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1植骨融合不当;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3未正确使用横连杆;4内固定物取出过迟;5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6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五点式"支撑复位综合疗法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s)在缓解疼痛、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邻近再骨折发生率、骨密度改善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OVCFs患者74例,其中37例行PKP手术治疗(A组),37例行"五点式"支撑复位综合疗法治疗(B组),术后常规拍摄伤椎及其邻近阶段X线片,行骨密度检查,2组治疗后6、12、24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邻近再骨折发生率、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A组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疼痛缓解及功能活动、骨密度改善等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邻近节段发生骨折率分别为8.1%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能使OVCFs患者的腰背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能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邻近阶段骨折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尤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对其的防治已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挖掘与探索,多项研究发现补肾中药杜仲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明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杜仲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及护骨素的表达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分化综合作用,有效防治骨质疏松。而BMSCs作为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探索其分化机制对于指导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传统中药杜仲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信号通路作以综述,以期为OP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蚓部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脑蚓部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随访3~6个月,2例经栓塞术患者完全恢复。2例未经栓塞术患者,1例死于肺部及颅内感染,1例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小脑蚓部实性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血供丰富。术前应行DSA检查,查找供血动脉并部分栓塞。术中先阻断供血动脉,后处理引流静脉,严格沿肿瘤包膜分离,达到较小出血的完整切除。术后留置侧脑室外引流管,并在1周内判断四脑室通畅情况,如不通畅尽早行V-P分流术。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主因恶心、呕吐伴左侧胸痛2 h急诊入院。发病前有大量饮酒史,间断恶心、呕吐,且干呕明显,渐出现左侧胸部刺痛并放射至胸背部,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查体:体温37.6℃,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50 mm Hg/100 mm Hg(1 mm Hg=133 Pa),血氧饱和度89%(未吸氧),神清,精神差。呼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在颈三穴部位钩治,椎动脉型颈椎病加风府穴钩治。钩针的针尖不能超过横突后结节,边进针边钩提,慢用力,向上钩提,钩提3~5次不等,有落空感即可。术毕用牛痘疫苗兔皮致炎提取物3 mL、维生素B120.5 mL、红花注射液0.5 mL、注射用水0.5 mL混合液各针眼注射1 mL左右以防粘连,无菌敷料覆盖针眼,用胶布加压包扎,观察15分钟,4天后除去敷料。7~15天治疗1次,若疗效不满意,进行第2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每次取1~2个穴位(双侧),可轮流取穴。若1次治疗症状缓解达70%以上,不进行第2次钩活术治疗,4天后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1次治愈96例,占52.75%;2次治愈42例,占23.08%;3次治愈18例,占9.89%;总治愈率85.72%,总有效率96.15%。结论: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8.
医院发展 思想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改的推进,对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认识想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推动全院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医院全方面目标管理,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性教育,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保证全院工作的稳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法脑血肿无创检测的精度,需准确选择最佳的光源-检测器(Source-Detector,SD)位置。本研究以脑血肿发生深度为感兴趣深度(deep of interest,DOI),根据来自于DOI的光子数量定义等效信噪比(equival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ESNR)参数。利用蒙特卡洛算法对双层脑部模型进行仿真,分别获得了0.1、0.15、0.2、0.25、0.3 cm头皮颅骨厚度下的光源-检测器与ESNR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被测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的光源-检测器距离以获得脑血肿检测的准确结果。SD-ESNR表格的建立,为不同检测者脑血肿检测时提供了信噪比较高的光源-检测器位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前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有关中长期临床效果及钢板置入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锁定板前路置入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01湘雅医院一附院脊柱外科收治的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12例,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锁定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获随访一两年,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8个月,无螺钉松动、脱落及锁定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锁定钢板置入前Frankel A级2例,置入后2例脊髓损伤无恢复;置入前B级4例,置入后恢复至C级2例,D级2例;置入前C级3例,置入后恢复至D级1例,E级2例;置入前D级3例,恢复至E级。1例置入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置入后3~6个月恢复。提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锁定钢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