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出血治疗价值。方法将118例患肝硬化出血患者随机为急诊胃镜组(A、B、C组)及非急诊胃镜组(D组),A组患者在入院后6 h和内行胃镜检查,B组患者在入院后6~12 h内行胃镜检查,C组患者入院后12~48 h内行胃镜检查,D组患者在入院后48 h后行胃镜检查,四组均酌情进行胃镜下治疗;评价四组患者的再出血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住院期间输血量及总住院费。结果急诊胃镜组与非急诊胃镜组在再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胃镜组间A组与C组在再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住院期间输血量、住院天数及花费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输血量、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C组和D组。结论肝硬化出血尽早给予急诊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时间是影响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杀伤(CIK)细胞回输治疗是否能恢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方法12例CHB患者应用CIK细胞回输治疗,入组前6个月至CIK细胞治疗随访期间,患者未接受任何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观察24周后患者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比例和功能变化,并对其变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CIK细胞回输治疗24周后,病毒载量下降≥2个log或转阴的患者外周血mDC、pDC功能明显提高。病毒学应答患者(n=6)病毒载量下降水平与外周血DC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结论CHB患者接受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提高外周血mDC和pDC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HBV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3例HBV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体外培养前后以及回输体内后检测CD3^+、CD3^+CD4^+、CD3^+CD8^+、CD3^+CD56^+、CD25^+细胞以及mDC和pDC。比较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及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培养结束以及回输体内后,CD3^+细胞、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升高,mDC和pDC在回输后也明显增高。12例患者HBVDNA阴转,4例患者拷贝数下降大于2个log。在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2例出现HBeAb转换。肝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ClK细胞可明显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数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毒副作用低,对患者伤害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2012年登记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卡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38名职业暴露中,护士29例,占76.32%;医生7例占18.42%;保洁员和陪护家属各1例,分别占2.63%。其中锐器伤37例,占97.36%。23例暴露源患者为HBV阳性,10例源患者为HCV阳性,3例暴露源不确定,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各1例。结论必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防范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及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5.
SARS患者SARS冠状病毒RNA的动态检出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ARS患者各种临床标本的带毒状况,分析SARS冠状病毒(SARS-CoV)在患者体内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计针对SARS-CoV区和N区的2套引物,应用巢式RT-PCR对84例SARS患者的血、尿、痰、粪便、咽拭子等494份不同发病时间收集的标本进行病毒定性检测,并将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两套引物均能较好地扩增出部分标本SARS-Co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在所有标本中痰液阳性检出率最高,联合检测多种标本或同时应用两套引物进行PCR扩增可明显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跟踪观察发现,SARS患者发病第2周时PCR阳性检出率最高,第3~4周次之,但各种标本阳性检出率的动态变化不尽相同。结论应用巢式RT-PCR进行SARS早期诊断和检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针对SARS-CoV基因组不同区域设计多对引物,联合检测多种临床标本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研究SARS-CoV的检出变化特点将为SARS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CIK治疗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对淋巴细胞和D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的影响以及其抗病毒疗效.方法: 33例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mDC以及pDC的数量、病毒学标志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CIK治疗后, 12例患者HBVDNA阴转,总有效率达51.5%.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 5例患者出现HBeAb转换.在治疗无效病例仅CD8 T淋巴细胞、NKT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而有效病例则表现出CD3 、 CD4 、 CD8 T淋巴细胞以及NK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有效病例mDC、 pDC的数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结论:CIK细胞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其可诱导体内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1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8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结果 经调查来京湖北籍长居人员病例1为此次聚集病例的传染源,在整个潜伏期内共传染二代病例6人(病例2至病例7)。出现三代疑似病例1例。二代病例中有3例在暴露14 d后发病。指示病例1传染到二代病例6的途径为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指示病例1传染到家庭二代病例的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2种方式。全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症状方面,老年人群病情较重,青年人群症状较轻。除了呼吸道症状,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其他症状也不容忽视。结论 家庭聚集性发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度医院感染监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病原体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度共监测住院患者32 683例,发生医院感染1 139例、1 195例次,感染率3.48%、例次感染率3.66%;感染率最高的科室为ICU内科;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分别占34.73%和33.39%;共培养出病原体4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3株占48.30%、革兰阳性菌182株占41.27%、真菌45株占10.20%,前5位病原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8.82%、14.51%、8.84%、6.12%、5.90%。结论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涉及医疗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从这些环节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保障患者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型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急、慢性乙型肝炎(AHB、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表型和功能特点.方法 采集16例AHB急性发病期(发病后第1周)患者、72例CHB患者和32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检测Treg频率,并分析其表面CD45RO、CD45RA、HLA-DR、CD95和细胞内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D4+ CD25+、CD4+ CD25-、CD4+和CD4-等细胞亚群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FoxP3 mRNA表达量.通过MACS免疫磁珠分选Treg,并应用[3H]掺入法检测Treg抑制抗-CD3抗体和HBV抗原刺激的PBMC增殖能力,并观察Treg对HBV抗原或抗-CD3抗体刺激自体PBMC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 CD4+CD25 high Treg高表达CD45RO、HLA-DR、CD95和细胞内CTLA-4,低表达CD45RA,并且较特异的高表达FoxP3 mRNA.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Treg频率与健康对照(3.50±0.7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CHB组(3.90±1.44)%显著高于AHB组(3.10±0.87)%,P<0.05.Treg本身对于HBV抗原或抗-CD3抗体刺激没有明显的增殖反应和IFNγ分泌,但可抑制自体PBMC增殖和IFNγ分泌,其中对HBV抗原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抑制作用较强.结论 HBV感染者外周血Treg较特异地表达FoxP3分子,能抑制HBV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这对于深入阐明CHB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