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综合、有效的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模型,在术前预测支架再狭窄的可能,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328例(共381条患肢)作为建模队列。以超声作为评价手段,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其权重赋值,建立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并根据其最佳界值将评分模型分为支架再狭窄低危组和高危组。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项危险因素被纳入评分系统并建立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模型,钙化斑块、腘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40 cm/s、膝下流出道评分≥4分、踝臂指数<0.5、女性均赋值1分,患者合并脑梗死、慢性肾病、病变总长度15.0~24.9 cm均赋值2分,病变总长度≥25.0 cm赋值3分,模型最高计12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经ROC曲线验证,提示该评分体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75,95%CI=0.727~0.824,P<0.001]和拟合优度(χ2=4.921,P=0.766),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09。将评分模型进一步分为再狭窄低危组(0~5分)和再狭窄高危组(6~12分),其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74.6%,准确性为72.7%。结论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可在术前较准确地预测再狭窄的发生,为精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由于三七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且种植连作障碍严重,高品质三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现象时常发生,本文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三七的代谢物质差异,为进一步提高三七的生长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云南生物有机肥三七与CK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施肥影响林下三七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三七样品中共检测到萜类差异代谢物11种,上调5种,下调6种。包括6种三萜皂苷、3种三萜、倍半萜和倍萜各一种,其中三萜皂苷占比最高,约54.5%。结论 生物有机肥的三七品质优于未施肥对照组,其中的齐墩果酸、赤豆皂苷I*、人参皂苷Ro等显著上调,五加科中药三七中首次检测到人参皂苷Ro,这些差异代谢物是三七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为种植高品质三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颈部动脉夹层(CAD)进行诊断及随访检测,分析比较颈内动脉夹层(ICAD)与椎动脉夹层(VAD)狭窄程度、管腔再通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CDFI诊断并经高分辨率MRI和(或) CT血管成像证实的壁内血肿型CAD患者136例(160支夹层血管),并分为ICAD组(66例,75支)与VAD组(70例,85支),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脑缺血症状及CDFI表现等;发病后3、6、12个月随访,对CAD患者进行CDFI复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管腔再通率的差异。结果 ICAD组与VAD组患者平均年龄及高血压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病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ICAD组狭窄程度≥70%或闭塞血管较VAD组明显增多[分别为88. 0%(66/75)、48. 2%(41/85)]。136例患者中,随访结束时,共随访复查105例126支病变血管,其中ICAD 58支,VAD 68支。发病后3、6个月随访时,VAD组病变血管管腔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ICAD组[分别为46. 6%(27/58)比21. 7%(10/46),58. 7%(37/63)比37. 3%(1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 891、5. 201,P值分别为0. 009、0. 023);发病后12个月随访时,VAD组与ICAD组病变血管完全再通率[60. 3%(41/68)比53. 4%(31/58)]及不全再通血管中管腔残余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 599、0. 297,均P 0. 05)。结论 ICAD与VAD在管腔狭窄程度及不同随访时间的管腔再通率等方面具有差异性,CDFI对CAD具有良好的检测及随访复查价值。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镉胁迫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影响及在基质中凹凸棒粘土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随镉施加浓度的升高,黄芪幼苗叶片Y(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 P(光化学淬灭系数)、ETR(PSⅡ电子传递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中镉含量、叶片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N,NPQ)、根中镉与丙二醛含量、根质膜透性及根尖膜损伤程度上升;同时根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非镉胁迫条件下,基质中凹凸棒粘土的存在未对叶片的上述参数和根中镉含量、根质膜透性、根抗氧化酶(APX,POD,CAT)活性、根可溶性蛋白含量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根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了根丙二醛含量和根尖膜损伤程度。在镉胁迫下,基质中凹凸棒粘土的存在能显著缓解镉胁迫导致的叶片Y(Ⅱ)、q P、ETR、叶绿素含量和根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以及叶片镉含量、q N、NPQ与根中镉含量、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根尖膜损伤程度、SOD、POD、APX活性的升高;进一步观察显示,基质中凹凸棒粘土对黄芪幼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会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凹凸棒粘土对黄芪幼苗镉胁迫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辽细辛中马兜铃酸A、细辛脂素以及甲基丁香酚的含量为指标,对不同年限及不同干燥方法的辽细辛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采收年限和干燥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二年至六年的辽细辛及微波、红外、冻干等不同干燥方法中马兜铃酸、细辛脂素和甲基丁香酚的含量。结果:在不同年限干燥品中六年生辽细辛有效成分最佳,但与5年生相差不大。而在使用冷冻干燥方法时,辽细辛的有效成分含量整体较高,其中细辛脂素为0. 661 mg·g~(-1),甲基丁香酚为1. 349 mg·g~(-1)。结论:综合考虑细辛的最佳采收年限应该为五年,干燥方法除了冷冻干燥处理比较好也可以采用50℃低温干燥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随访颈部动脉夹层(CAD)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而从多个层面分析CAD管腔不全再通的影响因素。 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壁内血肿型CAD的患者105例(126支病变血管)。所有患者于发病后第3、6、12个月行CDFI随访检查,依据CDF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完全再通与不全再通2组,分析患者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动脉狭窄程度、药物治疗等因素对CAD再通性的影响。 结果126支夹层血管中,不全再通组共54支(4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45岁(OR=3.594,95%CI:1.430~9.033,P=0.007)、有高血压病史(OR=3.037,95%CI:1.079~8.544,P=0.035)、就诊距发病时间>30 d(OR=3.135,95%CI:1.122~8.759,P=0.029)、血管闭塞(OR=7.381,95%CI:2.620~20.795,P=0.000)均是CAD不全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D的发病原因、壁内血肿累及范围、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方式等不是影响CAD管腔再通的因素(P均>0.05)。 结论应用CDFI诊断并及时随访CAD患者,并结合年龄、高血压病史、治疗时机、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评估CAD患者的预后再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住院医师是一名医师从业生涯的起始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和奠定医师临床能力的基础阶段,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超声医学专业中的一个亚专业,血管超声有其自身专业特点。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准确性有赖于临床多学科基础理论的积累、规范化操作技能的培训,尤其是血流动力学理论的正确分析应用。根据血管超声专业特点,我们从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五个方面对住院医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在实践基础上,探讨建立适合我国血管超声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实用性、创新性和自主性人才, 为全面提高我国血管超声专业医师专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医用血液净化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液,能循环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血液中含有50%~60%(质量)的血浆成分和40%~50%(体积)的细胞成分,血浆主要由90%(质量)的水、7%~8%(质量)的蛋白质(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2%(质量)的有机分子、1%(质量)的无机盐组成,而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每种成分都具有各自重要的生理功能.血液通过全身循环系统,向各功能组织运送营养,同时将机体的代谢废物带到肝、肾等器官进行代谢和排泄,维持体液平衡.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管超声分析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方法选择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的患者288例,按是否存在眩晕分为眩晕组(201例)和非眩晕组(8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的关系。结果①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眩晕发生率为69.8%(201/288)。其中椎动脉管径≤2.0mm者61例,有83.6%(51/61)的患者发生眩晕;2.0mm〈管径≤2.5mm者227例,有66.1%(150/227)的患者发生眩晕,P=0.008。②眩晕组、非眩晕组患侧椎动脉管径分别为(2.18±0.21)、(2.27±0.17)mm;健侧为(3.54±0.46)、(3.03±0.27)mm。两组比较,均P〈0.01。③眩晕组患侧椎动脉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为(51±10)、(49±9)cm/s;非眩晕组为(54±11)、(52±10)cm/s,两组比较,均P〈0.05。眩晕组患侧颅内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低于椎间隙段(P〈0.05),而非眩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患者中,21~39岁、40~59岁、60~81岁眩晕发生率分别为47.6%、67.2%、80.5%,x^2=10.157,P〈0.01。结论眩晕与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密切相关。椎动脉管径纤细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造成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评价单侧椎动脉闭塞后健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后循环缺血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DSA证实的单侧椎动脉闭塞患者96例,根据MRI结果分为后循环缺血患者(有症状组,n=50)和无后循环缺血患者(无症状组,n=46),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健侧椎动脉颅外段管径、健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 结果有症状组经DSA证实存在颈深动脉、颈升动脉及颈外动脉分支等吻合支代偿者11例(占22.0%),无症状组存在吻合支代偿者12例(占26.1%),两组间吻合支建立的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症状组健侧椎动脉管径(3.54±0.47 mm)明显大于有症状组(3.25±0.45 mm,P<0.01);无症状组健侧椎动脉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明显高于有症状组 (87.09±35.47 cm/s和35.85±18.03 cm/s比70.60±31.04 cm/s和27.32±11.75 cm/s,P<0.05);无症状组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也明显高于有症状组 (89.54±35.56 cm/s和37.35±19.34 cm/s比72.98±25.95 cm/s和29.52±11.56 cm/s,P<0.05). 结论单侧椎动脉闭塞后健侧椎动脉的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流参数的异常与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