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5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学生性健康知信行自我分类偏差对相关问题求助意愿的影响,为精准实施青年学生性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3-4月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熊探")测试期间的青年学生使用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性健康知信行的自我分类和系统分类结果差异划分为3组,包括分类一致组、自我分类偏低组(自评比实际性资讯获取更少、性态度更传统、性经历更少)和自我分类偏高组(自评比实际性资讯获取更多、性态度更开放、性经历更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性健康相关问题求助意愿差异。结果 2 009名研究对象的年龄(19.2±1.1)岁,女性占54.7%(1 099/2 009),大专及以上者占98.4%(1 976/2 009)。性健康知信行自我分类一致、偏低和偏高者分别占49.0%(984/2 009)、10.9%(219/2 009)和40.1%(806/2 009)。与分类一致者相比,自我分类偏低青年学生的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接受意愿更低(aOR=0.65,95%CI:0.43~0.99),自我分类偏高青年学生的性相关疾病求助意愿更低(aOR=0.76,95%CI:0.59~0.98)。结论 性健康知信行自我分类偏差会降低青年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求助意愿,尤其自我分类偏低会使青年学生低估HIV感染风险,接受咨询检测意愿下降,引起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加速扩散。在性健康教育中需加强引导,提高青年学生群体自我评估能力、客观感知和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2.
HIV PrEP指未感染HIV者通过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预防措施[1]。MSM是HIV感染、传播和预防的关键人群,按医嘱服用PrEP可降低该人群90%以上的HIV感染风险[2-4]。世界卫生组织在PrEP指引中呼吁全球各地探索个性、简化、适合当地实际条件和需求的PrEP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广州市MSM使用HIV感染风险在线自评系统(自评系统)在不同情况下HIV感染风险的特征。方法 采集广州市MSM 2015-2017年自评系统使用者的评估数据,基于自评系统的HIV感染危险度评估模型,将危险因素赋值为危险分数,以普通人群为参照组(R值为0.9~1.1),由低到高的风险等级分为极低风险(R≤0.5)、低风险(0.5 < R≤0.9)、中度风险(0.9 < R≤1.1)、高度风险(1.1 < R≤2.0)和极高风险(R>2.0)。比较MSM不同情况下的风险等级、可改变危险因素得分的特征差异。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MSM 4 601人,年龄16~64(28.38±7.11)岁,户籍分别为广州市、广东省和外省的各占38.6%(1 776/4 601)、35.4%(1 629/4 601)和26.0%(1 197/4 601),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的占59.6%(2 742/4 601),性取向为男同性恋的占81.3%(3 741/4 601)。风险等级为极低、低、中度、高和极高风险的分别为12.9%(594/4 601)、50.9%(2 342/4 601)、17.0%(783/4 601)、14.8%(682/4 601)和4.3%(200/4 601)。可改变危险因素得分逐年降低(P<0.05)。相比于其他的性角色和性取向者,性角色为“插入方或被插入方均做”、性取向为异性恋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得分均较高(P<0.05)。结论 广州市MSM自评系统使用者的风险等级评分值得关注,性角色为“插入方或被插入方均做”和性取向为异性恋者的风险等级和可改变因素危险得分均最高,需进一步研究其原因和可行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密接)人群管理情况及效果。方法 收集广州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接的一般人口学、与病例关系、暴露史、管理及发病情况等信息,比较不同时期(1月21—30日、1月31日至2月8日、2月9日至3月2日)密接人群特征。结果 研究期间广州市累计追踪2 312名密接,男女性别比为1.15∶1,年龄以20~59岁为主,占73.53%;密接集中隔离率96.63%,密接病例比为8.59,密接转病例比例为5.49%,密接占报告病例比例为35.28%,最后接触至发病中位时间为2 d,发病至确诊中位时间为4 d。从第一到第三时期,集中隔离率(91.88%~97.83%,P<0.01)、密接病例比上升(3.86~41.26,P<0.01),密接转病例比例下降(14.06%~1.13%,P<0.01),管理密接占报告病例比例上升(23.94%~54.00%,P<0.01),发病至确诊时间缩短(4~0 d,P<0.01),与关联病例关系为社交活动(16.24%~42.63%)、接触频率为偶尔或一般(42.57%~90.64%)的密接占比增加(P<0.01)。全时期和第三时期密接中,发病组的最后接触至开始管理时间小于非发病组(P<0.01)。结论 广州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接的追踪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并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控制了疫情向社区蔓延,后续可探索根据风险因素分级的密接精准管理模式,指导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熊探")设计及其测试情况,了解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自我分类理论为指导,采用聚类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熊探"架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预防干预内容。通过青年学生社团招募青年学生体验式参加"熊探"测试,收集和分析重复测试者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变化情况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 研究对象包括重复测试2次者393人和自愿参与满意度调查者750人。"熊探"包括角色自我判定、自我测试、风险评估、评估报告生成与后台管理5个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包括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6项和二级指标55项;评估报告生成模块包括角色诊断类型、艾滋病性健康知信行雷达图和干预处方。393名重复测试者中,对艾滋病是严重传染病、我国青年学生疫情趋势/传播途径、主动寻求HIV检测服务、感染者关怀的知晓率有所提高(P<0.05)。对"熊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接受率为75.7%(568/750)、认可结果判断为86.5%(649/750)、认为问题难易适中为83.1%(623/750)、认为学到知识为93.3%(700/750)、对页面设计满意为84.1%(631/750)。"傻白甜""好奇宝宝"和"老司机"3种角色类型中,"傻白甜"类型认为问卷填写时长较长、问题难度稍大(P<0.05);"好奇宝宝"认为学到更多的知识(P<0.05)。结论 "熊探"将艾滋病相关知信行融入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游戏中,为青年学生提供个性化、具象化的HIV感染风险评估和自我干预,可有效帮助学生直观感知、纠正自身知信行和风险认知误区,获取安全套、检测等干预服务的链接,获得体验者的认可,但"熊探"的大规模应用及其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州市MSM“互联网+艾滋病综合服务体系”对HIV/AIDS关怀效果。方法 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载广州市MSM HIV/AIDS报告及随访数据,分析2008-2014年(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前)的HIV/AIDS随访转介情况和治疗前随访依从性、2017-2018年(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后)的HIV/AIDS治疗转介情况。按照不同服务类型,分为互联网+服务组、艾滋病咨询检测组和医疗服务组。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研究对象每年随访保持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各组30 d治疗转介率的差异。结果 在发现即治疗策略实施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州市一起由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的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获取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疫情的调查和特征进行分析描述。  结果  该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6名确诊病例,其中男、女各3人,中位年龄为24.50岁,均无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史。病例1~4与确诊病例在某餐厅有同时段用餐史,在暴露后4~7 d陆续发病;家庭成员病例5、6则分别在病例1~4发病后2~5 d发病。除病例1、2是由社区集中核酸检测发现,其余4人均是作为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观察中检测发现。6名病例活动轨迹累计涉及24个重点场所,共甄别密切接触者427人,除病例3~6外无续发感染。  结论  结合疫苗接种和非药物类控制措施,重点关注和控制家庭聚集性发病,仍是阻断COVID-19疫情社区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州市互联网型MSM对“互联网+”艾滋病综合预防服务体系(互联网干预工具)的评价及其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为推广互联网干预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在2018年8-9月通过互联网招募MSM,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对互联网干预工具的评价及使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互联网干预服务工具使用者行为特征的关联情况、互联网干预服务核心用户与非核心用户行为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互联网型MSM 777人,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核心用户638人(占82.1%)。MSM对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满意度高,超过80.0%使用者认为互联网干预工具对了解艾滋病知识、养成HIV检测习惯、减少危险行为均有帮助。与未使用者相比,互联网干预工具使用者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的风险高1.50~1.86倍;发生过男男商业性行为的风险高11.60~21.21倍;发生无保护阴道交的风险高13.62~20.67倍。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核心用户与非核心用户相比较,做过HIV检测的比例为96.6%比74.8%(aOR=8.80,95% CI:4.85~15.97),定期做HIV检测的比例为56.4%比22.3%(aOR=4.54,95% CI:2.94~7.02),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6.2%比80.6%(aOR=1.75,95% CI:1.06~2.89)。结论 广州市互联网型MSM对互联网干预工具的接受度较高,满意度较好。互联网干预工具可针对互联网型MSM中存在高危行为者,提高其对HIV风险认知和促进HIV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州市MSM“互联网+HIV自检服务平台”——“岭南准”(岭南准)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完善岭南准的服务措施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4-6月广州市互联网型MSM检测服务倾向调查、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岭南准用户数据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岭南准应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769名,年龄16~77(28.6±6.8)岁;未婚者占88.3%(679/769),广州市户籍占42.2%(325/769),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者占82.1%(631/769)。其中,采用岭南准自检195人(25.4%),预约现场检测574人(74.6%)。岭南准使用者与预约现场检测者相比,进入MSM圈内时间≥10年者的比例较高(32.8%比20.9%,64/195比120/574);男性临时性伴数≥2个的比例较高(42.1%比29.6%,82/195比170/574);发生群交的比例较高(6.2%比2.6%,12/195比15/574);发生男性商业性行为的比例较高(13.8%比3.0%,27/195比17/574)。岭南准用户数据库显示,共有3 000名用户使用5 038人次岭南准自检服务,既往无HIV检测经历的用户占11.4%(343/3 000)。结论 通过互联网提供HIV自检服务是可行的,岭南准的HIV自检适用于MSM。互联网+HIV自检服务可作为现场HIV检测服务的补充,可接触到HIV感染风险更高的MSM亚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青年学生HIV感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个体HIV感染风险和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选择19位专家经过3轮专家咨询,根据指标筛选标准并综合考虑专家建议,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在0.887~0.945之间,协调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79、0.329和0.248(均P<0.001),第3轮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0.2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可靠性高。建立了7个一级指标和5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青年学生HIV感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权重。结论 应用德尔菲法建立青年学生HIV感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开发青年学生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进行个性化的预防干预,但其信度和效度及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