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建立去势比格犬模型,观察绝经早期腹部脂肪变化规律,并通过对脂肪与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测量与分析,探讨脂肪及骨代谢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只成年雌性比格犬进行去势术,分别在术前、术后4个月、6个月、10个月进行腰椎定量CT(quantati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腹部脂肪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MRI腰椎骨髓脂肪含量及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比较不同时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关系。结果比格犬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TFA)在术后6个月、10个月均增加(P0.05),术后10个月VFA增加百分比均值为84.39%,且为三者中最大;术后比格犬BMD并未明显降低。体重、BMD、瘦素(leptin,LP)、VFA、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与SFA相关。SFA、体重、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N)与BMD相关。结论去势比格犬模型可用于研究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脂肪代谢变化,但短期内BMD并未明显丢失,骨、脂肪代谢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动态增强MER及MR氢质子波谱的特点及其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D fast SPGR序列对21例病理证实的骨臣细胞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并采用点分辨波谱序列(PRESS)对其中12例进行单体素MR氢质子波谱扫描,分别经过工作站处理,得到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及MR氢质子波谱谱线.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对骨巨细胞瘤的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MR氢质子波谱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1例骨巨细胞瘤的TIC曲线中,19例为Ⅰ型曲线,2例为Ⅱ型曲线;12例MR氢质子波谱的谱线中,9例具有诊断价值,其中有2例出现明显的胆碱峰.结论 骨巨细胞瘤的TIC曲线表现为速升下降型,1H-MRS谱线缺乏胆碱峰或胆碱峰矮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健康人群超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CT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 285名体检者一般资料、血糖、生化指标和超声脂肪肝诊断结果以及CT定量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值,包括总脂肪(TF)、内脏脂肪(VF)和皮下脂肪(SF),观察超声诊断NAFL与CT定量测量值的关系。结果 最终诊断NAFL 504例。超声诊断NAFL与非脂肪肝在脐层面和L2/3层面VFA、SFA、TF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脐层面VFA、L2/3层面VFA及SFA越高,NAFL发生风险率越高;女性L2/3层面VFA及SFA越高,NAFL发生风险率越高。超声诊断NAFL与脐层面及L2/3层面脂肪面积均呈较好的正相关,且L2/3层面VFA、SFA及TFA均高于脐层面。结论 健康成人中NAFL与腹部脂肪含量相关;VF异常积累易致非肥胖人群罹患NAFL。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MRT2W与T1W灌注对良恶性肌骨病变鉴别诊断的效果,评价MRT2W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4例良恶性肌骨病变先后进行MRT1、T2W灌注,分别记录灌注曲线的形态、造影剂首过(FP)期信号最大增/降幅、信号强度一时间(SI-T)曲线最大斜率和造影剂首过时间。将两种灌注的曲线各分4型,并分别对良、恶性病灶SI-T曲线的形态、FP期信号增/降幅、SI-T曲线最大斜率和首过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ROC曲线法确定恶性诊断的阈值,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观察两种灌注方法显示的最高灌注区一致性程度。结果(1)T,w:Ⅰ型和Ⅳ型SI-T曲线在良恶性病变FP期信号最大降幅和SI-T曲线最大斜率及首过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T1W:Ⅰ型SI-T曲线多见于恶性病灶,Ⅲ型、Ⅳ型SI-T曲线多见于良性病灶;良性病变的FP期信号增幅均值为29.20%,恶性病变均值为73.92%(P〈0.001);良性病变的SI-T曲线最大斜率均值为3,49,恶性病变均值为9.57(P〈0.001)。(3)ROC曲线分析发现,当以首过增幅44.50%作为诊断恶性的界值时,其敏感性为98.50%,特异性为86.70%,准确率为88.30%;当以SI-T曲线最大斜率5.09作为恶性的界值时,诊断敏感性为96.20%,特异性为85,60%,准确率为86.17%。两种研究方法显示最高灌注区位于同一区域的14例(14.90%),不同区域的80例(85.10%)。结论T2W灌注扫描在鉴别良恶性肌骨病变中的价值不如T1W灌注。MRT1W和T2w灌注扫描FP期信号变化可能是Gd-DTPA在血管内和血管外间隙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腰椎定量悦栽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诊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科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共59例,年 龄54耀92岁。本组病例均行腰椎正位和髋关节DXA及腰椎QCT检查,且两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 1个月。结果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DXA -2. 5SD和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 )腰椎QCT < 80 mg/cm3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DXA诊断本组病例腰椎、髋关节及腰椎或髋关节任一部位骨质疏松 的检出率分别为0%_、. 5豫和8. 5豫。腰椎QCT诊断本组病例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35. 6豫。其中腰 椎QCT诊断为骨质疏松而腰椎正位DXA未诊断者21例,占35. 6豫,其中3例CT显示有骨质疏松性 椎体骨折;腰椎QCT诊断为骨质疏松而髋关节DXA或任一部位DXA未诊断者均为16例,占 27. 1豫。结论 腰椎QCT比髋关节DXA及腰椎正位DXA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更敏感。腰 椎QCT骨密度测量对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绝经后妇女L2-L4椎体及髋关节两个部位的定量CT骨密度(BMD )测量诊断骨 质疏松的效能。方法175例绝经妇女,年龄48-96岁,平均年龄为69 ±9岁。同时QCT测量L2-L4椎体的平均体积骨密度及髋关节类DXA的面积骨密度,右股骨颈和全髋二个感兴趣区(ROI )。 采用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 )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80 mg/cm3 )和WHO髋关节DXA骨密 度诊断标准即股骨颈或全髋感兴趣区的T值(-2.5 SD )进行骨质疏松诊断。比较二者诊断骨质疏 松的效能。结果175绝经后妇女中,QCT骨密度测量腰椎部位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是44%( 77/175 )。如果采用髋部检查股骨颈部位为11%.( 19/175 ),全髋部位为14%.( 24/175 ),或二者任一 部位为18%_( 31/175 )。如果只做腰椎,不做髋关节,有7人漏诊,而如果只做髋关节,不做腰椎会漏 诊44人。结论采用QCT骨密度测量,绝经妇女腰椎检查骨质疏松检出率为44%_,而髋部检查检出 率为18%_。采用QCT骨密度测量,测量腰椎一个部位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采用定量CT(QCT)探讨腹部脂肪及骨密度(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腹内脂肪(VAT)与BMD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行低剂量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442例,其中男1522例,女920例,根据年龄分为5个年龄段:30~39、40~49、50~59、60~69、70~90岁。采用QCT测量L2中心层面腹部总脂肪(TAT)、VAT、皮下脂肪(SAT)及腰椎BMD。分析不同性别各年龄段间TAT、VAT、SAT、BMD的差异及TAT、VAT、SAT与BMD的相关性。结果50岁以上男性各年龄段TAT、VAT高于30~39岁男性(P均<0.01),而SAT低于30~39岁男性(P均<0.05)。50岁以上女性各年龄段TAT、VAT、SAT高于30~39岁女性(P均<0.001)。50岁以上男性及女性各年龄段间TAT、VAT、S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49、50~59岁年龄段分别较上一年龄段VAT明显增多(P均<0.01),BMD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P均<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AT是女性BMD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89,P=0.007),TAT、SAT不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腹部脂肪和BMD随年龄发生变化,男性和女性均在40~59岁出现VAT明显增多。VAT可能是女性BMD的独立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