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CV感染者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治疗的应答特点和长期预后.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中心的慢性HCV感染者127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85例,代偿期肝硬化(compensated-liver cirrhosis,CLC)患者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decompensated-liver cirrhosis,DLC)患者10例.DAA治疗12或24周.比较3组患者HCV RNA转阴时间、停药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12,SVR12)率以及停药后2年的转归情况.结果 所有CHC、CLC、DLC患者均完成DAA治疗.CHC、CLC和DLC患者的SVR12率分别为98.82%(84/85)、96.88%(31/32)和100%(10/10);CHC患者HCV RNA转阴时间明显早于CLC和DLC患者(P均<0.05).在2年随访期间,1例CLC患者发生病毒学复发,2例DLC患者分别出现肝功能恶化和肝细胞癌.结论 目前常用的DAA治疗方案对CHC、CLC和DLC的患者均有高效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并且SVR12率在96%~100%之间,有很高治愈率.对于肝硬化患者停药后仍须监测肝癌的发生或个别病例HCV复发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单盲法将2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0例为治疗组,接受UC-MSCs外周静脉回输治疗;6例为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回输,两组均同时行综合内科治疗。测定回输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白蛋白(Alb)、下腹腹水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 UC-MSCs回输后,除个别患者体温有自限性升高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接受UC-MSCs回输48周后,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腹水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末,两组腹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UC-MSCs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安全性好,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腹水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杀伤(CIK)细胞回输治疗是否能恢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方法12例CHB患者应用CIK细胞回输治疗,入组前6个月至CIK细胞治疗随访期间,患者未接受任何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观察24周后患者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比例和功能变化,并对其变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CIK细胞回输治疗24周后,病毒载量下降≥2个log或转阴的患者外周血mDC、pDC功能明显提高。病毒学应答患者(n=6)病毒载量下降水平与外周血DC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结论CHB患者接受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提高外周血mDC和pDC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构成比、活化和更替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17例慢性HIV-1感染病人进行6个月HAART治疗,收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病人外周血,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构成比及CD38、人白细胞抗原(HLA)-DR等活化标志,同时检测调节性T细胞增殖标志Ki-67和凋亡标志Caspase-3。结果 HAART完全应答者外周血中的Treg构成比、CD38和HLA-DR的表达、Ki-67和Caspase-3的表达均较无应答者有显著降低。结论 HAART能够抑制调节性T细胞活化和更替,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AART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HIV感染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HIV感染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就诊的30例慢性HIV感染者,通过静脉输入3×10^7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共治疗3次。在治疗前和第1次治疗之后的第1、2.4、8、12、24、48周检查血常规和生化等指标。结果除少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轻微发热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治疗1年期间随访未发现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异常。结论针对慢性HIV感染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治疗和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自身抗体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解放军三零二医院收治的12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及病理分期分为肝硬化期70例和非肝硬化期5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采用免疫印记法(EUROLINE)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抗体(anti-promyelocytic leukemia,anti-PML)、抗核点型靶抗原蛋白100 000(anti-sp100 antibodies,anti-sp100)、抗核孔复合物210 000跨膜糖蛋白(an-ti-gp210 antibodies,anti-gp210)、抗重组M2融合蛋白抗体(anti-BCOADC-E2 PDC-E2 OGDC-E2 antibodies,anti-BPO)、抗52 000核颗粒蛋白(anti-Ro-52 antibody,anti-52KD)。结果:ANA、AMA、AMA-M2、anti-PML、anti-sp100和anti-52KD阳性率,肝硬化期分别49%、47%、51%、54%、31%和49%,非肝硬化期分别为38%、37%、51%、60%、30%和5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nti-gp210阳性率:肝硬化期27%,非肝硬化期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ti-gp210阳性的PBC患者较anti-gp210阴性的PBC患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偏低,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Mayo评分偏高,发展为肝衰竭概率大。结论:AMA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ANA阳性有助于AMA阴性患者的诊断;anti-gp210出现在PBC病程后期,anti-gp210阳性的PBC患者有更严重的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在长期感染非进展者(LTNP)及典型进展者(TP)之间的差异,探讨HIV感染的免疫基础。方法收集24例HIV-1感染患者(7名LTNP患者,17名TP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的抗凝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标志物CD38并检测其CD4计数等指标;bDNA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结果与正常人相比,LTNP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患者的活化程度明显增高(P<0.01);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水平与CD4计数呈正相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逐渐增高;LTNP患者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没有明显增高可能是其疾病长期不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2例PSC患者临床资料,对既往用药史、手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学及UDCA治疗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22例患者中15例为男性,15例出现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4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2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升高,达(348±184)U/L;19例ALT水平升高至(94.0±67.0)U/L,AST水平升高至(98.0±67.0)U/L;15例总胆红素水平达(99.0±115.0)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达(74.4±92.4)μmol/L.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胆管壁僵直,胆囊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显影不清;磁共振胆管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改变,胆管壁僵硬,胆总管扩张.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的纤维化和炎症及小胆管的增生,典型改变为呈“洋葱皮样”的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服用UDCA治疗组与未服用UDCA组比较,好转者分别为7例和5例,无效者均为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x2值及校正x2值分别为0.333和0.083,P值均>0.05).结论 PSC患者男性居多,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为常见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升高明显,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UDCA治疗对PSC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可能与欠发达国家诊断手段较低有关。目前,该病诊断缺乏特异性,主要采用Myens标准。2010年AASLD指南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提出了新的治疗建议,本文重点讨论其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AIDS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7月-2007年12月住院的河南地区1638例AIDS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8例AIDS患者中,1316例(80.34%)经血液途径感染,其中输血感染774例,有偿献血感染542例;性传播感染203例(12.40%);母婴传播感染45例(2.74%);感染途径不明74例(4.52%)。84.31%的患者存在多系统混合机会性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HIV与HCV、HBV混合感染率高,HIV/HCV混合感染993例(60.62%),HIV/HBV混合感染97例(5.92%)。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临床特征、预后密切相关。多数患者已处于疾病晚期。结论早期诊断H1V感染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是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