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蛋白C(PC)活性和D-二聚体(D-dimer)浓度变化水平及二者联合对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感染患者。根据脓毒症sepsis 3.0 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57例)和非脓毒症组(43例),并进一步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性休克组(63例)和一般脓毒症组(94例)。抽取外周血检测PC活性和D-dimer两种生物标志物,评估不同组别PC活性和D-dimer浓度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二者与脓毒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PC活性联合D-dimer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能力。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C活性均显著降低(P<0.001),而D-dimer水平在两组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升高(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活性与D-dimer均为预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的独立实验室指标(P<0.05)。PC活性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将PC活性与D-dimer联合使用评估脓毒症时的AUC为0.791,高于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776与0.666)。PC活性用于评估脓毒性休克时的AUC为0.757,PC活性与D-dimer联合使用评估脓毒性休克时的AUC为0.789,大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AUC(分别为0.757与0.679)。结论:PC活性和D-dimer测定对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且PC活性与D-dimer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对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CHF患者根据NYHA诊断标准分为4组,同时选择13例无CHF和肾功能损伤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结果:各组间年龄、血常规、肝功能及血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逐渐升高,而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未见明显变化,其中NYHA-Ⅳ升高最为明显,较其他各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尿mAlb和β2-MG分别自NYHA-Ⅲ级和Ⅳ级开始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Cys-C自NYHA-Ⅱ级即开始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血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自NYHA-Ⅱ级开始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均可作为CHF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检测指标,其中血清Cys-C能够更早地反映肾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急诊医学科(ED)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特点,为脓毒症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 110例脓毒症住院患者,根据是否经ED诊断住院,将其分为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组(1 274例)和非ED诊断脓毒症住院组(8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2017至2020年每月脓毒症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数波动在3.6‰~19.0‰,主要集中于1至3月份,尤其是2月份达到最高。脓毒症住院患者多集中于年龄≥ 70岁、男性、首次住院、住院中位时间15(9,25)d、住院中位费用4.7(2.5,10.1)万元、城职医保,病死率为25.5%(538/2 110)。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随住院次数增加,病死率逐渐升高;死亡患者多集中于住院时间≤ 7 d和≥ 61 d、年龄≥ 70岁以及住院费用≥ 3~< 6万元;年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是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患者年龄≥ 70岁死亡风险高于18~39岁者,住院次数≥ 3次的死亡风险高于<3次患者,住院时间为14 d内的死亡风险高于其他时间段(P均< 0.05)。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低龄、女性是脓毒症住院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住院次数≥ 3次是危险因素(P均< 0.05)。 结论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是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从社会学特征、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和医疗消费角度提高对脓毒症早期救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影响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和白细胞介素(IL)-10与IL-12分泌的量效-时效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株,在无或有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1、5、10mg/ml)的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培养4、8和24h后收集上清,分别采用Griess和ELISA方法检测NO、IL-10和IL-12p70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能够促进正常细胞IL-10的分泌,同时抑制NO和IL-12p70的分泌(P〈0.05或P〈0.01),这一效应能够持续到24h,随着血必净浓度的增加,效应逐渐增强,其中高浓度抑制NO分泌能力最强,4h和24h较中浓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中浓度促进IL-10分泌和抑制IL-12p70分泌的能力最强,中、高浓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诱导自4h便能够促进NO和IL-12p70的分泌(P〈0.05或P〈0.01),而8h才能明显促进IL-10的分泌(P〈0.01),随着时间延长,效应逐渐增强(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抑制各时间点NO的分泌和促进IL-10的分泌,同时随着血必净浓度的增加,效应逐渐增强,其中高浓度效应最强,中、高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浓度血必净抑制IL-12p70的分泌效应最强,而中、高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影响小鼠巨噬细胞NO的分泌和IL-10与IL-12平衡,并存在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经急诊医学科首诊并住院脓毒性脑病(SAE)患者死亡风险因素。方法:按照SAE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首诊并住院的897例SAE患者为调查对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对患者基本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AE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急诊医学科首诊的SAE构成比无时间规律性。897例经急诊医学科首诊并住院的SAE患者中死亡组238例,病死率为26.5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男性比例、年龄、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8岁、SOFA>7分、MEWS>6分、APACHE-Ⅱ>15分是经急诊医学科首诊并住院的SA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AE在急诊医学科就诊患者中的构成比无时间规律性。68岁以上男性、SOFA评分>7分、MEWS评分>6分、APACHE-Ⅱ评分>15分的经急诊医学科首诊并住院SAE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急诊医学科(emergency department, ED)为出发点,回顾性分析脓毒症在ED患者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为ED开展脓毒症"三早两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ED和住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按照2016年脓毒症国际诊断标准及2020年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糖尿病药物exendin-4(Ex-4)影响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和IL-10/IL-12分泌的量效-时效关系,以及是否经由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产生该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株,在有或者无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下,给予不同浓度的Ex-4(1、10、50)nmol/L)刺激,并在培养4、8和24h收集上清,分别采用Griess和ELISA方法检测上清NO和IL-10/IL-12的分泌水平.此外,分别给予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或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巨噬细胞1且h,再给予低、中浓度Ex-4(1、10 nmol/L)刺激,观察巨噬细胞NO的产生和IL-10/IL-12的分泌是否发生改变.结果:无论是否存在LPS,Ex-4均能显著促进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IL-10,同时抑制IL-12和NO的分泌,并且呈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中浓度Ex-4 已达最大效应(与低浓度比较,P〈0.05;与高浓度比较,P>0.05),该作用能被LY294002和雷帕霉素逆转(P〈0.05或P〈0.01),尤以雷帕霉素最为显著.结论:Ex-4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单核细胞NO的分泌,并影响IL-10/IL-12的平衡,可能是其参与免疫调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Sepsis i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resulting from a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n.The early stage of sepsis is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accompanied by immune dysfu...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稳定性的特点.方法:分选AD患者外周血Treg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征性标志物叉头转录因子(Foxp)-3和表面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及膜相关转化性生长因子(TGF)-β的表达水平,通过ELISA检测特征性细胞因子TGF-β和白细胞介素(IL)-10分泌水平,并进一步通过Transwell培养板培养方法,分析AD患者Tregs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患者细微精神状态语言检查(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1);AD组外周血Tregs数目、特征性标志物Foxp-3及细胞表面标志物CTLA-4和膜相关TGF-β表达水平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特征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分泌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经Transwell培养板培养24h,能够降低AD组Tregs对CD4+ CD25-T细胞增殖功能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能够降低患者外周血Tregs稳定性,其机制主要是降低其以细胞接触途径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