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建立综合、有效的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模型,在术前预测支架再狭窄的可能,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328例(共381条患肢)作为建模队列。以超声作为评价手段,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其权重赋值,建立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并根据其最佳界值将评分模型分为支架再狭窄低危组和高危组。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项危险因素被纳入评分系统并建立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模型,钙化斑块、腘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40 cm/s、膝下流出道评分≥4分、踝臂指数<0.5、女性均赋值1分,患者合并脑梗死、慢性肾病、病变总长度15.0~24.9 cm均赋值2分,病变总长度≥25.0 cm赋值3分,模型最高计12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经ROC曲线验证,提示该评分体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75,95%CI=0.727~0.824,P<0.001]和拟合优度(χ2=4.921,P=0.766),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09。将评分模型进一步分为再狭窄低危组(0~5分)和再狭窄高危组(6~12分),其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74.6%,准确性为72.7%。结论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可在术前较准确地预测再狭窄的发生,为精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Mori分型颅内段椎动脉重度狭窄(SIVAS)的颅内、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特点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因症状性单侧SIVAS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22例(122支),通过CT血管成像或DSA影像,按照Mori分型的标准分为Mori A、B、C型,分别检测椎动脉狭窄段的CDFI血流特征、狭窄段与狭窄近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F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2例(122支)患者,Mori A型46例(46支),Mori B型55例(55支),Mori C型21例(21支)。不同Mori分型间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侧别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以及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 Mori C型组平均病变长度[(16. 0±6. 3) mm]明显高于Mori B型[(7. 0±1. 6) mm]和Mori A型[(3. 4±0. 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 297,P 0. 01)。Mori A型和B型颅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表现为狭窄段局限性血流充盈不全,血流束变细,呈"五彩相间"血流信号;Mori C型中12支(57. 1%)椎动脉显示间断性血流成像或血流中断征。Mori C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处及颅外段的PSV、EDV、MFV均明显低于A型和B型[颅内段:分别为34(8,198) cm/s比231(206,296)、234(205,294) cm/s,13(0,88) cm/s比107 (85,143)、115 (91,152) cm/s,19 (3,128) cm/s比142(127,193)、155(129,196) cm/s;颅外段:分别为38(34,45) cm/s比50(41,58)、47(41,56) cm/s,8(7,13) cm/s比18(14,20)、17(12,24) cm/s,19(16,23) cm/s比28(23,33)、26(22,35) cm/s],PI值、RI值明显高于A型和B型[分别为0. 98 (0. 78,1. 26)比0. 87 (0. 74,1. 02)、0. 78 (0. 71,0. 90),0. 75(0. 68,0. 82)比0. 64 (0. 61,0. 69)、0. 64 (0. 59,0. 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7),而Mori A型与B型间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17),Mori C型病变中74. 1%(15支)未达到重度狭窄的血流速度标准。结论 SIVAS的Mori C型病变的局部彩色多普勒显像特点、颅内及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与Mori A型和B型病变存在差异,可表现为颅外段低速高阻和颅内段血流信号不连续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患者,均实现血管再通。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串联性病变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荐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超声技术对尸检所获取的离体颈总动脉进行检测,并选择粒子诱导的X射线(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对颈总动脉标本横断面进行扫查,以获取人类颈总动脉动脉壁的钙分布状态。初步探讨PIXE颈总动脉钙分布图与超声成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术中、术后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27例CEA患者术前术后病变局部管径、流速及同侧大脑中动脉(MCA)术前、术中、术后流速、搏动指数(PI)和交通支开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EA术后,颈动脉管径、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患侧的MCA流速及PI升高(P<0.001).侧支循环关闭.术中患侧MCA流速下降幅度<40%与前交通开放相关(P=0.01 5).结论CEA后颅外和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CDFI与TCD结合,可评价CEA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颅内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CEA手术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并可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闭塞(ICAO)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对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临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对颈部及颅内动脉诊断的ICAO住院患者363例,根据头部MRI或CT结果确诊患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255例,无脑梗死108例。通过TCCS和(或)TCD检测记录患侧PSVMCA,并根据颅内侧支循环的开放类型为前交通动脉开放(Aco A组)、后交通动脉开放(Pco A组)、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E-I组)及无交通支开放(None组)。对新发脑梗死患者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行神经功能评估,比较ICAO新发脑梗死患者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类型患侧PSVMCA及NIHSS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1)新发脑梗死组Aco A开放比例低于无脑梗死组[54.1%(138/255)比70.4%(76/108),P=0.004];PSVMCA低于无脑梗死组[(54±16)cm/s比(61±12)cm/s,P0.01]。(2)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组间PSVMC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03,P0.01),PSVMCA由高到低依次为ACo A组、PCo A组、E-I组、None组。(3)255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不同侧支循环类型PSVMCA(F=88.09,P0.01)及NIHSS评分(Z=121.63,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o A开放组PSVMCA最高、NIHSS评分最低,与其他3组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PSVMCA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70,P0.0 1)。结论 ICAO新发脑梗死患者ACo A侧支开放直接影响ICAO患者患侧PSVMCA及临床神经功能,PSVMCA越高则NIHS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也越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颈部动脉夹层(CAD)进行诊断及随访检测,分析比较颈内动脉夹层(ICAD)与椎动脉夹层(VAD)狭窄程度、管腔再通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CDFI诊断并经高分辨率MRI和(或) CT血管成像证实的壁内血肿型CAD患者136例(160支夹层血管),并分为ICAD组(66例,75支)与VAD组(70例,85支),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脑缺血症状及CDFI表现等;发病后3、6、12个月随访,对CAD患者进行CDFI复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管腔再通率的差异。结果 ICAD组与VAD组患者平均年龄及高血压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病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ICAD组狭窄程度≥70%或闭塞血管较VAD组明显增多[分别为88. 0%(66/75)、48. 2%(41/85)]。136例患者中,随访结束时,共随访复查105例126支病变血管,其中ICAD 58支,VAD 68支。发病后3、6个月随访时,VAD组病变血管管腔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ICAD组[分别为46. 6%(27/58)比21. 7%(10/46),58. 7%(37/63)比37. 3%(1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 891、5. 201,P值分别为0. 009、0. 023);发病后12个月随访时,VAD组与ICAD组病变血管完全再通率[60. 3%(41/68)比53. 4%(31/58)]及不全再通血管中管腔残余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 599、0. 297,均P 0. 05)。结论 ICAD与VAD在管腔狭窄程度及不同随访时间的管腔再通率等方面具有差异性,CDFI对CAD具有良好的检测及随访复查价值。  相似文献   
8.
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CVT)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TCD对经MRI以及DSA或MRV证实的35例CVT患者脑基底静脉(BVR)及其属支大脑中深静脉(DMCV)血流速度进行诊断性探测,并对其中13例经过溶栓治疗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BVR和DMCV流速分别为(64.1±21.9) cm/s和(70.1±27.4) cm/s,较正常值明显增高(P<0.01),但不受颅内压增高的影响(r=0.02,P>0.05).经溶栓治疗后的两静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 TCD所显示的CVT患者BVR或DMCV血流速度的异常增高具有诊断意义,可为CVT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无创而又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凸阵探头对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高频线阵探头 (HFL P)与低频凸阵探头 (L FC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检测结果 ,提出 L FCP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 3 1例经 DSA证实的单侧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比较 HFL P和 L FCP检测颈动脉分叉以上颈内动脉(ICA)的显像长度、狭窄段及狭窄远段的最高峰值流速 (PSV)的差异 ,分析狭窄远段流速与狭窄段流速和 ICA检测长度的相关性 ,以及血管狭窄检出符合率。结果 :对 ICA颅外段检测的长度 ,L FCP较 HFL P明显增加 ,分别为 (5.97± 0 .60 ) cm和 (2 .55± 0 .45) cm (P<0 .0 0 1,95%CI 3 .654~ 3 .198)。 L FCP测得的狭窄段 PSV平均高于 HFL P为 (2 67.1± 112 .6) cm/ s (P<0 .0 0 1) ,狭窄远段 PSV与狭窄段 PSV和 ICA检测长度呈负相关关系 (r=-0 .964,r=-0 .954)。两种探头对颈动脉狭窄检测与 DSA的符合率分别为 80 .7% (2 5/ 3 1,HFL P)和 96.8% (3 0 / 3 1,L FCP)。结论 :L FCP可以增加 ICA的显像长度 ,利于 ICA中远段血管病变及血液动力学的观察 ,提高超声技术对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随访颈部动脉夹层(CAD)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从多个层面分析CAD管腔不全再通的影响因素。 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壁内血肿型CAD的患者105例(126支病变血管)。所有患者于发病后第3、6、12个月行CDFI随访检查,依据CDF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完全再通与不全再通2组,分析患者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动脉狭窄程度、药物治疗等因素对CAD再通性的影响。 结果126支夹层血管中,不全再通组共54支(4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45岁(OR=3.594,95%CI:1.430~9.033,P=0.007)、有高血压病史(OR=3.037,95%CI:1.079~8.544,P=0.035)、就诊距发病时间>30 d(OR=3.135,95%CI:1.122~8.759,P=0.029)、血管闭塞(OR=7.381,95%CI:2.620~20.795,P=0.000)均是CAD不全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D的发病原因、壁内血肿累及范围、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方式等不是影响CAD管腔再通的因素(P均>0.05)。 结论应用CDFI诊断并及时随访CAD患者,并结合年龄、高血压病史、治疗时机、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评估CAD患者的预后再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