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卵巢癌综合治疗后随访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PET/CT显像的152例卵巢癌治疗后患者,收集及分析临床资料、CA125及常规影像学结果.将患者按不同的PET/CT检查指征分为5组,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PET/CT在卵巢癌治疗随访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137例有随访结果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5例复发、32例无复发.PET/CT诊断卵巢癌复发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91.2%、96.8%、97.5%、93.9%.PET/CT可为临床疑有复发、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患者制定准确的治疗决策.结论:PET/CT检查对卵巢癌复发有着极高的诊断效率,可为临床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肌肉FDG代谢、肿瘤发生率以及肺间质性改变在18F-FDG PET/CT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75例(34例抗MDA5抗体阳性,41例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患者[男21例、女54例,年龄(52.3±14.3)岁]和30名健康对照者[男10名、女20名,年龄(53.5±11.8)岁]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测定并计算肌肉SUV max及肌肉SUV max平均值(mSUV max);统计皮肌炎患者合并肿瘤性病变的情况;测定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肺炎病灶的SUV max。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和 χ2检验分析数据;行ROC曲线分析肌肉mSUV max鉴别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的诊断效能。 结果:健康对照者、抗MDA5抗体阳性和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患者的肌肉mSUV max分别为0.39±0.05、0.66±0.21和0.87±0.29( F=39.93, P<0.001);皮肌炎患者的肌肉mSUV max均高于健康对照者( q值:6.76、12.63,均 P<0.001);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高于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 q=5.79, P<0.001)。ROC AUC为0.74,当肌肉mSUV max取最佳阈值0.75时,在皮肌炎中鉴别出抗MDA5抗体阳性的准确性为74.7%(56/75)。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中,恶性肿瘤6例(14.6%,6/41);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中,无恶性肿瘤病例(0/34;χ2=5.41, P=0.020)。抗MDA5抗体阴性伴发间质性肺炎11例(26.8%, 11/41),抗MDA5抗体阳性伴发间质性肺炎33例(97.1%, 33/34;χ2=37.81, P<0.001);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肺炎FDG代谢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SUV max:3.65±1.83和2.38±1.27;t=2.13, P=0.039)。 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肌肉FDG代谢高于健康对照者,但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肿瘤性病变发生率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均高于阴性患者。18F-FDG PET/CT对于鉴别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对于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99Tcm-MDP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97例肿瘤及疑诊为肿瘤的患者在30天内先后行18F-FDG PET-CT及99Tcm-MDP骨扫描,对比分析两者的显像结果。结果:97例中经临床和病理确诊基于病例分析,为骨转移63例,62例18F-FDG PET显像阳性,1例假阴性;99Tcm-MDP骨显像阳性49例,假阴性14例,两者敏感度分别为98.4%和7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4例为阴性患者,其中PET显像阴性29例、假阳性5例,骨显像阴性21例、假阳性13例,两者的特异度为85.3%和61.8%(P>0.05),符合率为93.8%和72.2%(P<0.05)。基于病灶分析,97例中共分析1261个骨骼区,骨转移存在于226个骨骼区,剔除不能定性的14个区,18F-FDG PET显像阳性222个区,假阴性4个区;而骨扫描显像阳性154个区,假阴性72个区;两者的敏感度分别为98.7%和6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021个阴性区,其中18F-FDGPET显像为阴性1010个区,假阳性11个区;骨扫描显像阴性1001个区,假阳性20个区;两者特异度分别为98.9%和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的诊断符合率为98.8%,骨显像为92.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CT表现分组,溶骨性病灶和CT上无明显异常改变病灶的FDG PET和骨扫描的检出率分别为99.4%和72.6%及81.5%和4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均高于骨扫描对溶骨病灶和CT上无明显改变病灶的检出优于骨扫描。  相似文献   
4.
PET诊断结直肠癌复发价值及误诊原因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18^F-FDG PET在结直肠癌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其主要的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07年2月8日前公开发表的关于PE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评估的所有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后,用统计软件计算综合灵敏度(Se)、特异性(Sp)、诊断优势比(DOR),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共有19篇文献纳入。PET评价结直肠癌全身复发及转移的综合Se为89.5%[95%可信区间(CI)86.6%-92.0%],综合Sp为78.3%(95%CI72.0%-83.8%).综合DOR为28.114(95%CI12.120—65.216);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7,Q^*值为0.8163。结论18^F-FDG PET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判断肿瘤复发及其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仁济医院行PET/CT检查的18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临床随访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病程.结果 ①AFP动态升高患者14例,其中PET显像未见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3例,轻中度FDG摄取1例,高度FDG摄取10例.PET的诊断复发符合率为71.43%(10/14);PET的假阴性率为21.43%(3/14).AFP持续阴性患者4例,其中1例胆管细胞癌术后患者未见FDG摄取,而CT示肝内孤立低密度影者随访时间>9个月,排除复发;其余3例分别为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和肝肉瘤术后患者,FDG均呈高度摄取,临床证实均为复发.②14例肝细胞癌粗梁型Ⅲ级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显像前的AFP水平与病灶的最高标准摄取值(SUV)相关(P<0.05),与肿瘤和非肿瘤组织SUV比值(SUV T/NT)显著相关(P=0.0001).结论 ①根据现有资料分析PET/CT是判断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与否的一种理想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和肝肉瘤等肝脏肿瘤患者,AFP绝大多数为阴性,而此时FDG-PET检测的灵敏度高.在AFP增高患者,由于部分分化程度高的肝细胞癌患者FDG摄取可以不增高,故PET/CT检查需结合AF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肝脏肿瘤细胞学类型进行分析.②对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相同的患者,显像前AFP水平与病灶最高SUV及SUV T/NT呈显著正相关,提示AFP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葡萄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志物CEA,CA50和CA19-9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三种肿瘤标志物CEA、CA50、CA19-9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大肠 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评价其联合检测对大肠癌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CA19- 9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清CA50水平,收集病例包括大肠癌患者94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20例及正常 对照者37例。结果: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在大肠癌组明显高于大肠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5),而后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其中以CEA的灵敏度(57.4%)和特异度(85.9%)最高。采用三项联检 可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度(62.7%)和特异度(96.5%)。三项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直肠 癌,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并在淋巴结阳性组及远处转移组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相应对照组(P< 0.05)。各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EA、CA50、CA19-9对大 肠癌诊断、病变范围程度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联检可提高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的诊断准确 性。  相似文献   
7.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DG-PE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基于肿瘤代谢特征的功能性影像方法.FDG-PET对乳腺癌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诊断分期较之传统的影像方法更为精确,且能早期评价疗效.最近研究发现,对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而传统影像检查没有明显形态学改变且无任何临床症状的乳腺癌患者,FDG-PET有其特殊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成为诊断此类病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肿瘤标记物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关其检测的肿瘤标记物很多.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肿瘤标记物。本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例如癌胚抗原、CA19-9、CA50、CA242等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近来研究发现的几种联合检测方法对提高结直肠癌诊断正确性的临床价值。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肿瘤标记物及基因肿瘤标记物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有望成为提高结直肠癌诊断效率的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PET/CT融合图像对提高PET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103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PET/CT显像.结果PET/CT融合图像可提高54.6%的定位准确性和20.6%的定性准确性;PET/CT发现5例PET显像阴性的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结论PET/CT图像融合不仅增加了解剖定位准确性,也提供了对非恶性氟代脱氧葡萄糖浓聚部位的鉴别,进一步提高了PET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不同时相延迟显像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确定延迟显像的最佳时间选择。方法:回顾分析80例明确诊断且同时进行18F-FDGPET/CT三时相显像的患者共148个病灶。第1次显像时间为药物注射后64min;第2次(早期延迟显像)时间为110min;第3次(晚期延迟显像)时间为233min。分析每个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并根据公式滞留指数(RI1)=(SUV2-SUV1)/SUV1×100%;RI2=(SUV3-SUV1)/SUV1×100%进行计算。通过特征工作曲线(ROC)比较分析两次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结果:80例患者共148个病灶。109个为恶性病灶,39个为良性病灶。恶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4.8±13.1)%和(10.8±20.5)%;良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1.3±28.2)%和(9.3±42.4)%。RI1的曲线下面积为0.627±0.050(P=0.013),RI2的曲线下面积为0.57±0.06(P<0.05)。早期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延迟显像。结论:在应用18F-FDGPET/CT延迟显像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时,采取早期延迟显像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