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脱细胞基质( DCM)人工血管用于小口径血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40条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DCM、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及自体颈外静脉3组行右颈总动脉置换术,彩超监测移植物通畅率.术后4、8周活体取材,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3组移植物1周通畅率(75.0%、64.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颈外静脉组4、8周通畅率( 100.0%、88.9%)优于DCM组(56.3%、26.7%)及ePTFE组(57.1%、23.1%,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人工血管4、8周血栓形成面积小于ePTFE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内皮化程度高于后者.结论 小口径DCM人工血管在抑制血栓形成及加快内皮化方面优于ePTFE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病理检查确诊SLN阳性、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乳腺癌患者共89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特征及其对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SLN阳性率为17.8%(89/500),49.4%(44/89)出现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阳性率相关(χ2=4.062、36.084、7.003、10.889,P=0.044、<0.001、0.030、0.00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SLN阳性率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46.142,95%CI:11.821~258.472,P<0.000 1;OR=10.482,95%CI:2.564~51.312,P=0.002)。 结论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原发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多发、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转移率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其中,脉管浸润及SLN阳性率≥0.5是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对局部MCP-1表达及AS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28只雄性兔颈动脉AS模型,将MCP-1 siRNA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局部定位转染的方法至病变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血管壁中泡沫细胞浸润及内膜增厚,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局部MCP-1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空质粒组、RNA干扰(RNAi)组镜下内膜/中膜厚度(I:M)分别为5.55、5.27、1.4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RNAi组着色较浅.RT-Pe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Ai组与模型对照组、空质粒组比较,局部MCP-1表达降低.结论 MCP-1 siRNA转染抑制了局部MCP-1表达,延缓了AS的发展,减轻了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10年1月21例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男性多发。1例截肢,5例保守治疗,15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或支架治疗,其中7例分别行同期或分期下肢血流重建;3例(14%)死亡,原因均为下肢缺血处理不当,造成下肢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结论 AAA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死亡率高,应引起对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年轻人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AAA中9例(37%)年龄小于35岁的年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21~35岁,临床表现腹部或腰背部痛、腹部搏动性肿物。瘤体直径(65±09)cm。4例行择期手术均成功,3例急诊手术1例成功,2例入院后未能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结论年轻人的AAA有病程短、瘤体较大且较多累及腹主动脉近端,症状重的特点,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一期动静脉转流与并加压破坏深静脉瓣对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一期动静脉转流术的疗效。方法:10只狗双后肢,随机选择一侧后肢行一期动静脉转流,另一侧行一期动静脉转流加水压破坏深静脉瓣。术后30天通过动脉造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后者能更有效地加速远段深静脉瓣的破坏,使动脉血逆行更远,同时形成更为丰富的侧枝循环,而不会增加肢体肿胀和深静脉血栓的机会。结论:一期动静脉转流加水压破坏深静脉瓣可能是治疗严重肢体缺血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_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方法。方法:将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1与单用尿激酶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血管再通率的变化。结果: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1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结论:尿激酶联合前列腺素E1是一种操作方便且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溶栓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口径脱细胞基质(DCM)人工血管移植4周后内膜增生程度。方法将17只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DCM(n=9)、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n=8)2组行右颈总动脉置换术,术后1、4周彩超检测移植物吻合口及中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内径。术后4周活体取材,标本行HE染色及光镜检查。结果所有移植物4周内均保持通畅。DCM、ePTFE人工血管移植后4周与1周远端吻合口的RI差值(△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及中段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DCM组近端吻合口、中段及远端吻合口的内径差值(△D)则均小于ePTFE组(尸均〈0.05)。结论移植后4周小口径DCM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程度小于ePTFE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rave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gp130 mRNA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检测分析Graves患者病程不同时期与正常对照组PBMCs内gp13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gp130 mRNA原位杂交棕黄色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附近,胞浆着色较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仅有少量的gp130 mRNA表达(16.02±4.77),Graves患者gp130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高,其中初发期组患者表达量最高(28.51±6.63),经治疗至维持期gp130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22.25±2.92),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5);停药组患者gp130 mRNA表达量(17.98±8.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明显低于初发组患者。结论Grave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gp130 mRNA表达被激活,初发期组患者PBMCs中gp130 mRNA表达程度最高,随甲亢治疗好转逐渐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