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ETs)形成情况,探讨 METs 在 RA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RA 及创伤手术患者的滑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炎症浸润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 胞(F4 / 80+ )的表达、巨噬细胞极化(F4 / 80+CD86+ ,F4 / 80+CD206+ )情况、METs(F4 / 80+ H2A+ )形成水平。 分离滑膜细胞,用蛋 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滑膜细胞中 METs 瓜氨酸化组蛋白 H3(CH3)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 4(PAD4)的水平。 结果 与创伤手 术患者比较,RA 患者滑膜组织炎性浸润程度较重,炎性细胞增多,巨噬细胞总数和Ⅰ型巨噬细胞(M1)比例均显著增多(98± 7.09 vs 10±1.15,0.78±0.022 vs 0.13±0.011,P<0.001),两组间 M2 型巨噬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3±0.019 vs 0.18± 0.012,P>0.05)。 RA 组 METs 形成显著高于对照组(0.65±0.023 vs 0.18±0.012,P<0.001)。 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 RA 患者滑膜 PAD4 和 CH3 水平较创伤手术患者明显增多(0.82±0.018 vs 0.20±0.015,0.83±0.013 vs 0.40±0.012,P<0.001)。 结论 RA 患者 滑膜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且以 M1 型巨噬细胞为主,METs 形成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并评估大鼠钳夹式脊髓损伤模型,为研究急性脊髓损伤的机制及后续治疗提供基础。[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行T10水平的椎板切除术,并用一动脉瘤夹瞬间释放,造成脊髓的急性挫伤,假手术组大鼠则仅行T10水平的椎板切除,术后进行行为学评价,血清学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低于假手术组大鼠,术后4 h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脊髓损伤组有脊髓实质结构破坏、空洞及瘢痕形成,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能够反映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可用于脊髓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通过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18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41 8岁.骨折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其中4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胸部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 d至13年,平均18.4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0 ~ 18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50 mL.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所有患者获平均30.2个月(14 ~50个月)随访.术后临床症状评价按照Mayo(McGrory)颈椎创伤后临床评分系统:优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术后VAS评分(1.4±0.8)分较术前(5.3±1.2)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53,P=0.000),6例合并神经症状的患者神经症状均有至少1级改善.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所有患者螺钉位置良好,在随访过程中无松动、移位、断裂等发生.结论 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为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0岁、因剧烈咳嗽后出现胸闷气急、四肢无力4天。于1997年5月16日收入院。4天前,因喷漆时突然出现咽部发痒、咳嗽不止,持续达Zh,逐渐颈部粗胀,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在当地医院吸氧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无结核病史及胸部外伤史。体检:T38.SC,P96/min,R24/min,BP14/gkPa;急性病容,面色潮红,颈部及上胸部触及握雪感,无压痛。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胸膜摩擦音;四肢肌张力稍高,肌力IV级。防二头肌反射(t+),膝反射(抖),双侧霍夫曼征(-)。血常规:WBC24.7X109…  相似文献   
5.
6.
内听动脉闭塞致精神障碍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 [例1],女性,61岁,2002年7月4日入院.病人入院前3个月无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耳鸣、伴听力下降和失眠.到综合医院耳鼻喉科及神经内科就诊,排除耳局部病变后,诊断为右侧内听动脉闭塞,经高压氧、改善脑微循环等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徐国芬  赵成  权卫  陈媛 《江西医药》2014,(2):163-164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适用于降眼压药物或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包括: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无晶体眼或假晶体眼的滤过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炎性控制后的葡萄膜炎性青光眼、炎症缓解后的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1]。我院近来开展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既往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开角型青光眼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成  李秀翠  王忠明  刘桂荣 《安徽医药》2011,15(11):1431-1433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香菇多糖(LNT)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联合香菇多糖组(治疗组,45例)和单纯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45例),分别比较放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Karnofsky(KS)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受益率(CBR)。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细胞亚群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KS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有效率(RR)分别是28.89%及51.11%(P<0.05),临床受益率(CBR)分别是57.77%及77.78%(P<0.05),治疗组放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以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为主。同步放化疗联合香菇多糖较单纯同步放化疗能提高肿瘤治疗的总体CBR,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CA)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眼病患者297例(共495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250眼),其中单眼发病者50例,双眼发病者100例;对照组147例(245眼),其中单眼发病者49例,双眼发病者98例。治疗组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传统扩血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用最大发射波长为800 nm近红外荧光量子点(quantum dots,QD800)标记的昆明小鼠鳞状细胞癌U14细胞在体内颊部的可视化成像情况,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可视化观察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具有穿膜作用肽段连接的QD800通过内吞标记U14细胞(U14-QD800),将含有不同细胞数的U14-QD800分别注射于裸鼠和昆明小鼠颊部黏膜下,在不同时间行活体成像,观察用QD800标记对U14细胞非侵入体内检测的敏感性和动态成像情况.结果 活体成像对裸鼠和昆明小鼠颊部可视化检测到的最少U 14-QD800细胞数分别为1×104和1×105个.1×104、1×105和1×106个U14-QD800细胞在裸鼠颊部能可视化成像持续的时间分别为3、7和16 d,1×105和1×106个U14-QD800细胞在昆明小鼠颊部能可视化成像持续的时间分别为3和10 d.结论 由于近红外荧光量子点对组织具有强的穿透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可视化观察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in vivo visual imaging of buccal carcinoma with th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 Methods The U14 cells were labeled by endocytosis with QD800 (U14/QD800) which was linked with cell-penetrating peptide. Different number of U14/QD800 was injected under the buccal mucosa of nude mice and Kunming mice separately and imaged at different time to detect the in vivo sensitivity and dynamic imaging of U14/QD800. Results The minimum number of U14/QD800 cells which could be detected by in vivo imaging system was 1 × 104 in nude mice's cheek and 1 × 105 in Kunming mice's. The time for visual imaging of 1 × 104, 1 × 105 and 1 × 106 U14/QD800 cells in nude mice was 3, 7 and 16 d separately, and 3 and 10 d separately in Kunming mice. Conclusions Due to its strong tissue penetration,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quantum dots have great prospects in cancer early diagnosis, visual observation and individu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