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起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死亡案例进行解析,从明确诊断标准、制定规范举措、畅通绿色通道、促进患方参与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诊断率提高,就诊至处理时间(DTN)从88.9min缩短至55.6min(P<0.001),患者住院时间由7.9天缩短至4.9天,人均住院总费用减少8 10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精益管理方法,优化专科急危重症诊治流程,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节约住院费用,改善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深入分析王树声教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用药经验,挖掘其核心经验 方组成和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教授门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治疗验方304 首,将方药信息录入系统,采用药物频次统计、 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304 首处方中涉及中药97 味,用药频次超过100 次的有14 味。所用药物药性多寒、温、平,药味多甘、苦,主归肝、肾、脾经;共得出25 组核心组合和9 首新处方。结论:王教授治疗 上尿路结石以益气固本、清热通淋为主,用药的关键在于“扶正固本”的把握和“祛邪通淋”的权衡,为临证用药和新方 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男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术后前列腺标本发现1例前列腺偶发癌,对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年出现肺多发结节,考虑为膀胱癌多发转移病变。结论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前列腺偶发癌进展缓慢,大部分前列腺肿瘤分化良好,预后取决于膀胱癌恶性程度,需根据个体癌灶生物学特征选择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补肾抑瘤汤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按照血清药理学方法,给予SD大鼠连续灌胃用药7 d,取血制备空白血清和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然后以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为模型研究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2.5%,5%,10%,15%)处理PC-3细胞后不同时间点(12,24,36 h)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PC-3细胞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经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处理12,24,36 h后,PC-3细胞增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以36 h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PC-3细胞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补肾抑瘤汤10%,15%含药血清组抑制效果明显(P0.05,P0.01)。结论: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PC-3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调控Notch1/Jagged1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临床指标及MRI结果建立PSA 4~10 ng/ml(灰区)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风险分层,指导个性化穿刺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212例PSA 4~10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PSA、f/t值、前列腺体积、MRI结果等临床资料。定义Gleason评分≥3+4分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筛选前列腺穿刺阳性预测指标并建立前列腺穿刺阳性风险分层方案。结果:212例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39例(18.4%),csPCa 14例(6.6%),前列腺穿刺阳性组和阴性组PSA值分别为(6.82±1.68) ng/ml和(6.82±1.73) ng/ml,f/t值分别为0.14±0.06和0.17±0.0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别为(69.85±8.82)岁和(66.65±7.78)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分别为(0.18±0.12) ng·ml~(-1)·ml~(-1)和(0.14±0.07) ng·ml~(-1)·ml~(-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SAD依据0.08、0.08~0.15、0.15 ng·ml~(-1)·ml~(-1)分为PSAD分级(PSADD)1~3级,各级阳性率分别为7.7%、12.2%和28.4%,csPCa阳性率分别为0、3.1%和12.5%。PSADD预测前列腺穿刺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与PS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47 vs.0.641,P=0.785)。212例患者中MRI阳性组117例,其中前列腺癌31例(26.5%),csPCa 12例(10.3%);MRI阴性组95例,其中前列腺癌8例(8.4%),csPCa 2例(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RI及PSADD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PSADD 1级且MRI阴性的患者定义为低危组,PSADD 3级且MRI阳性的患者定义为高危组,其余患者定义为中危组。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0、11.7%和39.3%,csPCa阳性率分别为0、2.8%和17.9%。结论:基于PSAD及MRI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风险分层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穿刺决策、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电切术与钬激光消融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钬激光膀胱肿瘤消融术(HLABT)加盐酸表柔比星辅助灌注治疗对浅表膀胱肿瘤(pTa、pT1)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2004年8月~2008年8月采用TURBT(43例)与HLABT(40例)治疗83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及辅助灌注化疗后肿瘤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术后6h内即刻灌注盐酸表柔比星50mg,规范持续灌注1年。常规每3个月行膀胱B超及尿细胞学检查,可疑者行尿道膀胱镜检查,6个月一次膀胱镜检查,随访30(12~42)个月。结果:TURBT与HLABT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4.3±16.1)min与(38.5±19.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7%(12/43)、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灌注化疗副反应发生率18/43(41.9%)、15/4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3.2%(10/43)和27.5%(1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BT与TURBT术后盐酸表柔比星辅助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相当,在手术时间、术后灌注化疗副反应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分期分级仍是浅表膀胱肿瘤预后主要因素。术后并发症的差异主要来自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7.
8.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微创综合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综合其它技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4年11月采用MPCNL结合经皮肾造瘘术、ESWL、URL和开放手术等方法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73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史特点、综合治疗方法、并发症和结石取净率等临床资料。73例患者,男43例,女30例,平均45岁。均为肾铸形结石或多发结石。结果 Ⅰ期治疗结石排净率71.2%(52/73),Ⅱ期治疗排净率61.9%(13/21),结石总排净率89.1%(65/73)。并发症:发热12例(16.4%),术中大出血8例(10.9%),术后继发大出血3例(4.0%),尿外渗7例(9.6%),肾盂,输尿管穿孔3例(4.0%)。平均住院天数17.6d。MPCNL结合ESWL15例(20.5%),开放手术结合MPCNL5例(6.8%),术前结合肾造瘘术治疗28例(38.4%),术中结合URL治疗26例(35.6%)。结论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综合治疗需制定个体化方案,MPCNL结合其它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有利于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提高碎石取石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承气汤在围手术期应用研究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围手术期的研究开展得较多,而运用中医经典古方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古方今用,现将小承气汤近年来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固体培养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传统计数方法 的比较研究,并探讨A600值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固体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采用平板计数法、麦氏比浊法、显微计数法检测菌悬液,同时记录3种方法计数结果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初步稀释后检测菌液的吸光度(A600)值,取A600值在0.2~1间的菌液进一步稀释并检测A600,同时对各个稀释度的菌液进行平板菌落计数.结果在固体培养条件下,传统细菌计数方法计数结果:显微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比浊法;同时A600值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28.98601X-0.17331,A600值(X),菌液浓度(Y×107cfu/mL).结论 基于固体培养条件下,3种传统计数方法之间存在各自的特点.同时,金葡菌菌液的吸光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之间呈良好的相关性,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