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12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在国家已颁布的一系列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定义临床传输数据的结构与数据元组。方法采用数据建模的方法,将散落在不同卫生信息标准中的数据元、数据元值域代码和外部术语组成有完整临床含义的数据组。结果临床信息传输数据组、数据元与元数据整体架构图;形成18个数据组,131个数据元,其中124个都已在WS363和WS364定义,并增加了7个自定义数据元。结论需要传输的数据是对电子病历核心数据的抓取,电子病历的标准化是临床传输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传输信息也可以二次录入。18个数据组和131个数据元是临床数据传输的核心数据组和数据元,可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专科、专病的数据组和数据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内耳MR水成像的形态与信号特点。方法采用MR水成像技术检查63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双侧内耳,观察耳蜗、前庭及3个半规管的形态;同时测量内耳迷路及同侧桥小脑角区脑脊液的信号强度,用SPSS 17.0软件行配对t检验,比较突发性耳聋患者患耳迷路信号与健耳的差异。结果63例126只内耳迷路成像良好,耳蜗及前庭无阳性表现,但10只(15.87%)患耳的多个半规管显影中断(5个外半规管、4个上半规管及1例后半规管)、边缘毛糙(1个外半规管及1个上半规管),3例(4.76%)健耳的3个半规管(2个外半规管、1个上半规管)显影中断。患耳形态学改变的阳性发生率较健侧高,χ2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患侧内耳迷路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为1.02±0.198,健侧为1.09±0.198,患侧内耳迷路信号减低,配对t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患耳除半规管毛糙和显影中断外,亦见迷路信号强度减低,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患耳迷路淋巴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胡建平  陈慧清 《健康研究》2015,(2):151-152,158
目的研究Nobel(诺贝尔)种植体磁性修复下颌牙列缺失的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下牙列缺失的患者分为全口义齿组(29例)和种植体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患者的咀嚼功能,种植体组患者治疗后1、3、6、12、24、36个月各复诊一次,检查种植体有无脱落。结果 34例患者各植入3~5个种植体不等,所有患者共植入129个种植体,其中2个种植体失败。全口义齿组患者满意度79.31%,种植体组患者满意度94.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组患者杏仁和枣的咀嚼率明显高于全口义齿组(P<0.05)。复查结束后种植体存留率98.43%。结论 Nobel(诺贝尔)种植体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咀嚼率,种植体脱落率较低,对患者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清蛋白(Alb)的性能,探讨尿Alb/肌酐(Cr)比值(ACR)联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损伤评价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Alb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测量范围(AMR)、检测限、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并分析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相关性和偏差。选取220例T2DM住院患者,检测尿Alb、尿Cr、血Cr,计算ACR和e GFR并进行分析。结果尿Alb在11.11~298.76 mg/L范围内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标准。正确度验证显示两种诊断系统尿Alb校准品测定结果符合验证要求;CAP室间质评物(U-A、U-B)、校准验证/线性评价物(LN20-B)结果符合CAP校准验证/线性评价误差界限所规定的标准,相对偏倚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设定质量规范中的适当允许偏倚(<16.4%)。AMR验证显示尿Alb在5.08~347.93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学比对显示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尿Alb结果相关性较好,平均绝对偏差为8.6 mg/L,平均相对偏差为14.52%,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220例T2DM患者按照正常Alb、微量Alb、大量Alb尿分组,分别有10.9%、45.7%、66.7%的患者e GFR<60m L·min-1·1.73 m-2;在e GFR≥90 m L·min-1·1.73 m-2的患者中,15.7%有微量Alb尿,7.1%有大量Alb尿。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Alb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实验室要求,联合应用ACR和e GFR有助于评估T2DM患者肾脏损伤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从管理机制、标准研制制定、应用测评、质量评估、人才队伍、课题研究、国际合作、宣传培训等8个方面对我国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工作进展作了阐述,并对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医疗技术,指导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框架。方法调研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数字化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数字化医疗涉及的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符合本国卫生政策的国家级数字化医疗工程项目,并开展了技术支撑研究。结论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但是缺乏顶层统筹设计,技术支撑滞后,需要建立我国数字化医疗技术体系基本框架,以期对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信息资产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信息资产管理框架。该框架以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中心资源为分析对象,筛选了信息资产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信息资产运营治理目标,明确了信息资产管理职责,从使用、运行、服务等维度研究建立了信息资产价值评估体系,设计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信息资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主要梳理近40年来从卫生信息化到全民健康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了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过程的特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与进展,展望新时代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未来,初步提出今后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加样方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不同加样方式对92例初检抗-HBc阳性的样本进行复检,观察样本在不同检测组中的光密度(OD值)变化。结果第3种方法由于模拟同时对乙肝5项进行加样,加样时间最长,第1种方法时间次之,第2种和第4种方法耗时相差不大,第4种方法略长。4种不同加样方式对92例样本进行检测的OD值与加样时间成反比,第3种方法OD值最低,即阳性率最高。结论样本加入后立即加入酶标抗体(加样时间短)可减少加样时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