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公众急救意识不强、急救知识普及率低、急救技能培训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建立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新体系。新体系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专业培训人员带模型进社区、机关、学校等场所普及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本院对外免费开放急救科普教育基地和技能培训中心,将受训人员引进来培训,并利用新闻媒体、自媒体、微信、网络平台等多途径向公众宣传推广急救知识。认为通过对社区公众实施多途径、多元化的培训和宣传,公众的主动参与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公众对接受心肺复苏培训的意愿以及现状分析。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表格,采用关注公众号并微信填写方式,对参与志愿者、教师以及工厂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库后台提取结果后分析,采用SPSS进行统计。结果:总计784名人员参与问卷调查,其中男性433人(55.2%),女性351人(44.8%)。CPR知识问卷平均(3.15±2.74)分,90%的对象无法正确对答胸外按压频率、深度等重要问题。对家人的施救意愿高于对陌生人的施救意愿。结论:公众参与CPR培训意愿较强。但普遍缺乏专业培训。同时,有必要在学校、工作单位普及单纯徒手胸外按压为主的急救技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以及院外实施心肺复苏意愿,为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理实习生心肺复苏调查问卷”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行为操作考核评分表”对某三甲医院176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与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意愿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实习生总体对CPR基础知识掌握较好,CPR技能掌握有待提高,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对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实习生对陌生人和亲近人实施CPR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同一对象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CPR技能有待提高,学校和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实习生CPR培训与复训,找出现场施救的障碍因素,提高护理实习生院外实施CPR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社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562名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进行调查,然后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并对其中120人培训前后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评估。结果:培训后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及格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对社区公众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及提高应急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和对工友等陌生人实施CPR技术的意愿,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800名员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仅有8.5%接受过CPR培训或熟悉CPR技术,其中只有3.5%知道2010年版CPR国际新指南的改变;96.5%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73.5%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而选择进行现场急救的仅占16.4%;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91.8%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结论]企业员工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多不具备CPR急救技能,对陌生人现场施救的意愿较低,但大多愿意参加CPR培训,因此应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员工现场实施CPR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和对工友等陌生人实施CPR技术的意愿,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800名员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仅有8.5%接受过CPR培训或熟悉CPR技术,其中只有3.5%知道2010年版CPR国际新指南的改变;96.5%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73.5%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而选择进行现场急救的仅占16.4%;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91.8%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结论]企业员工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多不具备CPR急救技能,对陌生人现场施救的意愿较低,但大多愿意参加CPR培训,因此应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员工现场实施CPR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对参与冬奥会医疗保障人员进行院前创伤急救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方法 对参与冬奥会3个赛事场馆保障团队共221名医务人员先后进行为期3天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创伤患者的评估与管理;创伤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脊柱运动限制及整体翻转;气道管理;心肺复苏等,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 通过规...  相似文献   

9.
目前,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及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原因[1].研究表明:发生CA的患者如果在发病最初的3~5 min内接受有效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存活率可达49%~75%[2-5],CPR每延迟1 min实施,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就下降7%~10%[6].然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7],80%的CA事件发生于院外,其中67%有目击者,但通常为非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公众急救意识、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与倾向;据此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580名广州公众进行CPR急救知识等方面的现场面访调查.结果: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多达400人(69.0%)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120),而选择并上前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的仅有86人(14.8%);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421人(73.6%)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如被调查者接受过CPR培训,有高达336人(57.9%)愿意对需要的人进行CPR.仅有4.8%的被调查者熟悉CPR技术.52.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绝大多数人都只愿意在短期假日(48.9%)或周末(45.5%)接受培训;多数希望通过公司或学校组织(279人次)及红十字会组织(201人次)培训CPR;培训方式倾向于现场演示(382人次)和培训人员实际指导(297人次).结论:公众具有较好的急救意愿,但多不具备CPR技能,不过愿意参加CPR培训,社会应有针对性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公众CPR技能.  相似文献   

11.
陈思萍  何小俊 《护理学报》2021,28(15):25-29
目的 提高心肺复苏培训后技能保留率。方法 综述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后技能保留现状,以及为提升技能保留率所采取的策略。结果 目前,国内外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后提高技能保留率的6大策略是:在中小学生开展生命课堂教育;简化培训方案;重视复训;营造培训文化环境;关注反馈;重视测试效应。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为开发更加有效的心肺复苏再培训项目,应注重3大研究方向:由各级政府组织牵头,建立健全规范培训体系,政策引导形成心肺复苏社会共识;落实科学培训方案,强化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开发更加有效的再培训项目,例如基于网络的自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公众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培训的效果,探讨不同公众进行CPR培训的课程设计方法。[方法]由具有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6名导师对随机分成3组的非卫生专业背景的公众614人进行8课时的培训,各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课程,培训前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不同学历、不同年龄CPR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培训能有效提高不同公众心肺复苏技能(P<0.01),培训后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对CPR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低学历、中老年公众,不同的课程设计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向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具有现实可行性,低学历、中老年公众应采用技能操作为主的培训方式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内外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培训对象、培训方法、最佳培训时间的选定,为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述国内外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培训对象、培训方法、最佳培训时间的选定,为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会公众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新思路、新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采用挪度公司带考核系统高级复苏安妮(成套1拖16具模拟人),对参加CPR技能培训的3628名学员培训前后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后系统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98.62%vs 23.26%,P<0.001)。结论:考核系统在公众CPR技能培训中能发挥出色作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为医院医护工作的重点,其结果因病史、骤停类型和潜在性疾病的不同而异,医院存活的出院患者中仅10%有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是一种损伤过程,能复苏的人和能使病人复苏的医生都很少,在其病历中常记录“不复苏”。但在心跳骤停时医护人员对病人能否复苏心中无数,因而一开始行复苏术,而后又停止。为确定护士了解复苏状态和证实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据文献报道,临床上合并3个脏器衰竭患者死亡率高达79%~85%,累积4个以上脏器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可达100%。因此在临床抢救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心肺脑复苏的护理期间,除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气管插管,维持其呼吸功能外,一旦心电监测确定患者处于心室颤动状态,应立即进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等病情稍脱离危险期后仍应持续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动态变化。现将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本院非医护工作人员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能操作水平现状及其学习意愿,为其开展专业CPR操作培训提供客观依据,扩大院内公共场所心脏骤停“第一急救反应人”施救数量.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机关管理人员、药房人员、检验人员、财务人员、安保人员、后勤人员(运送、保洁、营养科人员等)共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无CPR培训史、对CPR掌握程度、对心脏猝死患者的判断和急救措施反应能力、公共场所遇见此类突发事件的主观急救意识、学习CPR的意愿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位本院非医护工作人员中有76%无CPR培训史,72.7%不知晓哪些机构可以教CPR,67.3%不会评价一个患者是否心脏骤停,87.4%对CPR没有掌握,76.7%如遇见院内公共场所猝死患者均拨打医护人员电话并等待,愿意学习CPR的占94%.结论 医院非医护工作人员对CPR掌握严重不足,公共救助能力低,但学习意愿强烈.作为医疗机构先帮助院内非医护人员掌握CPR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救复苏是指对由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肺做功停止的患者进行人为的维持其呼吸、循环功能的方法。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维持脑循环使患者不遗留神经学的后遗症。一般情况下,循环停止后3~5s患者出现意识消失,1 0~1 5s发生抽搐,30~6 0 s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心肺功能停止3~5s即给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即使心跳恢复,大脑功能也不再恢复。只有保证至少2 0 %的正常脑血流量,才能维持脑细胞的生存。护士常常是最初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因此,护士能够迅速且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是非常必要的。急救时是多名医护工作者共同携手采取行动,此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