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1植骨融合不当;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3未正确使用横连杆;4内固定物取出过迟;5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6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主因恶心、呕吐伴左侧胸痛2 h急诊入院。发病前有大量饮酒史,间断恶心、呕吐,且干呕明显,渐出现左侧胸部刺痛并放射至胸背部,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查体:体温37.6℃,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50 mm Hg/100 mm Hg(1 mm Hg=133 Pa),血氧饱和度89%(未吸氧),神清,精神差。呼吸  相似文献   
3.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现代脊柱外科中发展最为迅速,通过分析探讨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其优势及在植入过程中的难点,针对不同患者个体椎体椎弓根形态学测量设计进钉点与钉道走向,制定个体化手术对每一个不同的椎弓根施以相应的特殊置钉入点-方向或螺钉是未来临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必要时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单纯夹板固定者4~6周拆除夹板,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者如干骺端稳定,2~3周后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如干骺端不稳定,4周时拆除外固定架,改为夹板外固定;夹板固定不超腕关节,并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同时通过X线片观察术后即时、3天、7天、14天时骨折复位丢失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个月时从腕关节的疼痛和屈伸活动2方面评价疗效。结果:优259例,占83.55%;良40例,占12.90%;可6例,占1.94%;差5例,占1.61%。结论: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首选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少数无效病例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等有限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体内后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大鼠局部创面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脾脏及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切除SD大鼠背部皮肤建立2cm×2cm创面,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覆盖经预处理的再生多孔丝素膜,将已切除皮肤的表皮盖在丝素膜上进行缝合,对照组仅覆盖自身表皮层。于术后第3,14,28,56,90天观察创面愈合及丝素膜的残留情况,采用双色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百分率。结果与结论:植入早期,两组均可见局部、轻微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至28d后,炎症细胞逐渐减少,并且在整个动态观察过程中,两组结果一致。实验组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在14d之前呈一过性升高,随后开始下降,至28d以后,活化T细胞水平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脾脏与胸腺T细胞均有少量活化,随后即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的阳性率较脾脏微高,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再生多孔丝素膜对T淋巴细胞的激发作用较小,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06—2009年间 39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资料,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等淋巴结转移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高危淋巴引流区。χ2检验组间差别。结果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9.2%、转移度为31.31%,以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6.4%、转移度为8.3%,以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SiewertⅠ型较Ⅱ、Ⅲ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3),腹腔淋巴结转移度低(P=0.002)。T3+T4期及肿瘤最大径≥6 cm者淋巴结转移度在腹腔多个区域均高于对照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度在肿瘤最大径组间差别不明显。胃大弯、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膈下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在不同组间均低于<10%。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放疗腹腔高危淋巴区域应包括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旁、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纵隔高危淋巴引流区包括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并依据不同Siewert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淋巴结转移特点进行个体化靶区设计。  相似文献   
7.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1959年日本学者平山惠造首先报道的一种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神经系统疾病,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不对称性手及前臂肌无力、萎缩,以单侧多见的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例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组57例,单纯舒利迭治疗组56例,治疗14 d后,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D3+、CD4+、CD4+/CD8+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药物冶疗安全性好。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医院发展 思想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改的推进,对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认识想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推动全院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医院全方面目标管理,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性教育,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保证全院工作的稳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法脑血肿无创检测的精度,需准确选择最佳的光源-检测器(Source-Detector,SD)位置。本研究以脑血肿发生深度为感兴趣深度(deep of interest,DOI),根据来自于DOI的光子数量定义等效信噪比(equival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ESNR)参数。利用蒙特卡洛算法对双层脑部模型进行仿真,分别获得了0.1、0.15、0.2、0.25、0.3 cm头皮颅骨厚度下的光源-检测器与ESNR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被测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的光源-检测器距离以获得脑血肿检测的准确结果。SD-ESNR表格的建立,为不同检测者脑血肿检测时提供了信噪比较高的光源-检测器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