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2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肺癌脑转移多见,但脑膜转移少见,现报告2例以供参考。本文采用脑膜炎型肺癌这一术语,其目的是有别于其它部位肿瘤所致的脑膜转移。例1 女性,46岁,干部,住院号279940。患者于1986年7月8日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眩晕及视物模糊。头痛似爆裂样,呕吐呈喷射性,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及二便失禁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如何抑制嗜酸细胞的趋化作用,选择β-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4(MIP4)的突变性(Met-MIP4)作为趋化因子受体3的拮抗剂,将Met-MIP4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设计MIP4基因的PCR引物并进行氨基酸突变,将MIP4N末端的丙氨酸突变为蛋氨酸,以正常人肺酸突变,将MIP4N末端的丙氨酸突变为蛋氨酸。以正常人肺cDNA文库为模板,PCR方法获取Met-MIP4基因,克隆入载体pUC19,测序验证序列已得到突变,将正确的基因插入到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中,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 PCR产物为220bp左右的片段,连接入pUC19质粒后测序验证获得正确突变,构建的pGEX-4T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有大小约34kU的新生融合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突变并克隆了β-趋化因子MIP4基因,SDS-PAGE表明,与GST融合的Met-MIP4突变体已得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血清内皮素-1作为早期放射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作为一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将1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放射组(R组)、氟代他汀(Flu)干预组(Flu组)、维甲酸干预组(Ra组)及地塞米松(Dex)干预组(Dex组)。实验组大鼠麻醉固定后,用直线加速器全胸照射15Gy1次,剂量率为2Gy/min,距离为1m。从照射后次日开始,Flu组经胃灌服Flu(20mg·kg-1·d-1),Ra组灌服Ra(20mg·kg-1·d-1),Dex组灌服Dex(3.33mg·kg-1·d-1),C及R组均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照射后5、15、30、60d,将大鼠分批断头或经心内穿刺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切取肺组织,用放射测定法(RIA)分别测定ET1,层黏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同时观察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R组大鼠血清ET-1的水平于照射后第5天开始升高(P<0.05),尔后随着放射性肺损伤的加重逐渐升高,于照射后60d检测达高峰。R组大鼠血清LN的水平于照射后30d开始升高,HA于照射后60d开始升高。R组大鼠血清ET-1水平的升高明显早于其他各组,且同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的程度相关。结论:血清ET-1可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NF κB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肺组织中的表达 ,以及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ALI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和Westernblot,检测NF κB在急性肺损伤大鼠气道和肺组织中的表达 ,以及NAC干预后活性NF 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气道黏膜上皮和肺间质中 ,仅见少量散在的NF κB核阳性细胞 ;而LPS诱导ALI后 ,气道黏膜、肺间质、肺泡腔及血管内皮细胞中NF κB核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多 (P <0 .0 1)。NF κB核阳性反应细胞主要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浸润的炎症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NAC治疗组NF κB核阳性细胞较LPS诱导的ALI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少 (P <0 .0 1)。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 ,LPS诱导的ALI后不同时间点 ,NF κB的表达不同 ,于急性肺损伤 3h达高峰。各时间点NF κB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 :LPS诱发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气道和肺组织内NF κB的表达增加 ,肺组织内的多数细胞参与了NF κB的激活。NAC可通过抑制NF κB的激活减轻急性肺损伤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鼠博来霉素在肺纤维化模型中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变化 ,观察肺纤维化中MMP 9和TIMP 1的表达是否存在失衡。方法 :以博来霉素诱导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采用HE染色观察肺部胶原沉积状况。选用抗CD6 8mAb ,采用微小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肺泡灌洗液中的AM ,用Hoechst 332 5 8染色AM ,在下光镜高倍视野计数法评估AM的纯度和活性 ,用EIA法检测AM上清液中MMP 9和TIMP 1的表达。结果 :肺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小鼠肺部胶原沉积在 1、3、7、14、2 8d呈逐渐加重趋势。粗分离的AM纯度为 (82 .5± 2 .5 ) %。采用微小免疫磁珠法分离肺泡灌洗液中的AM纯度可达到 (99.3± 0 .7) % (P <0 .0 5 )。纯化后的细胞存活率为 (92 .5± 1.8) % ,与纯化前的 (92 .7± 2 .0 ) % ,相差不大 (P >0 .0 5 )。随着小鼠肺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MMP 9的分泌量逐渐减少 ,而TIMP 1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 :在小鼠肺纤维化中AM分泌的MMP 9和TIMP 1之间存在失衡 ,表明基质降解系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NP)对脂多糖(LPS)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大鼠静脉给予LPS(2 mg·kg-1)后立即静脉给予ANP(2 μg·kg-1),记录动物平均动脉血压(MAP)、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浓度、测定肺水含量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给予LPS的大鼠,MAP持续下降,至4 h MAP(8.1±2.6)kPa;血浆NO和ET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 vs control);4 h肺湿干比(5.15±0.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呈现肺间质水肿。LPS+ANP组大鼠MAP在给药初期的短暂下降后逐步回升,至4h MAP(13.4±2.9)kPa(P<0.05 vs LPS);4 h血浆NO水平和ET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 vs LPS),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vs control);肺湿干比(4.57±0.35)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结论: ANP对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能调节LPS引起的动脉血压的持续下降,上述作用可能与ANP拮抗ET的产生、降低NO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
原癌基因表达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表达在哮喘气道重逆中的作用。方法卵蛋白致敏豚鼠 建立哮喘模型。Dot-blot,North-ern-blot分子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豚鼠气道上皮,肺组织中原癌基因c-fos,c-myc,c-jun和c-sis的表达及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结果:正常豚鼠气道及肺组织中c-fos和c-myc mRNA无或很少表达,哮喘发作后,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c-fos和c-myc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os,Myc,Jun及Sis在政党豚鼠低水平表达,4种原癌基因产物表达增,国,阳性反应细胞主要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胞质、气道及细支气的上皮细胞胞核及浸润的炎症细胞中,病理结果显示气道粘膜及小鼠气管平滑肌周围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气道平滑肌显著增生,结论原部达在气道重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危重大咯血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咯血是肺部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其大咯血病死率高达 5 0 %~ 1 0 0 % .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咯血窒息所致 .大咯血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迄今仍有少数患者虽经使用各种治疗手段 ,仍无法控制大咯血 .我科 2 1例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 (BAG)并栓塞 (BAE)获得成功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大咯血 2 1例 ,男 2 0例 ,女 1例 ,年龄 1 5~ 5 8岁 .诊断 :支气管扩张 1 6例 ,肺结核 2例 ,先天性肺囊肿、右肺发育不全、右肺中叶不张各 1例 .1 .2 方法 术前在治疗室要备有氧气及吸引器 ,静滴垂体后叶素保持液体通道 ,给予适当镇静剂 . B…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4及其变异体IL-4δ2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10例哮喘患者IL-4及其变异体的表达,并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哮喘患者IL-4表达较健康人群高,而且IL-4和IL-4δ2的比值远远高于健康人。结论IL-4和IL-4δ2表达的相对性可能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能是Th2细胞在不同临床疾病中功能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有关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EC)、淋巴细胞及其细胞组分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有了大量研究,对哮喘的发病机制做了颇多有益探索。但对肺泡巨噬细胞(AM)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现将近年对AM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