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总结夏永良老师临证辨治盗汗的特色及经验。 [方法] 通过跟师随诊,整理夏师治疗盗汗的病案,选取四则典型验案,结合历代医家论述,分析并总结夏师辨治盗汗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结果] 夏师认为盗汗之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营卫失和,具体病机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阳热为汗出的内在动力,阴虚内热、湿热内蕴、阳明热盛等阳热偏盛之证均可致盗汗;汗出受到卫气的调节,卫气虚弱则肌腠无所固护,如阳气亏虚、气血亏虚之证可致盗汗;气血津液的正常敷布运输受阻,如痰湿阻滞、瘀血阻滞之证亦可致盗汗。临证时辨证重在辨虚实,虚者多见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实者多见里热、湿阻、血瘀,多因素相兼、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治疗以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为原则,遣方用药上以合方为主,配伍化裁,并酌情加以收敛止汗之药治其标,疗效确切。[结论] 夏师辨治盗汗从虚实两端入手,随证施治,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阐述《黄帝内经》中"五实""五虚"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方式,了解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五实""五虚"的理解与发挥,给予归纳总结,并结合临床应用加以论证。[结果]历代医家普遍认为,"五实""五虚"均为临床危重的症候,预后不良,可能会出现死亡的转归。其病机演变,一为邪盛猖獗,遍扰五脏,一为正气虚衰,五脏失守。具体而言,"五实"病机为五脏受邪,邪气闭阻,阳热亢盛,充斥于表里,邪热内闭而耗伤阴液,以致阴竭阳越而外脱;"五虚"病机则多为真阳微弱,真阴枯竭。《黄帝内经》中"五实""五虚"的治疗原则对后世临床很有指导意义,特别是诊治过程中提倡重视顾护胃气。[结论]《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五实""五虚"的概念、病机、治疗原则及预后,是中医五脏最早的虚、实分型,奠定了中医虚实辨证的基础,并对后世临床危重症的识别、判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金实教授对于白塞氏病的中医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分析金师对白塞氏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从辨证论治、经验用药等方面总结老师治疗白塞氏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金师认为素体虚弱是白塞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而外感湿热之邪是本病发生及发展的外在条件,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湿、热、毒、瘀、虚"。金师注重辨证,从络论治,标本兼顾,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养阴清热、健脾补肾等方法治疗该病,临床应用每收良效。所举医案,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结论]金实教授"湿、热、毒、瘀、虚"辨治白塞氏病,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霍介格教授运用风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经验。[方法]介绍霍师对放射性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风药的源流以及功效,分析霍师临床运用风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依据,并附案例加以验证。[结果]霍师认为放射性肠炎是癌瘤消耗气、血、阴、阳的同时,放射线之“火、热、毒”邪入侵人体,损伤脾胃及肠道所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肠腑,病理因素为湿、气、毒、瘀、虚,且多夹杂并见,临证遣方可配伍风药祛风燥湿、疏肝理气、开阖玄府、化瘀通络、升阳举陷,针对放射性肠炎复杂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临床上收效甚佳。所举案例,霍师辨为脾气亏虚、湿毒内聚,治以健脾益气、祛风化湿解毒,以胃苓汤加减利水止泻、健脾祛湿,配伍白芷、升麻、羌活等风药,升举阳气的同时可防渗利太过,在整个组方中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结论]霍师治疗放射性肠炎,谨守病机,辨证选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风药,为放射性肠炎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现代医家以“痈疡”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经验,以期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更多思考。[方法]从以“痈疡”论治UC角度出发,通过整理现代医家相关经验文章,总结现代医家以“痈疡”论治UC的病因病机、辨证特色及治疗策略。[结果]现代医家以“痈疡”论治UC,认为其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不遂、体虚劳倦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湿、热、瘀、毒诸邪兼夹,在疾病的活动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脾肾亏虚为主,辨证重视局部辨证和阴阳辨证,在治疗中灵活运用“消、托、补”三法,痢痈同治,内外兼治。[结论]以“痈疡”论治U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诊疗思路,为探索中医药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中虚精变理论的“脾虚湿瘀”观点,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病机和治疗进行阐发。[方法]从中虚精变理论“脾虚湿瘀”观点及免疫性不育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二者的理论契合性,并基于“脾虚湿瘀”观点,确立免疫性不育的论治原则及代表方药。[结果]“脾虚湿瘀”观点植根于中虚精变理论,以脾虚为本、湿瘀为标,重视阐发理论的中虚致实部分。免疫性不育病机特点在于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虚、肝肾亏虚,在虚的基础上化生或合并湿、热、瘀等实邪。从“脾虚湿瘀”分析免疫性不育病机,虚证论治不仅要重视脾虚,亦当兼顾肝肾,实证论治不仅要重视湿瘀,亦须重视热、痰、浊、毒之衍变,这些因素均与免疫性不育的产生密切相关。以“脾虚湿瘀”指导免疫性不育的治疗,要以健脾活血祛湿为要,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并注重化裁,其运用的合理性已获得临床研究的支持。[结论]“脾虚湿瘀”观点与免疫性不育病机具有契合性,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方剂文献看桂枝在痛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方剂文献研究中发现,桂枝虽然不是一味止痛药,但古代医家却将其广泛用于多种见有疼痛症状的病证。随着配伍的变化,所治疼痛证的病位有表有里、有上有下的不同;病理性质有实有虚、有寒有热之异。本文按不同的疼痛部位,分别论述了桂枝所治各种痛证的特点、运用方法及配伍规律,并从桂枝的药性特点分析了止痛原理。认为对今天的临床治疗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闵仲生教授辨证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临床医案等方式,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原则与方法等论述闵仲生教授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总结其用方,并举一经典案例予以佐证。[结果]闵仲生教授认为关节病型银屑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概括为"湿""瘀""虚"。通常患者因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邪毒留滞肌表及骨节,致气血瘀滞,经络失和,出现关节屈伸活动不利,病久转为肝肾亏虚等虚证之象。同时提出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治疗应把握"早期发现、同时治疗、及早干预、树立信心"十六字原则。[结论]闵仲生教授将关节病型银屑病分为风湿阻络、寒热错杂、肝肾亏虚三型,治疗上分别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凉血活血、补益肝肾为主,临床上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湿浊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CKD)为本虚标实,湿浊证为其最常见的邪实证型。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之邪下注蓄积于肾脏。针对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提出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化湿泄浊等中医治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辨证治疗肾脏病湿浊证延缓进展到慢性肾脏病5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汪悦教授运用风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痹证病因病机、风药功效、选药思路、配伍原则等方面介绍汪师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佐证。[结果]针对风邪、湿邪在痹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汪师临证常根据邪气偏盛、病位证候等不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不同的风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散风邪、燥湿邪、行气血、止痹痛的效果。遣方用药时常将风药与祛湿药、化瘀药、补血药、养阴药、温阳药等配伍使用,每获良效。所举验案患者患有脊柱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辨证属正虚邪实、肾阳不足、风湿痹阻,治拟温阳益肾、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以阳和汤加减治疗,其中包括麻黄、独活等多味风药,收效甚佳。[结论]汪师灵活运用风药配伍组方以治疗痹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癌痛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癌痛的病因不外乎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正气亏虚,病机为“不通则痛”,虚痛病机属“不荣则痛”,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治以活血祛瘀、行气补血、清热解毒、清热祛湿、温经散寒等法为主。常用外治方法有敷贴、涂擦、穴位离子导入、注射及埋线、拔火罐、灸疗、灌肠、喷雾、中药外敷与西药止痛药联合。治疗癌痛的起效机制是扶正祛邪,今后癌痛中医外治法应从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王松龄教授应用经方吐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思路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总结王松龄教授应用中医理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思路,详谈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证型分类及治疗,阐述吐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依据,并附典型临床案例佐证。[结果]王松龄认为精神分裂症中医属于"癫病""狂病",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心、肾相关,多因情志过极,气机紊乱,内邪丛生所致。五情过极,易伤五脏;而五脏亏虚,易受五情所伤。内邪则多为痰、火、气、血、瘀等。临床治疗采用豁痰、降火、理气、化瘀之法。对于痰、火、气、血、瘀等实邪阻滞胸膈、内闭清窍所致的癫狂,使用吐法,使邪有出路,而诸症自平。临床应用时,王教授不拘谨于有无热证,只要病在上者,痰涎阻于胸膈,就可使用加味三物白散涌之,但须注意中病即止。本虚则治以养心健脾补肾、益脑安神。验案中患者诊断为狂证(痰火扰心证),治以清心泻火、涤痰醒神,先以三物白散加减涌吐痰火热邪,而后使用小陷胸汤清除痰热,获得良效。[结论]王松龄治疗精神分裂症详审病机,辨证论治,常应手取效。对于邪居胸膈、内闭清窍所致的癫狂者,应用加味三物白散涌吐效果甚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痛证的辨治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痛证的病因病机包括不通则痛、毒损致痛与失荣而痛;论治原则是重者治标为主、轻者治本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治痛与辨经治痛;详细审察病机是提高痛证疗效的根本,不通可不痛,虽通也可痛,不通之痛与失荣之痛常相兼夹;精心配伍用药是提高痛证疗效的关键,对间接止痛药与直接止痛药、广效止痛药与专效止痛药、归经止痛药与引经止痛药、散寒止痛药与清热止痛药进行适当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中医药能够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及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张亚强认为膀胱癌病位在膀胱,涉及脾肾,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亏虚、气血不充,标实为湿热、热毒、痰浊、瘀血。基本病机多为脾肾亏虚、湿热蕴结、痰瘀毒互结,遇正气不足时适时复发。故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预防复发,临证中注重病证症结合、分期论治,权衡驱邪与扶正力度,重视脾胃功能以及气机的条畅。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膀胱肿瘤特点创制消癥汤,药物配伍体现了中医扶正培本、祛邪不伤正的原则,临床证明可有效预防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5.
痤疮的病因病机是人体汗出后受到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导致腠理闭塞,玄府不通,阳气郁滞,气化失司,久之痰湿、瘀血、郁火等病理产物内生,痰瘀相互胶着,阳气内郁于上焦,形成痤疮结节或囊肿。治疗上要从根本入手,该温则温,该补则补,熟练掌握温热药的种类、用量、配伍及病机虚实,活用辛温发散法、温补气血法、温阳潜纳法,达到平衡机体阴阳及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了支气管扩张症基本病机为痰瘀毒痹积损,正虚邪实间杂并相互影响。正虚为肺气虚、脾气虚、气阴两虚等,日久不复而又生痰、瘀;邪实为痰热、痰浊、瘀血,日久累积酿毒、痹阻肺气,复伤肺之形气。常见证候为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正虚邪恋类(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证类六证候,急性加重期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缓解期则为正虚邪恋而常兼实证。  相似文献   

17.
浊邪是临床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浊邪理论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浊邪发生、发展、变化与致病规律、治疗原则的应用理论,王保和教授善用浊邪理论指导临证诊疗,强调浊邪致病在疾病中的影响。提出浊邪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并根据浊邪的致病特点从浊、痰、瘀"三元论"解析冠心病的病机,以泄浊豁痰祛瘀为治则,治疗冠心病。阐明"浊邪"概念,解读浊邪理论主要内容,论述浊邪致病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介绍泄浊豁痰祛瘀治则指导下,泄浊化痰、泄浊祛瘀,泄浊化痰祛瘀等具体治法,阐述王保和教授临证经验,并附典型病案一则。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而又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预后往往偏差。从中医理论看来,其发病因素以"瘀"为主,其病机以"肺络痹阻"为根本,因此运用中医特色辨证论治方法,从瘀出发浅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进一步扩宽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年莉教授运用"年氏三联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头面带状疱疹的临证经验,年教授认为头面带状疱疹的病机是湿、热、火毒客于经络,气滞血瘀,阻遏经络而致病,分为肝经郁热型、脾虚湿蕴型、痰瘀阻络型,"年氏三联中医综合疗法"通过中药内服结合针刺外用可清热祛湿、化痰通络;局部中药湿敷,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保护创面,促进愈合,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年氏三联中医综合疗法"对患有头面带状疱疹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