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为什么要建设社区医院?社区医院将建成什么样?政府职能部门将提供哪些政策支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巡视员刘利群。解决接得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以一过性意识丧失、头晕、头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最终确诊为VVS或POTS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儿中,男性35例(40%),女性53例(60%),年龄4~15岁,发病高峰年龄10~13岁。88例患儿皆以一过性意识丧失、头晕、头痛及抽搐为首发症状,经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磁共振等检查,排除了神经系统疾病,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最终确诊为VVS 53例(60%),POTS 35例(40%)。有5例以一过性意识丧失为首发症状的患儿被误诊为癫痫。59例(67%)患儿发病前可追溯到诱因,常见诱因依次为长时间站立、体位变化及剧烈运动。66例(75%)有发作先兆症状,常见的先兆症状依次为胸闷、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及腹痛)及面色苍白。88例患儿均接受了健康教育、自主神经功能锻炼,53例VVS患儿予口服补液盐治疗,35例POTS患儿予口服补液盐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88例患儿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随访3、6、12、18个月时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93%、93%、90%。结论 以一过性意识丧失、头晕、头痛及抽搐为首发症状的患儿除了考虑神经系统疾病外,需警惕VVS及POTS等功能性心血管疾病,进一步HUTT检查可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溶出度判定方法的不同。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二部“磷酸苯丙哌林片”标准检验该片剂溶出度,首先以其限度70%为例说明中美药典溶出度判定方法的严格程度、效率高低及其风险性,并将溶出度初试数值在限度附近的样品分别按中国药典及美国药典溶出度判定标准加大样本量继续判定,比较判定方法不同对判定结论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按中国药典判定初试合格、美国药典判定初试不合格的样品,加大样本量按中国药典继续判断时则出现了合格、不合格和需复试三种情况,而按美国药典溶出度判定方法判定后则出现了不合格和合格两种情况,可见美国药典加大样本量的同时,可以减少误判的可能。结论:溶出度判定标准项下中国药典要求严于美国药典,效率高于美国药典,但判定的风险性高于美国药典。建议中国药典溶出度判定标准中增大结果判断的样本量,从严控制产品质量,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惊厥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银杏叶提取物对脑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将20日龄健康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惊厥组及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人制备大鼠惊厥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惊厥后立即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50mg/kg,12h后再重复注射1次,其他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末次惊厥后1、3和7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末次惊厥后1、3和7d海马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d时达峰值(P均〈0.01)。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各时间点海马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惊厥组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提示caspase-3参与了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银杏叶提取物能下调惊厥后海马caspase-3的异常表达,提示其对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caspase-3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模式进展,为社区首诊、有序转诊等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全科医生制度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签约服务的关键要素展开描述性分析。结果:调研地区签约服务的开展主体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团队;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为签约对象,并辐射至其家庭成员,签约人数控制在1 500~2 000人;以提供防治结合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多为免费服务;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服务平台,主动服务意识凸显;建立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医保政策优惠、绿色转诊等机制保障签约服务的有效落实。结论:以信息平台为基础,调研地区签约服务的开展对预约服务、转诊服务、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稳固医患关系,改善患者体验,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自1994年,王冬梅等学者报道溶出度应用于中成药的质量考察以来,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现已经明确了溶出度对中成药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质量指标。为此,对中成药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方法建立的系统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根据化学药口服固体制剂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的思路,拟给出可能的中成药口服固体制剂的分类体系模式,旨在为中成药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的建立提供宏观上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营养途径对颅内出血患儿的疗效及合并症发生率的影响,作者等对4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了胃肠外营养与静滴葡萄糖两种不同支持治疗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44例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1995年7月至1996年10月住院病例21例(观察组):男15例,女6例;早产儿4例,足月儿17例;体重<2500g4例,2500-4000g17例;Apgar评分0-3分5例,4-7分6例,8-10分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脑实质少量出血2例,侧脑室出血1例。1994年2月至1995年6月期间住院病例23例(对照组):男16例,女7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ATP酶与脑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162只20日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惊厥组及川芎嗪干预组。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入(连续6次,每天1次)制作发育期大鼠惊厥动物模型。取海马组织匀浆,检测各组动物反复惊厥后6h、1d、3d、7d海马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变化,同时观察脑含水量变化和光镜下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结果反复惊厥后6h、1d、3d海马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伴随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1),第7天三者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含水量变化与海马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前者r=-0.711,后者r=-0.673,P均<0.01)。川芎嗪干预组海马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各时间点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较惊厥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降低与惊厥性脑水肿和海马神经元迟发性损害密切相关,川芎嗪对发育期惊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海马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S100B 抑制剂SBi4211(heptamidine)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包膜蛋白gp120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通过U251细胞和SH-SY5Y细胞建立非接触式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由gp120蛋白处理U251细胞激活神经炎症反应造成神经元损伤,体外水平探讨SBi4211在gp120诱导的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体内实验中,以8月龄gp120转基因小鼠模拟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gp120组以及gp120+SBi4211组(SBi4211处理组)。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活性及凋亡情况,ELISA检测S100B及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RAGE、GFAP、NeuN、Syn、MA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Bi4211可以显著抑制gp120刺激后U251细胞S100B、RAGE的表达(P<0.001),降低炎症因子iNOS、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01),维持神经元相关标记蛋白NeuN、Syn的表达(P<0.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SBi4211显著降低gp120转基因小鼠S100B、RAGE表达及炎症水平(P<0.05),并且抑制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P<0.05)。结论 SBi4211可能通过下调S100B/RAGE表达,抑制gp120引发的神经炎症反应,继而阻断gp120的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