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国际标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法量表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MPQ量表评分、NDI量表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SF-MPQ量表评分与治疗后相比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88%,愈显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愈显率为46.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见效较快,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且作用稳定,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伴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尿酸水平变化以及此类患者患冠心病风险评估。方法:对56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HDL-C),甘油三酯、尿酸,纤维蛋白原进行分析,并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冠心病的风险通过UKPDS风险工具(UKPDS Risk Engine)估算。结果:45%的糖尿病患者符合MS的诊断。与非MS患者相比,MS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LDL-C,HDL-C,甘油三酯,尿酸,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更高。结论:当缺乏冠心病病史时,伴MS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平均风险程度比非MS患者要高。高尿酸血症和高纤维蛋白原水平都预示着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老年病科多重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老年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老年多重耐菌肺炎患者40例,对分布年龄、基础疾病、病原体构成、抗生素的使用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多重耐药菌肺炎均为院内感染,其发生与脑血管病、年龄、抗生素应用、手卫生等有关,鲍曼不动杆菌占97.5%、铜绿假单胞菌占100%、大肠埃希菌占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占15%,4类细菌广泛耐药,死亡22例,死亡率为55%。结论:年龄大于70岁,基础病为脑血管病,留置胃管、人工气道、广谱抗生素使用及手卫生知识了解较少,是多重耐药菌肺炎感染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死亡率高,应重视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加强脑血管患者的咽部康复及鼻饲饮食,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耐药监测,积极宣传手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5.
刘茹  王浩宇  许济 《转化医学杂志》2022,11(5):309-313+281
目的 分析体感交互技术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足底压力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15例帕金森患者,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常规组(n=56)与体感交互组(n=59)。常规药物治疗期间,常规组实施传统平衡训练,体感交互组接受体感交互技术训练。比较两组训练4周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动、静态足底压力分布,跌倒发生率。结果 训练后体感交互组BB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训练前后比较,常规组BB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感交互组BBS评分有所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静态、动态足底压力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态站立时双脚压力由低到高排序为:2区<1区<3区<6区<5区<4区<7区<8区;行走时左足:2区<6区<1区<3区<5区<4区<7区<8区,右足:2区<6区<1区<3区<5区<7区<8区<4区。训练后两组站立时双足的3区压力上升,双足压力:2区<1区<6区<5区<3区<4区<7区<8区;行走时左足:2区<6区<1区<5区<3区<4区<7区<8区,右足压力分区未变。训练后两组静态跌倒风险指数评分上升,动态跌倒风险指数评分下降,且体感交互组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1个月随访期间,常规组发生11例跌倒,体感交互组发生2例,体感交互组跌倒发生率3.39%低于常规组19.64%(P<0.05)。结论 体感交互技术训练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情况,有助于更好调整动、静态足底压力分布,降低跌倒风险,减少跌倒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其主要亚型高级浆液性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效果欠佳,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12作为CDKs中的一员,在调节基因转录、RNA剪接和DNA损伤修复等多种细胞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卵巢癌中存在CDK12基因突变,这些都提示了CDK12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作者在阐述CDK12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介绍目前已发现的能够选择性抑制CDK12的试剂,并探讨CDK12抑制剂在多种类型卵巢癌中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B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实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FGF-2组、丹参酮ⅡA组及两者联合诱导组。MTT检测诱导后的活性及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早期心肌转录因子GATA-4、Nkx2.5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蛋白(desmin)、原肌球蛋白(Tm)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蛋白、Tm的表达。 结果 各诱导组较对照组增殖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GATA-4和Nkx2.5基因的表达增强,联合组表达量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诱导组各标记物Cx43、cTnI、结蛋白、Tm的阳性表达率高于FGF-2及丹参酮ⅡA单独诱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联合诱导组结蛋白、Tm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的细胞核居中,细胞质中可见肌丝、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 结论 FGF-2和丹参酮ⅡA均能促进BMSCs增殖,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两者联合诱导的效果较其他组更佳。  相似文献   
8.
王贤琦  李光明  柳华  王浩宇 《西部医学》2011,23(8):1506-1507
目的探讨永久性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较窦性心律者是否下降。方法观察组共纳入既往无脑血管意外事件或痴呆病史的永久性房颤患者27例,年龄〉60(68.4±7.8)岁,对照组为19例窦性心律者,年龄〉60(66.9±8.4)岁。主要考查项目包括临床病史记录、体格检查、生化分析、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认知状况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问卷(MMSE)进行评估。结果房颤组认知功能明显差于正常对照组(25.1±6.8 vs 28.4±5.7,P〈0.05)。结论永久性房颤患者认知功能降低。另外,高龄也是认知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和临床预示因素。方法对473例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相关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27例患者(5.7%)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的心功能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DVT的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Ⅱ级DVT发生率3.4%,Ⅲ级心功者DVT发生率4.6%,Ⅳ级心功者发生率为14.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凝治疗(OR 3.35,95%CI:1.12-6.84)、NYHAⅣ级心功能(OR 4.43,95%CI:1.80-8.27)和下腔静脉塌陷性缺乏(OR 3.81,95%CI:0.96-5.40)可能是DVT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HF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是增高的,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抗凝治疗不充分及下腔静脉塌陷性不足可能是DVT发生风险独立的预示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催产素(OT)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MSCs,应用OT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的表达;以半定量RT-PCR方法在诱导后7、21和28 d检测细胞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特异性肌凝蛋白重链α-MHC的表达。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较快,主要为纺锤形和成纤维细胞状。诱导后1周,细胞以梭形、柱状为主,部分细胞有分支,核卵圆形、居中,类似心肌细胞形态,排列方向渐趋一致。诱导后4周,细胞形态变长、增大,多呈杆状,紧密平行排列生长。分化后细胞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T均呈现阳性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质内结蛋白的表达呈红色,肌钙蛋白T的表达呈绿色,当两者同时被观察时可见其共表达的部位变成黄色。RT-PCR结果显示,GATA-4于诱导后7 d弱表达,21 d表达增强,28 d表达减弱。α-MHC在诱导后7 d不表达,21 d弱表达,28 d表达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OT诱导下可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