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乌头止痛功效与其峻烈药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乌头的不同配伍在痛证治疗方面的应用,为临床灵活运用乌头拓展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文献医籍,搜集部分医家的学术观点及相关用药经验,从痛证的不同病因病机探讨乌头的配伍应用,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一般规律。[结果]在风、寒、湿、瘀等以实邪结聚,阻滞经络为主要病机的痛证中,多取用乌头辛热发散之药性祛除病因,同时消除湿浊、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来达到止痛目的;热痛虽为邪实疼痛,但其病机与乌头大辛大热之性不相适宜,治疗应配伍石膏、知母、白芍等与之药性相反的药物,起到"去性存用"的效果;虚痛的治疗应以标本兼治为原则,在补虚扶正的基础上保留或增强乌头的止痛作用",减毒增效"成为其应用的关键;在外伤、麻醉、癌痛等各类杂痛中,重视对乌头药理活性成分及其抗炎镇痛效应的现代研究,并结合历代医家方药,侧重于发挥乌头"对症治疗"的作用。[结论]乌头为止痛之要药,通过准确辨证,合理配伍,各类痛证均可大胆用之。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代谢性风湿病,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其主要发病形式。西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但毒副作用多见;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具有减毒增效的特点。临床上多采用中西药并用、内服外洗、洗敷结合等治疗策略,多方并举,多举并施,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能较快较好的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红肿热痛的症状,具有较好安全性,较高的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痛风巴布剂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选痛风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青藤碱、总生物碱的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痛风巴布剂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痛风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提取3次,每次6倍量溶剂,提取总时间为1.5 h,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青藤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干浸膏得率分别为2.79 mg·g-1、1.22%和13.06%。结论 优选的醇提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7个地理区域内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 对全国7个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内的29家三甲医院2013-2014年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患者例数及同期该院呼吸内科总住院患者例数进行统计,逐月计算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比例。对各个地区之间及每个地区不同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29家医院的呼吸科总住院患者为206 135例次,其中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为6 480例次,占同期总住院数的3.14%。不同地区间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人数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比例差异较大,东北地区比例最高(5.61%),华东地区比例最低(1.97%)。不同地区之间哮喘患者住院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多数地区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例数及比例都有两个高峰,分别位于2-4月及9-10月,东北、华东及华南地区的春季高峰更为显著,而华北及西南地区的秋季高峰更为明显,西北地区的高峰则位于冬季(12-1月)及夏季(6-8月)。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各月份之间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不同地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多数地区存在春季及秋季两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脂质组学的方法探讨"上火"发生的机制。方法:利用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技术(MDMS-SL)完成了93例各类"上火"患者以及37名正常人群血浆中多种脂质分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其中"上火"患者中36例以口腔溃疡为主要表现,32例以干眼为主要表现,25例以牙龈炎主要表现。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上火"人群血浆中缩醛型磷酯、sn-2型溶血磷酯、神经酰胺、磷酯酰肌醇(PI)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以PI变化最为明显,具体为"上火"人群PI总体含量比正常人群上升约44%(P<0.05)。不同"上火"表型的人群在不同脂质的代谢方面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上火"人群的血浆脂质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脂质代谢的异常可能通过氧化应激以及能量代谢增强,导致"上火"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丹丹  温成平 《新中医》2017,49(5):143-145
<正>温成平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免疫风湿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主委,擅长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免疫性疑难病。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disease,CTD)是一系列免疫介导的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系统功能紊乱疾病,由CTD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disease,ILD)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由于肺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 3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肺部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干预30 d后,实验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 d后,实验组满意率为94.2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不但能提升其满意度,且能改善其吞咽功能,同时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压力引导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合并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9月采用压力引导式PKP治疗的89例合并周壁破损的OVCF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前CT显示的椎体周壁破损部位进行分组,前壁并侧壁破损46例(A组),前壁并终板破损20例(B组),前壁、侧壁并后壁破损23例(C组)。记录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病变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伤椎后凸Cobb角等参数,评估伤椎恢复情况;在术后CT上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20(11.60±5.58)个月。手术时间30~90(60.30±10.62)min,住院时间4~8(6.10±1.01)d。3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4例沿椎前渗漏,2例沿椎体侧方渗漏;B组发生2例,均沿上终板渗漏至椎间隙;C组发生3例,2例沿椎前渗漏,1例沿椎体侧方渗漏。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水泥致脏器栓塞、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压力引导式PKP治疗合并周壁破损的OVCF,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恢复满意,骨水泥渗漏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其药效明确可靠;然而,中医药理论体系对其理论分析却很少涉及。文章对糖皮质激素进行中药特征的分析,使之具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药性理论,为"西药中药化"奠定理论及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感染现状及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情况。方法:对442例CAP患的非典型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按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65例非典型病原体抗体阳性住院患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42例肺部感染患中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G和IgM总体阳性率为57.9%,住院患阳性率为55.7%,男54.5%,女57.6%;门诊患为62.3%,男62.8%,女61.7%。嗜肺军团菌感染率:住院患5.4%,门诊患1.4%。9个月~12岁、13~54岁、55~82岁3个年龄段;支原体感染率依次为59.0%、30.7%、27.9%;衣原体感染率依次为3.8%、12.4%、14.7%;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肺炎在3个年龄段近期感染(IgM)阳性率依次为39.0%、26.1%、14.0%;既往感染(IgG)阳性率依次为8.6%、13.1%、20.9%。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新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次较高(66例/165例),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较低(5例/165例)。结论:非典型肺炎在CAP中感染率高,支原体感染率仍高于衣原体.两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及感染类型存在差异;嗜肺军团菌感染率较低。在CAP抗生素应用中可将能覆盖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作为第一线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