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治疗方式。 方法 对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4例慢性结核性脓胸进行分组治疗:手术组89例,男52例、女37例,年龄14~66岁,在正规有效抗痨基础上行脓胸清除+纤维板(增厚的胸膜)剥脱术,术后继续正规抗痨治疗;对照组95例,男61例、女34例,年龄15~68岁,仅采用内科正规有效抗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 结果 手术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脓胸消除,胸廓的塌陷得到遏制,多数患者可以使塌陷胸廓得到改善,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治疗期间退出研究),反而自觉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多有加重,胸廓塌陷更明显,肺功能继续恶化,生活质量变差。治疗结束后两组病例均进行门诊随访1~3年,手术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随访率98.3%;随访期间,手术组无脓胸复发,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无再住院,而对照组患者症状体征多有加重,再住院率40.2%。 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蒋良双  吴邦贵  龚胜  钟明  贾霜  李霄  万劭  柳超  周君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12):1296-1301
目的 探讨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07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87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个体化方案)治疗2周后或结核病灶稳定、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符合手术指征后行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以及胸廓塌陷、脊柱侧弯、痰菌检测、肺功能变化、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随访等改变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组487例患者中,右上肺切除93例、右全肺切除69例、左上肺切除112例、左全肺切除193例、分次行双上肺切除20例。453例患者术前有明显咳嗽、胸闷、气促、患侧胸部塌陷,78例纵隔明显偏向患侧;385例反复咯血、113例出现大咯血、32例反复大咯血;82例痰菌检查阳性(含涂阳患者47例,培阳患者35例),57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测抗酸杆菌阳性;术后仅23例患者有轻微咳嗽、胸闷,全肺切除术患者胸廓塌陷有改善,非全肺切除患者纵隔移位有明显恢复;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后仍然有少量痰中带血;术后痰菌检测阳性的151例患者均阴转。术后患者肺活量(VC)占预计值的百分数为(85.20±10.10)%、用力肺活量(FVC)[(88.00±9.8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4.60±7.36)%]、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80.65±9.25)%]、最大通气量(MVV)[(83.20±5.73)%]均较术前[分别为(67.50±11.37)%、(71.60±13.21)%、(66.10±10.03)%、(65.90±9.54)%、(61.20±13.60)%]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7.56、-8.63、-5.37、-6.40、-4.66,P值分别为0.024、0.015、0.037、0.022、0.012)。5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88%(53/487),出现在术后3d至6个月;分别为胸腔感染22例(其中发生支气管胸膜瘘5例)、残肺复张不全13例、严重肺部感染7例、切口感染6例、声音嘶哑5例。1例右全肺切除患者因胸腔粘连致密、手术时间超过9h、术中失血量超过2000ml,于术后3h死于呼吸衰竭。433例在术后3~6个月后恢复了正常生活及工作,25例患者在家休养,已经恢复日常生活但未外出工作,总有效率为94.05%(458/487)。结论 结核性毁损肺在规范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少、肺功能改善明显,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临床治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贺安东  蒋良双 《四川医学》2011,32(11):1804-1805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缺点。方法总结分析38例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电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电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术后不留手术瘢痕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7例纵隔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胸部前外侧切口径路手术切除纵隔畸胎瘤26例,后外侧切口径路手术23例,电视胸腔镜加辅助小切口手术8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5例,胸骨正中切口径路手术5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畸胎瘤,其中62例为成熟畸胎瘤,4例为不成熟畸胎瘤(其中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肺水肿1例,肺不张2例,上肢功能障碍1例。经相应的处理除1例患者上肢功能未恢复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例,6例失访,随访时间1~12年,无肿瘤再发。结论 纵隔畸胎瘤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时应注意切口的选择,术中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rmmmodeticier,cyviras,HIV)的患者与患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患者(以下简称HIV/AIDS)越来越多,而随着抗艾滋病毒治疗的普及,艾滋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合并有外科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而需要胸外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就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I)S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提高对PSH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收治的39例PSH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无1例患者术前得到确诊。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影35例(89.14%),密度均匀30例(76.92%),病灶有钙化13例(33.33%),位于肺周边35例(89.74%)。本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7.69%),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除2例失访,其余均随访1.5—5年,随访率94.87%,均无复发。结论 PSH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术前确诊困难,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PSH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孔法"胸腔镜胸膜剥脱术对Ⅲ期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胸廓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属于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胸外科接受胸腔镜胸膜剥脱术的Ⅲ期结核性脓胸患者49例,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11例, 年龄13~60(27.5±10.4)岁, 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围手术期相关资料, 探究其安全性及可行性, 利用CT自带软件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隆突及剑突层面胸廓周长, 将术前、术后胸廓周长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比分析术后患者胸廓塌陷恢复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手术时间(186±61)min, 术中出血量(366±267)ml, 围手术期8例(16.3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主要为术后肺持续漏气及肺部感染等, 术后随访期间无脓胸复发及结核播散。术前经隆突层面胸廓周长为(655±54)mm, 经剑突层面胸廓周长为(720±69)mm, 术后随访12~36个月, 与术前胸廓周长相比, 术后第1个月, 经隆突层面及剑突层面胸廓周长分别为(658±50)和(724±66)mm,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3、P=0....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994年1月-2007年12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6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一期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9例,行支气管修补术3例;3例行左全肺切除术,1例先行保守治疗,后因裂伤部位狭窄明显而行狭窄部袖式切除支气管端-端吻合术。本组均痊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5例获随访1~13年,3例有轻度狭窄,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15例生活质量均好。结论: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易误诊或漏诊,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损伤一经确诊,尽早施行支气管修复重建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肝硬化病人的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病理性改变,探讨肝硬化病人胆囊结石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240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接受胆囊收缩功能测定、B超判断胆囊病理性改变.所有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 240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中胆囊有病理性改变者72例、胆囊功能减退者156例、胆囊功能减退合并胆囊病理性改变者62例.其中62例胆囊功能减退合并胆囊病理性改变者胆囊结石发生率达35.5%(22/62),与胆囊正常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9.05P<0.01).肝功能A级胆囊结石发病率为25.7%,B级为31.2%,C级为36.4%,三者之间胆囊结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级胆囊动力减退发病率为48.6%,B级为66.7%,C级为85.7%,A级、B级之间胆囊动力减退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5.40P<0.05);A级、C级之间胆囊动力减退发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3.7P<0.01);C级、B级之间胆囊动力减退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级胆囊病理改变发病率为25.7%,B级为22.6%,C级为42.9%,A级、B级与C级之间胆囊病理改变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76 P<0.05、x2=7.99 P<0.01).结论 胆囊病理性改变、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是肝硬化病人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