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腔内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2年5月接受腔内治疗的58例TAA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54.3(41~79)岁。35例单纯接受腔内治疗,23例接受杂交手术: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3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3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15例,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旁路2例。结果总技术成功率为98.3%(57/58)。并发症包括内漏14例,脑卒中5例,支架源性新破口1例,血管旁路术后吻合口假性动脉瘤2例。术后30天内死亡7例。随访(35.5±5.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结论 TAAD腔内治疗后并发症较累及降主动脉疾病的腔内修复术更为常见,脑卒中是重要的致死性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继发性腹主动脉瘤肠瘘的诊治经验,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6例腹主动脉瘤开放及腔内修复术后继发肠瘘患者的资料。2例初次手术方式为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4例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本次均以反复发热就诊,发热距初次手术中位时间11个月(1~27个月),2例伴有"预兆性消化道出血"。再次手术前确诊3例,其中2例放弃治疗。4例患者经充分准备后施行腋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物取出及肠修补,其中1例伴有主动脉膀胱瘘的患者同时行膀胱修补。 结果肠瘘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2例,空肠上中段4例。4例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48个月,1例人工血管旁路闭塞但无下肢严重缺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继发性腹主动脉瘤肠瘘是腹主动脉瘤术后罕见的严重并发症,经充分的抗炎准备后建立解剖外旁路并及时移除植入物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及克隆子宫肌瘤的致病相关基因。【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11例子宫肌瘤及其正常子宫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对获得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并对其中5条差异片段在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RT-PCR分析。【结果】 差异片段NO.3,5,11,12在子宫肌瘤正常及异常组织中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其中NO.3差异片段在8例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2例有表达。NO.5,11,12差异片段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其中ulap8基因有可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呈特异性的表达,ulap14,ulap25,ulap26基因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推测这些基因有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静脉性溃疡的原因分析及再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复发性静脉溃疡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3例患者81条肢体入组,男性55例(60条肢体),女性18例(21条肢体),平均年龄52.6岁(31~73岁).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因下肢静脉溃疡接受过一次或数次手术.溃疡复发距上次手术8~37个月,平均10.6个月;溃疡直径1.3~6.5 cm,平均3.7 cm.再次手术前多普勒超声发现小腿交通静脉反流57条肢体(70.4%),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8条肢体(46.9%),DVT后遗症16条肢体(19.8%),大隐静脉属支残留11条肢体(13.6%),大隐静脉主干再通或残留8例(9.9%).针对存在的病因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及属支结扎、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溃疡周边环形缝扎、曲张静脉环形缝扎加切除、深静脉瓣膜修复术以及穿着弹力袜等治疗措施.结果 随访3~60个月,平均37.3个月.3个月时溃疡平均直径明显缩小,6个月时溃疡完全愈合,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1年后3条肢体(3.7%)溃疡再次复发.结论 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及大隐静脉再通或属支残留是静脉性溃疡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冉次手术仍然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复发性静脉溃疡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3例患者81条肢体入组,男性55例(60条肢体),女性18例(21条肢体),平均年龄52.6岁(31~73岁).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因下肢静脉溃疡接受过一次或数次手术.溃疡复发距上次手术8~37个月,平均10.6个月;溃疡直径1.3~6.5 cm,平均3.7 cm.再次手术前多普勒超声发现小腿交通静脉反流57条肢体(70.4%),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8条肢体(46.9%),DVT后遗症16条肢体(19.8%),大隐静脉属支残留11条肢体(13.6%),大隐静脉主干再通或残留8例(9.9%).针对存在的病因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及属支结扎、内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溃疡周边环形缝扎、曲张静脉环形缝扎加切除、深静脉瓣膜修复术以及穿着弹力袜等治疗措施.结果 随访3~60个月,平均37.3个月.3个月时溃疡平均直径明显缩小,6个月时溃疡完全愈合,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1年后3条肢体(3.7%)溃疡再次复发.结论 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及大隐静脉再通或属支残留是静脉性溃疡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冉次手术仍然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LI)的治疗策略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AL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LLI 130例,包括急性动脉栓塞82例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48例.单纯全身溶栓和抗凝治疗12例,Fogarty导管取栓81例,行取栓及动脉旁路术15例,9例行导管性溶栓,骨筋膜室切开减压27例.一期截肢13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6.9%,二期截肢8例;总体截肢率为19.3%(21/109).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是影响保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尽早开始治疗ALLI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10年1月21例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男性多发。1例截肢,5例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或支架治疗,其中7例分别行同期或分期下肢血流重建;3例(14%)死亡,原因均为下肢缺血处理不当,造成下肢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结论 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死亡率高,应引起对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前列腺体积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水平,并评价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上述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89名40~89岁男性血清tPSA和fPSA水平及fPSA/tPSA比值,同时应用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方法统计年龄和前列腺与各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40~49岁组前列腺体积(ml)、tPSA(ng/ml)、fPSA(ng/ml)、fPSA/tPSA分别为(12.4±2.9)、(0.79±0.18)、(0.21±0.17)、(0.33±0.13);50~59岁组为(19.7±5.8)、(1.39±1.03)、(0.43±0.37)、(0.31±0.15);60~69岁组为(26.7±8.4)、(2.32±2.50)、(0.69±0.49)、(0.30±0.16);70~79岁组为(31.2±10.1)、(2.82±2.87)、(0.87±0.52)、(0.32±0.14);80~89岁组为(32.3±14.3)、(3.16±2.90)、(1.03±0.96)、(0.31±0.17)。结论年龄、前列腺体积与PSA水平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医院目前分配制度 建国以来,医院一直都是按事业单位管理。医院的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来定,人员收入一直是按个人参加工作时间长短,从事工作性质来划分。在收入上几乎没有大的差距,职工没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这种分配制度很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单一的精神激励,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需求了,在精神激励以外,人们更加关心的是物质回报。只有一个完整合理的绩效结构方案,才能搞好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