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毛帅  赵艾  张健  王美辰  王颜  孟丽苹  李婷  张玉梅 《卫生研究》2021,(2):242-249,255
目的探究中国八城市老年人能量、蛋白质摄入水平与肌肉衰减症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年的"中国城市成年人群膳食与健康关系研究"。采用立意抽样和多阶段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427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习惯,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获得调查对象膳食摄入情况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蛋白质摄入。使用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按照能量摄入水平分为4组:Q1(<1197.6 kcal/d)、Q2(1197.6~1531.4 kacl/d)、Q3(1531.4~1984.1 kcal/d)、Q4(≥1984.1 kacl/d);使用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按照蛋白质摄入水平分为4组:Q1(<36.8 g/d)、Q2(36.8~50.4 g/d)、Q3(50.4~68.6 g/d)、Q4(≥68.6 g/d)。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四肢骨骼肌质量,使用手持握力计测量骨骼肌力量,四米步速测试测量骨骼肌功能。根据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的标准评价调查人群的骨骼肌健康现状。结果与Q1组相比,能量摄入水平较高的Q2~Q4组的四肢骨骼肌质量、握力、步速以及肌肉衰减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Q1组相比,蛋白质摄入Q2组具有较大的握力(β=0.12,95%CI 0.03~0.21,P=0.009)和较快的步速(β=0.20,95%CI 0.07~0.34,P=0.003)。结论膳食蛋白质摄入水平与中国老年人握力及步速存在关联,但与肌肉衰减症检出率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9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FABP水平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低水平组(A-FABP<30 ng/ml,n=57)、中水平组(A-FABP 30~40 ng/ml,n=74)与高水平组(A-FABP≥40 ng/ml,n=59)3组。比较3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Syntax积分。分析A-FAB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MACC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显著高于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低于低水平组及中水平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的Syntax积分显著高于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ABP水平与LVEDD、LVEDV、IL-6、IL-10、cTnⅠ、CKMB、MACCE、Syntax积分呈正相关(P<0.05);A-FAB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A-FABP参与了整个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能够间接的反映出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与患者的心室重构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救医疗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19例,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医疗系统(EMS)转运组与非EMS转运组。比较两组发病呼叫-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发病呼叫-球囊扩张(So-to-B)时间、入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差异,分析不同转运方式发病距离与这些时间的关系。结果 EMS组So-to-FMC时间、FMC-to-B时间、So-to-B时间分别为60 min、143 min、105 min,非EMS组分别为96 min、177 min、175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与非EMS组D-to-B时间分别为107 min与106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So-to-FMC时间、FMC-to-B时间、So-to-B时间不随着发病距离的增加而延长(P>0.05),而非EMS组So-to-FMC时间、FMC-to-B时间、So-to-B时间均随着发病距离的增加而延长(P<0.05)。结论运用EMS转运患者不会因为发病距离的延长而增加急救时间,可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进而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梳理古今文献对《伤寒论》大柴胡汤证的阐述,提出“心下急”为其主要症状,病机在于少阳失疏,胆胃不和,邪热内结。临床所见腹腔间室综合征同样是以严重腹部胀闷为主要特征,用大柴胡汤“下之”,效果显著。临床使用经方应当着眼主症,把握病机。  相似文献   
5.
毛帅  马欢  张敏州 《中医杂志》2014,(16):31-34
从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胃气理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胃气理论在危重病中的应用,着重探讨"顾护胃气"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在危重病中的指导作用,如治疗上可采用建中扶正助胃气,益气生津顾胃气,急下存阴保胃气,营养调理护胃气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中国孕期膳食平衡指数(DBI-P)评估10城市孕早、中、晚期妇女的膳食质量,并探索其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纳入北京、广州等10个城市934名孕妇,使用自设问卷和1d 24h膳食回顾法了解基本信息和食物摄入情况,计算DBI-P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谷薯类、蔬果类、奶类和大豆坚果类、动物性食物和饮用水摄入不足,纯能量食物和调味品摄入过量,食物多样性较差。63.8%的孕妇存在中度或高度的摄入不足,31.7%存在低度或中度的摄入过量,96.9%的女性为低度或中度的膳食失衡。17~24岁和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孕妇LBS和DQD得分更高,一线城市、处于妊娠中期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孕妇LBS和DQD得分更低。是否为经产妇、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和孕前BMI分组与膳食质量无关。结论 10城市孕妇膳食失衡问题主要为摄入不足,孕期营养宣教和干预有待加强。低年龄组、生活在北方或低等级城市、处于孕早期和教育程度更低的女性膳食质量更差,应更多关注。[营养学报,2022,44(6):544-548]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3岁,因"发作性心悸11年,加重1年"就诊.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检查为隐匿性右前游离壁慢旁道介导的房室折返性性心动过速,采用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激动标测逆传A波最提前处,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灌胃异烟肼(75mg/kg)、利福平(100mg/kg)7d以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40只雄性Bab1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水飞蓟宾(50mg/kg)组与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100、50mg/kg)组,复制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d。测定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作小鼠一般情况与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肝组织ALT、AST活性显著增强,sOD、GSH.Px活性显著减弱,MDA含量显著增加,GSH—Px和SOD。mRNA表达显著减弱(尸〈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肝组织ALT、AST活性显著减弱,SOD:、GSH.Px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减少,GSH—PX和SOD: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或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外观正常,肝小叶结构清楚,肝细胞索排列整齐,肝细胞轻微水肿,核结构清晰,肝窦正常;模型组小鼠肝脏明显肿大,质脆,边缘钝而厚,表面呈黄褐色颗粒状,肝细胞弥漫性水肿,胞浆疏松化,胞质色淡,肝细胞点状坏死,散在有炎性细胞浸润;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小鼠肝大体与肝组织病理学均明显改善。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富集比、纯度比、回收率为指标,对气泡大小、原料液温度、电解质质量浓度及pH等影响泡沫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泡沫分离法提取竹节参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气泡直径0.4~0.5 mm,温度65℃,pH 5.5,电解质NaCl摩尔浓度0.015 mol·L-1,总皂苷富集比2.1,纯度比2.6,回收率98.33%。结论:泡沫分离法分离竹节参总皂苷方法稳定可靠,产品收率高,为天然竹节参皂苷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