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局部未控难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门静脉癌栓2例),转移性肝癌13例,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活度为0.6~0.8 m Ci,外周匹配剂量(MPD)100~140 Gy。粒子植入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采用经皮肝穿刺,利用单针或多针技术,平行于肿瘤/癌栓长轴方向,间隔0.5~1 cm逐一植入。采用m RECIST评估近期疗效。KaplanMeier法分析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 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 OS)。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100%。肿瘤直径1.5~12.0 cm(平均4.0 cm),共植入125I粒子1 748枚(平均每例植入44枚)。近期有效率37.5%(CR 8例,PR 7例),SD 37.5%(15例),疾病控制率(DCR)75%。m TTP 7.0个月(95%CI:4.524~9.476个月),m OS10个月(95%CI:6.901~13.099个月),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5%),粒子肝内游走2例(5%),肝区疼痛不适1例(2.5%),均无需特殊处理;1例(2.5%)术后3 h出现寒战高热,给予对症解热处理。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补救治疗难治性肝癌不仅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磷酸三钙陶瓷和钙离子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的主要成分与骨基质中的无机成分相似,可作为填充材料为新骨形成提供支架,发挥骨传导作用.但单纯使用磷酸三钙不具有骨诱导能力,因此提高人工骨的骨诱导能力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鼠成骨细胞在体外与磷酸三钙陶瓷和钙离子混合培养时的生长情况,研究磷酸三钙和钙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研究对象为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干预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通过扫描电镜对生长于磷酸三钙陶瓷材料上的成骨细胞进行观察,利用[3H]-TdR掺入法检测磷酸三钙对成骨细胞的影响.用体外不同浓度的钙离子(2.5~10 mmol/L)作用于成骨细胞,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分析测定钙离子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成骨细胞不仅很好地贴附于陶瓷表面,而且细胞的增殖活性未受到抑制.钙离子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无负效影响.结论TCP陶瓷人工骨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成骨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股骨扩髓髓内钉(RIN)和锁定接骨板(LCP)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RIN内固定(25例)和LCP内固定(25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8周骨痂面积、功能评价情况。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RIN组11~28个月、LCP组10~32个月。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Flynn功能评价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IN组手术时间较LCP组长、切口长度较LCP组短、术后第8周骨痂面积比LCP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N与LCP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RIN组术后骨痂形成较多,骨折愈合情况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A)、幼年特发性全身性关节炎(sJIA)、Castleman病等多种炎性疾病发生、进展过程中均有IL-6的过量表达,且发挥关键作用。Tolicizumab是第一个人源性的IL-6R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结合IL-6R而阻断IL-6生物学活性,发挥抑制上述疾病炎症反应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证实。Tocilizumab不仅能明显缓解RA的临床症状,而且能防止关节继续被破坏。此外,Tocilizumab在治疗全身性和关节型sJIA、Castleman病等疾病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探查软骨缺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法在7具新鲜离体的膝关节股骨髁关节面上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软骨病变分级标准制作2~4级软骨缺损180个,直径分别为5、8、10mm,采用高频线阵探头进行扫查。 结果180个各种类型及大小的软骨缺损经超声扫查均可显示。ICRS2级软骨缺损声像图表现为部分厚度的关节面软骨无回声带缺失,基底残留软骨的厚度大于软骨厚度的1/2,ICRS3级软骨缺损为无回声带关节面软骨全层缺失或者大部分厚度缺失,软骨下骨板完整,ICRS4级软骨缺损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带关节面软骨全层缺如,软骨下骨板强回声光带连续性中断、缺损。 结论高频线阵探头扫查能准确、可靠地显示ICRS2~4级关节面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38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气分析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等变化.结果 治疗72 h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6.2±3.5)分]、TNF-α[(58.5±12.3)ng/L]、IL-6[(93.6±26.7)n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氧合指数提高,且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5例患者死亡.结论 CVVH能降低SAP患者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肺损伤,改善SAP患者肺氧合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桂先革  曾晖  陶可 《中国骨伤》2019,32(11):1026-1033
目的 :通过构建和比较经Wnt5a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分别与骨髓干细胞(MSCs)2D单层贴壁与骨髓液跨小室共培养模型,旨在探索Wnt5a信号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对MSCs成软骨分化产生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集6例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者的巨噬细胞、MSCs和骨髓液,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8~71岁。膝关节囊滑膜组织常规消化取得单细胞,经反复贴壁并行Ficoll液密度梯度离心和抗CD14抗体流式细胞术测定巨噬细胞纯度。将上述经鉴定的巨噬细胞置于IFN-γ联合TNF-α刺激48 h后,再使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lacZ或Wnt5a转染24 h,分别与MSCs 2D单层贴壁或骨髓液构建跨小室共培养模型,采用HE染色、软骨特殊染色、X-gal染色、抗Wnt5a、抗Ⅱ和X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对细胞形态与增殖能力、病毒转染效率和成软骨分化能力等进行检测。结果:抗CD68免疫组化显示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巨噬细胞明显增多。抗CD14流式细胞术证实经分离的滑膜巨噬细胞纯度为90.31%,IFN-γ联合TNF-α刺激后发现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素蛋白-1(MCP-1)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巨噬细胞被激活;rAAV-lacZ转染3 d后,X-gal染色发现其能有效转染巨噬细胞,效率高达97.50%,且至少持续21 d;rAAV-Wnt5a转染巨噬细胞后通过刺激其Wnt5a的表达,而增加两种模型中的Wnt5a表达,抑制MCP-1的分泌,两种模型中Wnt5a组MCP-1表达量分别为14.76和61.51 pg/ml;此外,rAAV-Wnt5a转染后能促进细胞增殖及成软骨分化、软骨基质合成。结论:在巨噬细胞与MSCs 2D单层贴壁或骨髓液跨小室共培养条件下,r AAV介导的Wnt5a过表达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而促进软骨稳态的维持以及MSCs成软骨分化,巨噬细胞可能通过Wnt5a信号影响软骨稳态与MSCs成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9.
韩威  刘新林  曾晖 《武警医学》2006,17(4):290-29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8岁,主因突发胸前区疼痛4 h收入本院心内科.患者于入院前4 h,突发胸前区疼痛,位于剑突上,疼痛剧烈且持续,呈撕裂样,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无肩背部放射,服用“硝酸甘油”疼痛未能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中安全有效的肝素钠抗凝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肝衰竭行血浆置换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分为肝素钠全量组(A组),仅采用首次剂量肝素钠组(B组),以及不采用首次剂量、采用术中持续匀速泵入肝素钠组(C组)。比较3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肌酐、尿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D-二聚体、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以及血滤器及管道凝血情况。结果 3组患者WBC、PLT、肌酐、尿素、AST、ALT、TBIL、Alb、PA、D-二聚体、CO2CP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的Hb、PT、APTT及FBG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血滤器凝血发生情况为:A组1级1例,发生率为2.5%;B组1级1例,2级1例,发生率为5.0%;C组2级2例,发生率为5.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管道凝血。结论 血浆置换中不采用首次剂量、持续匀速泵入小剂量肝素钠、治疗结束前30 min停止使用的抗凝方案,对肝衰竭患者凝血情况的发生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最小,且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