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目的对比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前后患者X线片变化,探讨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机制。方法选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5例采用0.56mm×0.64mm的直丝弓托槽系统治疗。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由于下后牙的远中直立,L6/MP,L7/MP平均增加了7.2°和7.6°,OP-FH平均减少4.23°,OP-MP平均增加5.64°。结论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主要通过下后牙的远中竖直,以及平面的改变来完成,而矫治前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4.
两种支抗配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J钩和种植体支抗配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病例的矫治效果,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方法 30例需最大支抗的双颌前突病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分别配合J钩(15例,A组)和种植体支抗(15例,B组)控制磨牙,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虽然矫治前A组和B组U6C-PP分别为(12.4±0.2)mm和(12.5±0.1)mm,治疗后两组U6C-PP分别为(12.6±0.1)mm和(12.8±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矫治结果临床差异不显著;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J钩和种植体支抗配合MBT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病例,均能控制支抗磨牙,且在支抗控制上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陈文静 《口腔医学》1998,18(4):197-198
为使正颌外科术中、术后建顺利、稳定、排除干扰,必需进行术前正畸.本文通过对10例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正畸的分析讨论,提出术前正畸的必要性、矫治目的及注意事项,可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破骨细胞在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中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慧  穆锦全  徐芸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08,28(3):148-150
目的初步研究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中破骨细胞和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变化和规律,探讨破骨细胞在正畸导致的炎性牙根吸收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模型,免疫组化检测OPG的表达,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第1天,OPG表达量下降,第3天以后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实验第1天起,TRAP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实验第7、10、14天,TRAP染色阳性数量已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结论施力终止后,大鼠牙根即停止吸收,并于1~3d后开始牙根修复,OPG的量与此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规格分牙簧的应力 ,找出形状结构因素对分牙簧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材料和方法 :研究用分牙簧由直径中 0 .4mm的澳丝弯制而成 ,分牙簧按龈臂的长短可分为七个型号。假设澳丝为各向同性、均质连续的线弹性材料。弓丝材料的力学参数 :弹性模量为 177Gpa、泊松比为 0 .3。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分牙簧的应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分牙簧进行单元划分 ,并输入材料性能参数。然后按力作用点的位移从小到大进行逐步加载 ,计算不同型号分牙簧在不同应变量时产生的应力。结果 :分牙簧的应力大小与力臂长短有关 ,力臂短产生的力就大 ,分牙簧的应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大 ,其变化可用公式F =A +BX表示。分牙簧应力变化回归方程不同型号分牙簧应力随位移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对于不同型号的分牙簧 ,应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大 ,不论力点在龈臂中点还是在龈臂端点 ,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位移相同时 ,龈臂中点产生的力比端点产生的力大。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可得线性回归方程为F =A +BX ,结论 :研究了分牙簧应力随分牙簧尺寸、力作用点位移变化的规律 ,在临床上可以按照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分牙簧以调节其作用力值。本研究表明 ,分牙簧的力臂越短 ,产生的力值越大 ,无论作用点在龈臂端点或中点 ,均显示  相似文献   
8.
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气道改变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的影响.方法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后缩患者36例,正常生长发育期儿童3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X线头影测量研究及统计学t检验处理.结果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和正常组相比口咽腔气道段(U-MPW,PAS)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舌骨位置明显偏低偏后(P<0.0001).结论生长发育期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口咽腔气道段结构性狭窄,舌骨后下移位,为儿童期预防和治疗上气道结构性狭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文静 《口腔正畸学》2004,11(4):151-153
目的 研究牙周支持骨高度对垂直向he力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不同高度牙槽骨的受力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 随着牙周支持骨高度的丧失,牙槽嵴顶和唇侧根尖牙周膜应力逐渐增大。结论 对牙周支持骨高度降低的牙齿行正畸治疗时,其力值应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0.
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对经过严格筛选的15名健康受试者拍摄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下颌姿势位时的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片,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关节间隙进行面积测量及线性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明保持器戴入后髁突向前下方移位,对logE(P/A)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结论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髁突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髁突从基本中性位前移到前移位。但戴用不同时间后的改变情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