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照射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和额前叶皮质神经元,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氦氖激光照射能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的神经突起生长,增加神经元胞体面积及直径,提高神经元存活率。用Nissle染色法分析证明,氦氖激光照射能明显增加神经元内氏体的含量。结论:氦氖激光照射对神经元生长发育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14例全切,5例次全切。4例脑积水无缓解,2例一过性小脑性缄默症。全部病例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基底部及大小,主要为小脑性共济失调、高颅压症状及第四脑室底神经核功能障碍。MRI是术前诊断髓母细胞瘤的依据,显微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0年12月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88年元月至1995年12月对535例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了桥小脑角探查,发现桥小脑角肿瘤致三叉神经痛5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桥小脑角肿瘤病人中男21例,女35例。平均年龄47(21~71)岁。肿瘤位于右桥小脑角38例,左桥小脑角  相似文献   
5.
桥小脑角肿瘤致三叉神经痛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自1988年1月~1995年12月对535例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了桥小脑角探查 ,发现桥小角肿瘤致三叉神经痛56例 ,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56例桥小脑角肿瘤病人中男21例 ,女35例。平均年龄47(21~71)岁。肿瘤位于右桥小脑角38例 ,左桥小脑角18例 ,其中神经鞘瘤9例 ,胆脂瘤40例 ,脑膜瘤7例。疼痛性质以发作性疼痛为主 ,除7例听神经瘤有听力减退外 ,无其它神经伴随症状。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第Ⅰ支2例 ,第Ⅱ支6例 ,第Ⅲ支10例 ,第Ⅰ、Ⅱ支2例 ,第Ⅰ、Ⅲ支2例 ,第Ⅱ、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非急性期眼段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ICAO)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并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非急性期眼段症状性ICAO患者共2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2年预后情况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且接受血管内介入手术患者出院当天实现血管开通208例,开通成功率为96.30%(208/216),预后不良率为19.23%(40/208); 同时出院当天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少于入院当天(P<0.05); 2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及冠心病的比例均有明显差异(P<0.05); 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病和T2DM是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非急性期眼段症状性ICA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非急性期眼段症状性ICAO患者预后不良与合并高血压病和T2DM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8.
大骨瓣减压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采用去大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脑结核瘤的诊断及非手术治疗。方法:对42例脑结核瘤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结果:非手术治疗脑结核瘤效果明显,复发率低,避免了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结论:目前脑结核瘤发现病例增多,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全面分析,误诊率明显降低,经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常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85例)及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3例)、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38例)、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30例)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开通术患者196例,经全脑血管DSA证实为颅底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根据机械开通术后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将196例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40例)和无出血转化组(1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发病至治疗时间、电磁扰动系数,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机械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机械开通术后行电磁扰动系数动态监测,采用24 h持续动态监测1~3 d,此后3次/d,15 min/次,共监测7 d。该研究以术后首次监测值为目标值。电磁扰动系数正常范围为125~145。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转化组心房颤动比例大于无出血转化组[27.5%(11/40)比12.8%(20/156)],入院时NIHSS评分[(15.2±2.6)分比(12.4±2.4)分]、电磁扰动系数水平高于无出血转化组[(153±23)比(128±19)],术前ASPECTS水平低于无出血转化组[(6.4±2.3)分比(7.4±1.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为因变量,将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由低到高)、术前ASPECTS(由低到高)、电磁扰动系数(由小到大)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5.070,95%CI:1.800~14.277,P=0.002)、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198,95%CI:1.034~1.388,P=0.016)、电磁扰动系数增大(OR=1.061,95%CI:1.038~1.085,P<0.01)是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术前ASPECTS升高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OR=0.671,95%CI:0.509~0.883,P=0.016)。(3)ROC曲线下面积以0.5作为参考界值,电磁扰动系数曲线下面积为0.797(P<0.01),电磁扰动系数的最佳预测值为143,其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8%。结论电磁扰动系数升高可尝试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应结合头部CT检查结果进行明确,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