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在热损伤介导的早期神经损伤中的极化状态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通过建立Beagle犬热射病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Beagle犬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9只,根据热损伤后不同时间点(1、6、24 h)分为B、C、D组各3只,B~D组置于动物体温维持仪的电热毯上,温度设置为40℃±0.5℃,每5 min监测1次直肠温度直至达到40℃。建模成功后转移到26℃±0.5℃温度和60%±0.5%湿度的环境。4组18只Beagle犬均取下丘脑进行Western blot检测,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45、iNOS及Arginase、CD206分别在4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免疫组织荧光共定位观察CD45、Arginase表达。 结果A组检测出少许CD45及iNOS蛋白,B、C组两种蛋白标志物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D组较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测出少许Arginase及CD206蛋白,B、C、D组两种蛋白标志物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荧光共定位CD45、Arginase,分别在热损伤后6 h和24 h荧光光密度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热射病后Beagle犬脑组织可见小胶质细胞极化活跃,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期1~6 h小胶质细胞活化主要以M1型为主,6 h后则转化为M2为主,热射病后24 h M2型占优势。M1/M2极化趋势与热射病早期脑损伤的相互关系可能成为热射病中枢神经损伤关键。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主开发的动脉血气分析软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进行临床分析和研究[1~3],发现对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估计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分析22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动脉血气改变,应用软件探讨动脉血气图分区及酸碱失衡类型与预后的关系。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7月住院的有完整血气分析资料的AP患者22例(男13,女9);年龄20~78岁,平均52.2±25.6岁。均符合AP的诊断标准[4],其中轻症(急性水肿型)8例,重症(急性坏死型)14例。起病至入院时间2~24h。入院后根据病情分别采取内科…  相似文献   
4.
肠内营养是危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首选方式,保证营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临床超声通过定性定量评估胃残余量,用于指导优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能够增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喂养耐受性,改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本研究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干预、胃残余量阈值及监测方法、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旨在为提高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非心源性肺水肿引发的急性弥漫性肺部炎症,其病理生理特征为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和通气/血流比值失常,临床特征是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1-2]等。ARDS的临床定义于1994年由美国-欧洲共识会议首次提出,于2012年被"柏林定义"[3]取代,"柏林定义"强调肺泡损伤为ARDS急性期的病理标志[4]。ARDS因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7.
朱保锋  陈建荣 《海南医学》2012,23(14):134-136
目的 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农药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农药中毒患者87例,按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特征、转归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其流行学特点,探讨防治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 87例农药中毒患者中男性45例,多为中老年人(40~79岁32例,占71.1%),女性42例,多为中青年人(18~59岁31例,占73.8%);以二、三季度发生病例数最多(共57例,占65.5%);在入院所有中毒病例中农药中毒占有较大比例(56.4%),以有机磷类农药中毒为主(60例,占68.9%),非生产性(包括自服和误服)是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73例,占83.9%);死亡7例(占8.0%),主要农药为有机磷类、白草枯、杀鼠剂及混配农药.结论 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在广大群众中普及推广防毒知识,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同时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对各种农药中毒综合抢救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及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急诊科疫情分级诊疗策略和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分级分诊进行相关探讨。结果:(1)发热、乏力和咳嗽是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共同症状,COVID-19在早期症状可不典型;(2)动态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C反应蛋白(CRP)/平均血小板体积、CRP和血沉,N/L比值是重症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3)关注胸膜下磨玻璃影的影像学征象,警惕早期肺肿瘤可能;(4)COVID-19核酸检测可与影像学结果不一致,做好实验室质控;(5)急诊预检分诊不应过分关注发热症状,有效的分级分层防控管理,尽快减少人员聚集。结论:急诊科的疫情防护不容懈怠,早期识别非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降低漏诊及误诊病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