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像融合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伴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的心房颤动(房颤)的解剖学、电生理学和治疗学特点。方法1381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在消融前接受磁共振血管造影或多排CT扫描,影像融合技术(CartoMerge^TM software)重建左心房和肺静脉。阵发性房颤者进行了触发灶的电生理标测。基本消融策略是在影像融合系统指导下“三环法”肺静脉隔离:两个环分别围绕两个上肺静脉,另一个环围绕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结果影像融合系统成功重建1381例左心房和肺静脉并发现有12例(0.8%)为左、右下肺静脉共同开口,这种变异可分为两种形态:没有短共干的Ⅰ型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和有短共干的Ⅱ型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多数阵发性房颤在共同开口内有触发灶。“三环法”肺静脉隔离术成功率83%。结论双下肺静脉共同开口可按有无短共干分为两型。共同开口内可能是阵发性房颤的重要病灶。在影像融合技术指导下进行“三环法”肺静脉隔离的消融策略可能是伴该种肺静脉变异的房颤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三维磁导航系统标测和消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结合NiobeII磁导航系统和CARTO-RMT电解剖标测系统,采用4mm-顶端的NaviStar-RMT标测和消融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其中1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左侧房室旁道2例,右侧房室旁道1例,典型心房扑动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1例。磁导航系统遥控操作,10例均完成电生理标测。9例消融成功,失败1例为心房扑动患者,换用NaviStar盐水灌注导管后消融成功。导管操作时间93±33.1min,X线曝光时间12.5±6.5min。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磁导航系统可进行有效和安全的三维标测和消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过去2年来我中心经电生理证实的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颤病例,分析其体表心电图及心腔内电生理特点。结果期间共16例患者(男/女=12例/4例,平均年龄53·4±10·6岁,阵发性/持续性房颤=11例/5例)经电生理证实房颤起源于上腔静脉,占同期接受导管消融病例的2·9%(16/545)。16例患者中,仅2例可以根据体表心电图诊断房颤为上腔静脉起源,此2例在上腔静脉隔离后房颤终止。另外14例体表心电图不典型者,先行左心房消融后,继续右心房标测过程中见上腔静脉驱动,隔离上腔静脉后房颤终止、不被诱发。隔离上腔静脉的平均放电次数6±2次,平均操作时间10±3min。上腔静脉-右心房之间肌束连接平均为3±1束。随访期间仅1例于术后3个月时出现心房扑动样发作。术后除1例出现右侧股静脉穿刺点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上腔静脉可为肺静脉、左心房之外重要的房颤起源部位。对于心电图不典型者,完成左心房消融后如房颤不终止或易被诱发,则应考虑到上腔静脉起源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4 3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1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1天休息时出现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 ,胸闷、无放射痛 ,持续 1小时不缓解 ,伴大汗。在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Ⅱ、Ⅲ、aVF、V2~5导联ST段抬高 0 4~ 0 5mV ,无病理性Q波。诊断为急性前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围、校正颈围筛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准确性.方法 入选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房颤患者50例,测量颈围,计算校正颈围[校正颈围(cm)=实际颈围(cm)+4.0 cm(如果患者有高血压)+3.0 cm(如果患者有习惯性打鼾)+3.0 cm(如果患者夜间睡眠有憋气/窒息)].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行相关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颈围、校正颈围诊断OSA的正确性.以睡眠呼吸监测为金标准确定颈围、校正颈围诊断O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6例(72%)房颤患者有OSA,OSA组颈围显著大于非OSA组[(42.3±3.3)cm与(39.9±2.6)cm,t=2.411,P=0.020],OSA组校正颈围与非O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6±4.4)cm与(45.2±4.5)cm,t=3.168,P=0.003].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629(P均<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颈围、校正颈围对OSA初筛的评价作用,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746,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5).颈围以41.2 cm为界值,诊断OSA的敏感性为74.3%,特异性为71.4%.校正颈围以47.0 cm为界值,诊断OSA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71.4%.结论 颈围、校正颈围与OSA严重程度相关性良好,是房颤患者合并OSA初筛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307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老年组的房颤病史长于中青年组,分别为(8.0±7.5)年和(6.1±5.7)年(P<0.05);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比例高,分别为37.2%和23.9%(P<0.05).术后随访(13.5±6.3)个月,79例(25.7%)患者复发房性心律失常,两组复发率(30.9%和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9.1%)患者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14.9%和6.6%(P<0.05),两组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2%和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消融治疗是老年房颤患者一项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他汀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Fontaine分期l~Ⅲ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96例,予他汀联合贝前列腺素钠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踝肱指数,下肢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血流峰时速度及实验室指标(血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指标).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患肢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肢动脉的直径、峰值流速及逆向平均流速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明显提高(P<0.05).结论 他汀联合贝前列腺素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虽然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在不断地提高,但是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的总病死率仍高居不下。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且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相对突出,甚至为首发症状,而胸背部疼痛相较不典型。故本研究搜集5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RVOT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2011年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RVOT起源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0例,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及术中精确定位,分析室性期前收缩对RVOT结构的影响.结果 射频消融术前RVOT直径为(31.76±3.33)mm,术后6个月为(30.93±2.68)mm(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VOT直径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呈正相关(r=0.484,P<0.05).RVOT间隔部来源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为(157.69±18.33) ms,游离壁来源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为(179.23±16.05)ms(P<0.01),QRS时限与来源部位相关(r=0.566,P<0.01).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与RVOT直径无相关性(r=0.097,P>0.05).结论 RVOT来源室性期前收缩经射频消融治疗后,RVOT直径有减小的趋势,其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呈正相关,与室性期前收缩形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