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6月期间收集BPH伴有OAB患者2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134例)和对照组(128例)。试验组患者口服坦索罗辛0.2mg,每天一次,同时口服索利那新5mg,每天一次;对照组患者仅口服坦索罗辛,用量用法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指标IPSS评分、OABSS评分及QOL评分和客观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24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的变化,评估治疗后BPH患者OAB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除Qmax和每次排尿量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Qmax和每次排尿量治疗前后的变化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低,分别为4.58%和2.47%,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BPH伴有OAB患者的疗效,较单用坦索罗辛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03年1月~2012年6月采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395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10例,采用输尿管镜扩张、内镜下逆行/经皮穿刺顺行球囊扩张、内镜下狭窄段内切开、开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并留置双J管3~6个月。结果:本组10例中,1例(1处)因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而改行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肾积水明显改善。其余9例(11处)采用腔内技术处理,其中3例(4处)采用输尿管镜扩张,2例(3处)采用内镜下狭窄段内切开,4例(4处)采用内镜下逆行/经皮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术后随访9~72个月(中位25个月)。5例(7处)肾积水明显改善,2例(2处)肾积水长期随访无加重,2例(2处,狭窄段长分别为1.2cm、1.5cm)再发狭窄,遂采用开放手术,分别随访16及24个月,肾积水改善。结论:腔内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作为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开放手术仍然是治疗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金标准。对于狭窄段〉1cm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考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与文化程度、收入和病程具有相关性。结论: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现象且和多因素相关,有必要行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分布十分广泛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动物、植物、病毒中广泛存在。miRNA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并在肿瘤的增殖、分化及调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最近相关文献,本文就miRNAs与泌尿系肿瘤方面的进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肾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肺转移动物模型,研究Hasmir-129对肾脏移植瘤和肺部转移瘤的影响。方法:构建Hasmir—129慢病毒载体,以人肾癌细胞株SN12-PM6建立的动物模型作为对照组,以Hasmir—129慢病毒载体感染肾癌细胞建立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7周后观察裸鼠肾脏肿瘤及肺部转移瘤的生长情况,并分别计算两组的肾脏成瘤率、肺部转移率及肿瘤的重量;所有标本均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肾脏成瘤率为100%(8/8),肺部转移率为100%(8/8),肿瘤重量平均为(0.7128±0.1,174)g;实验组肾脏成瘤率为100%(8/8),肺部转移率为62.5%(5/8),肿瘤重量平均为(O.4815±0.1112)g;肾脏成瘤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重量和肺部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Has—mir-129慢病毒载体及人肾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肺转移动物模型,发现Has—mir-129能抑制人。肾细胞癌原位移植裸鼠肺转移模型移植瘤的生长及肺部转移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沙培林(OK-432)和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腔内灌注及单独应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128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36例,OK-432组42例,HCPT、组50例。膀胱癌切除术后开始灌注,每周1次,共8周;以后每月1次,随访18个月。每2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和尿细胞学检查。结果:联合应用组无复发,OK-432组3例复发,复发率7.14%(3/42),HCPT组5例复发、复发率10.00%(5/50)。OK-432组与HCP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与联合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OK-432、HCPT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预防复发疗效好,不良反应不明显,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花丹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和RelA(p65)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白花丹素(1、5、1O、15、20 μmol/L)共同培养PC-3细胞24、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活力,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病理变化,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检测RelA(p65).结果 24 h组在10~20 μmol/L,48 h组在5~20 μmol/L时均出现生长抑制,IC50分别为12.88、3.71 μmol/L.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PC-3随作用浓度的上升凋亡率增加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透射电镜观察作用后PC-3呈现典型凋亡表现.RT-PCR结果提示其细胞凋亡率同Rel A(p65)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白花丹素体外实验可能通过抑制Rel A(p65)表达诱导PC-3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腔内治疗技术在高龄和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腔内治疗技术,包括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of prostate,PK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高危(包括合并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脑梗塞、慢性呼吸功能障碍、中重度贫血、糖尿病、膀胱肿瘤等疾病或腺体>80 g)、高龄(年龄>70岁)BPH患者283例,其中TURP组112例,PKRP组171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0个月。TURP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残余尿量(RUV)由术前的(27.5±2.8)分、(5.5±1.0)分和(75.0±20.0)ml下降至术后的(5.8±1.2)分、(1.0±0.5)分和(8.0±3.0)ml,而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6.5±2.0)ml/s上升至术后的(18.5±1.5)ml/s(P均<0.05);PKRP组的IPSS、QOL和RUV由术前的(28.2±2.2)分、(5.5±1.0)分和(80.0±20.0)ml下降至术后的(5.4±1.6)分、(1.0±0.5)分和(7.0±3.0)ml,而Qmax由术前的(6.8±2.1)ml/s上升至术后的(20.0±1.5)ml/s(P均<0.05)。两组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KR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TURP组少(P<0.05)。结论:年龄在70岁以上伴有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合并症的高龄及高危BPH患者,经腔内技术治疗,特别是以PKRP治疗,在全面的围手术期准备护理、熟练的手术操作、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及术后密切监护、加强护理的情况下,具有出血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BPH和前列腺腺癌中Livin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BPH和前列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用Livin单克隆抗体对10例BPH、30例前列腺腺癌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Livin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在正常前列腺组织、BPH组织和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Livin基因的表达与前列腺腺癌病理学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Livin基因在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10例BPH组织中有8例呈阳性表达(80%),在30例前列腺腺癌中有21例呈阳性表达(70%)。Livin基因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在BPH、前列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Livin基因在BPH和前列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O.05);Livin基因的表达和前列腺腺癌的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BPH和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提示Livi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BPH和前列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检测Livin基因的表达对鉴定前列腺组织的良恶性方面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