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模式进展,为社区首诊、有序转诊等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全科医生制度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主题框架法,围绕签约服务的关键要素展开描述性分析。结果:调研地区签约服务的开展主体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服务团队;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为签约对象,并辐射至其家庭成员,签约人数控制在1 500~2 000人;以提供防治结合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多为免费服务;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服务平台,主动服务意识凸显;建立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医保政策优惠、绿色转诊等机制保障签约服务的有效落实。结论:以信息平台为基础,调研地区签约服务的开展对预约服务、转诊服务、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稳固医患关系,改善患者体验,形成有序就医格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2001—200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源性疾病暴发是重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时候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分析北京地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于2001-2005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收全市疑似食源性疾病的报告,资料经各区(县)卫生监督所调查核实。采用Epi 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软件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保障机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定性调查为主、定量调查为辅的方法.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保障机制可归纳为四类,即外部协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激励机制和医保支持机制.上述四种机制的建设对全科团队服务、双向转诊、签约与预约服务等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全科队伍建设步伐,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完善以服务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调动团队服务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利用情况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对北京、上海、成都和郑州四市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察,访谈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心负责人,重点了解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及利用情况,探讨信息化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发挥的作用等.结果:调研机构信息系统可分为核心系统、核心辅助系统和外围支持系统三类;信息化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构协作、促进质量监管、优化绩效考核和加强医患互动等方面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支撑.结论:信息化在转变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建议从优化服务流程、促进服务的高效协同安全、优化绩效考核和加强医患互动等四方面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构成模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提供实践经验.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定性调查为主、定量调查为辅的方法.结果:所调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团队构成模式可分为四类:(1)全科医生+护士+护士助理+药师;(2)医生(全科医生、中医)+护士+社区志愿者;(3)医生(全科医生/中医)+护士+助理员+社区志愿者;(4)全科医生+护士+辅助团队(公卫医师、妇保医生等)+支持团队(药房、医技等).不同模式下,团队成员的专业类别、职责分工和团队规模有所差异.结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构建全科团队的做法已基本形成共识;上述四种典型全科团队构成模式各有侧重点,对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密切医患关系、促进社区参与和防治结合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客户关系管理与基层医院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CRM)内涵与现状的介绍,阐述了CRM对基层医院管理的亲和力与高度的适应性,及CRM给基层医院所可能带来的诸多优势,并探讨了实施CRM使医院非核心服务变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