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系统分析紫杉醇耐药MMTV-PyMT乳腺癌小鼠组织蛋白差异谱,筛选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组织蛋白标志物。方法:取8只雌性MMTV-PyMT转基因小鼠,10周龄时给予紫杉醇(10 mg/kg)治疗,每周给药2次,给药4周后处死。测量肿瘤体积,分别取肿瘤体积较小和较大的4只小鼠作为紫杉醇药物敏感组和非敏感组(耐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两组肿瘤组织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两组肿瘤中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两组肿瘤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MALDI-TOF-MS系统对两组组织中的蛋白或多肽表达谱进行检测,运用ClinProTool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12个差异分子峰,建立诊断预测模型。结果:相对于紫杉醇敏感乳腺癌组织,紫杉醇耐药组乳腺癌组织细胞增殖数目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耐药组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肿瘤细胞无明显损伤。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组织,共筛选出12个差异明显的分子峰值,其中耐药组有9个上调,有3个下调,筛选出5个差异最大的分子峰建立紫杉醇耐药预测模型。结论:应用MALDI-TOF-MS系统可检测乳腺癌紫杉醇敏感组与耐药组肿瘤组织蛋白差异,筛选的差异组织蛋白可能成为诊断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PD-L1的表达情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需要获取患者的标本,而获取标本存在创伤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性活体内特异性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PD-L1多肽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剂68Ga-DOTA-PDL1P,本研究通过对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进行应用评价,以期获得有转化前景的68Ga-DOTA-PDL1P新型免疫PET探针。方法:利用镓-68 (68Ga)标记DOTA-PDL1P,并对其放射性化学纯度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对于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99Tcm-MDP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97例肿瘤及疑诊为肿瘤的患者在30天内先后行18F-FDG PET-CT及99Tcm-MDP骨扫描,对比分析两者的显像结果。结果:97例中经临床和病理确诊基于病例分析,为骨转移63例,62例18F-FDG PET显像阳性,1例假阴性;99Tcm-MDP骨显像阳性49例,假阴性14例,两者敏感度分别为98.4%和7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4例为阴性患者,其中PET显像阴性29例、假阳性5例,骨显像阴性21例、假阳性13例,两者的特异度为85.3%和61.8%(P>0.05),符合率为93.8%和72.2%(P<0.05)。基于病灶分析,97例中共分析1261个骨骼区,骨转移存在于226个骨骼区,剔除不能定性的14个区,18F-FDG PET显像阳性222个区,假阴性4个区;而骨扫描显像阳性154个区,假阴性72个区;两者的敏感度分别为98.7%和6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021个阴性区,其中18F-FDGPET显像为阴性1010个区,假阳性11个区;骨扫描显像阴性1001个区,假阳性20个区;两者特异度分别为98.9%和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的诊断符合率为98.8%,骨显像为92.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CT表现分组,溶骨性病灶和CT上无明显异常改变病灶的FDG PET和骨扫描的检出率分别为99.4%和72.6%及81.5%和4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高于骨扫描对溶骨病灶和CT上无明显改变病灶的检出优于骨扫描。  相似文献   
4.
宋少莉  周斌  程彦斌  王宏亮  汤晓琴 《医学争鸣》2004,25(15):1368-137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引起的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2组:A组为胆总管结扎组24只(obstructive jaundice, OJ);B组为胆总管结扎 血塞通注射液组24只. 每组又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 建立胆道梗阻动物模型后,在术后不同时期取材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肌苷(Cr)和尿素氮(BUN)值;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Bax、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胆道梗阻后A、B两组的肾脏均有Bcl-2和Bax蛋白表达,Bax蛋白在梗阻9 d时达高峰. Bcl-2蛋白在梗阻21 d达高峰.凋亡指数(AI)随Bax的升高而升高,随Bcl-2的升高而降低. B组Bax蛋白表达较同时相组弱,而Bcl-2蛋白表达较同时相组强. B组AI值较A组降低. 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Bcl-2蛋白表达,下调肾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制造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纳络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10在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验室完成。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加纳络酮组,每组10只。用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从根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30min后,剪断结扎线恢复心肌再灌注4.5h。缺血加纳洛酮组在术前10min及结扎后0.5h,4h,静脉注射纳洛酮0.517mg/kg。其余两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死大鼠后迅速摘取心脏;;经处理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染色和数码照相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缺血加纳洛酮组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犤(37.53±5.77)%;;(26.73±3.67)%;;P<0.01犦;;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明显降低犤(210.59±17.87)kat/L;;(153.12±22.16)kat/L;;P<0.01犦。结论:纳洛酮可明显缩小缺血再灌注心梗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Bax和Bcl-2在实验性兔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是外科的常见病症,肝脏是最先受损并损伤最重的器官。目前对细胞凋亡在梗阻性黄疸肝损害中的作用报道甚少。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阻性黄疸大耳白兔肝组织Bax、Bcl-2蛋白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梗阻性黄疸时细胞凋亡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肺癌脑转移瘤异常摄取骨显像剂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鹏  刘纯  宋少莉  王宏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5,25(2):86-86,i005
患者男,65岁。因右肺小细胞癌术后半年,无诱因突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伴气短及四肢乏力入院。无外伤和脑部手术史,无结核感染史及疫区长期居住史,无家族相关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8/80mm Hg(1mm Hg=0.133kPa)。病态面容,营养欠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正常胸廓,右胸见手术瘢痕,双肺触觉语颤无增减,叩诊呈清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皮素(ET)在梗阻性黄疸肝、肾、心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理及血塞通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72只,雌雄各半,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均分为3组:胆总管结扎(BDL)组、BDL+血塞通注射液组及假手术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3、6、9及21d取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动物肝、肾、心组织及血浆中的ET水平。结果 BDL组和BDL+血塞通注射液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动物血浆及肝、肾、心组织中的ET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肾功能损害更严重(P〈0.01);BDL+血塞通注射液组比BDL组血浆及组织中ET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肾功能损害亦减轻(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血浆及肝、肾、心组织ET含量升高,且随梗阻时间延长升高愈明显;血塞通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浆及组织的ET水平,发挥对梗阻性黄疸肝、肾、心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在实验性兔梗阻性黄疸肾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梗阻性黄疸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二组。①假手术组(B组)24只;②胆总管结扎组24只(BDL,A组)。每组义进一步分为A1,A2,A3,A4;B1,B2,B3,B4个业组。其中A1、B1为术后3大取材,A2、B2为术后6大取材。A3、B3为术后9天取材,A4、B4为术后2l大取材。建立胆道梗阻动物模型后,在术后不同时期取材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耳白兔肾组织及血浆ET水平。结果:在梗阻性黄疸形成的不同时期血浆及肾组织中的ET明显升高,且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增高;在ET升高同时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ALT也逐渐升高,而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BUN、Cr也逐渐升高。结论:ET与梗阻性黄痕肾肌损伤关系密切,它可能是一种内源性损伤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矫治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变化,判断cTnI在评价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组Ⅰ,n=20)和冷晶体心脏停搏组(组Ⅱ,n=20),全部患者分别于切皮前和开放升主动脉后(组Ⅰ为缝合右房壁后)1、8~12、24、48、72和96 h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cTnI和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TnI和CK-MB的血清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TnI血清浓度术后24 h达峰值,术后各时点组ⅡcTnI明显高于组Ⅰ(P<0.05)。两组患者血清CK-MB浓度于术后81~2 h达峰值,术后1、8~12、24、48 h组ⅡCK-MB浓度明显高于组Ⅰ(P<0.05)。结论cTnI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较CK-MB更为特异,更能准确反映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脏直视术心肌损伤程度、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不停跳术式在保护心肌损伤方面可能优于心脏停搏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