创评价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变化。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功能明显降低。踝臂指数预测冠心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6.
李运田  杜大勇  杨升华  柳杨 《重庆医学》2015,44(13):1756-1758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洗涤血小板按照等体积分为3组,Ⅰ组加入100 μg/mL HDL;Ⅱ、Ⅲ组均加入PBS,3组均置于37℃环境下孵育15 min.Ⅰ、Ⅱ组加入50μg/mL ox-LDL;Ⅲ组加入PBS,3组均在37℃再孵育15 min.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CD62P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观察3组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结果 3组的血小板CD62P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29.26±5.91)%>Ⅰ组(15.37±1.49)%>Ⅲ组(2.05±0.85)%3组的血小板CD62P平均荧光强度(MFI)存在差异(P<0.05),且Ⅱ组(3.97±0.64)>Ⅰ组(2.51±0.53)>Ⅲ组(1.50±0.10).Ⅱ组血小板脱颗粒比Ⅰ组更明显,Ⅲ组未发生脱颗粒.结论 HDL能显著抑制ox-LDL体外诱导的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7.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LQTS)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进一步研究LQTS ,目前国外已分别制作了LQT1、LQT2及LQT3动物模型 ,其有效性已得到肯定。但国内LQTS动物模型欠缺 ,离体兔LQTS动物模型至今未见。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确实可靠的模拟LQT2的动物模型 ,以供研究LQTS之用。资料和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 1 2只 ,2 5~ 3 5kg,雌雄不拘 ,用 2 0 %氨基甲酸乙酯 (1g/kg)静脉麻醉 ,经胸骨正中开胸快速取出兔心脏 ,然后经主动脉逆行灌注温暖的(37℃ )充氧台氏液 (含 95 %O2 ,5 %CO2 ) ,离体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均为雄性,体重150~200 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大鼠按25 mg(1 ml)/kg体重经气管内缓慢注入颗粒物生理盐水悬液染毒,每周染毒2次,连续染毒4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颗粒物悬液。大鼠麻醉后经皮下引导电极连续采集心电信号,计算SDNN和r-MSSD。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大鼠首次和末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均较染毒之前明显下降;两组大鼠首次染毒之前和末次染毒之前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大鼠首次染毒之后和末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大鼠首次染毒之前和首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染毒之前和末次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末次染毒之前和末次染毒之后30min的心率变异性分别较首次染毒之前和首次染毒之后30 min时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末次染毒之前和染毒之后30 min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导致心率变异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遗传性长QT综合征KCNQ1和KCNH2基因新突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心脏病.特征性表现为心电图上QTc延长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导致的晕厥和猝死.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已明确遗传性LQTS是由于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包括编码钠离子通道的基因SCN5A和编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KCNQ1, KCNH2, KCNE1, KCNE2,和 KCNJ2.目前,中国人LQTS基因突变的报道较少,本研究目的是找到中国LQTS基因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分析,对来自中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31个遗传性LQTS家系筛查了最常见的2个LQTS致病基因KCNQ1 和 KCNH2.结果:发现了2个KCNQ1 新突变:S5跨膜片段的S277L 和孔区的G306V ;3个KCNH2 新突变:跨膜片段S1的L413P、跨膜片段S5的L559H和发生于跨膜片段S3的L520V.KCNH2 L413P 和L559H突变患者的ECG T波为双峰;KCNQ1 S277L和G306V 突变患者的ECG T 波高尖.结论:本研究发现的突变点丰富了LQTS离子通道突变的基因库资料.本研究的中国LQTS患者的突变率KCNQ1 (6.5%) 和KCNH2 (10%)低于北美和欧洲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金匮肾气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TCMSI)、平均室壁应力(MWS)及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305医院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匮肾气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TCMSI)积分、平均室壁应力(MWS)及血清MSTN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CMSI积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每搏心血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6 min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6MWT)数值显著增大,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平均室壁应力(MWS)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显著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显著升高,左心室收缩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