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光眼联合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光眼联合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辽宁朝阳市中心医院眼科(122000)董玉君李华我院自89年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以来,其中遇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并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3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共33例33...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眼球穿通伤应用日本产Topcon.OMS-100型手术显微镜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总结了1987—1990年住院患者中215例眼球穿通伤。其中男185例,女30例。均为单眼。年龄在2—55岁之间。致伤原因:锐器伤186例,钝力伤17例,其它12例。伴发症:虹膜脱出123例,损伤障41例,睫状体脱出33例,玻璃体脱出164例,球内异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4例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4例骨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 43∶1。原发性骨髓瘤(PBL) 8例,继发性骨髓瘤(SBL) 26例,PBL与SBL之比为0. 31∶1。PBL患者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因骨痛或病理性骨折起病。病理类型以DLBCL最多,占55. 88%。目前骨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为化疗,或化疗辅以放疗或手术,有条件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本研究中骨淋巴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 49年,中位生存期为3年,3年生存率为82. 14%。影响生存期的因素有PBL和SBL分类、病理类型、血LDH水平和治疗方法。结论:骨淋巴瘤起病隐匿,选择足量、充分的联合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原发性骨淋巴瘤少见且预后较好,继发性骨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深层巩膜切除联合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以来,我们对青光眼伴有成熟期或膨胀期白内障的病例,试行深层巩膜切除联合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2例12眼,收效很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12例中,男5例5眼,女7例7眼。最小年龄30岁,最大82岁。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1例,开角青光眼并发白内障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2例,老年性自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术前矫正视力均低于0.05以下,眼压均高于3.73Kpa。虹膜萎缩、瞳孔散大变形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iMCD)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谱的特征性改变。方法:收集22例确诊iMCD患者治疗前的血浆标本,并以17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15例健康供者血浆标本作为对照,应用细胞因子磁珠阵列(cytokine beads array,CBA)和ELISA 2种方法,检测17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ELISA法检测的6种细胞因子中,iMCD患者的IL-2,IL-6,IL-21和VEGF的血浆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 0. 01),且IL-21水平在iMCD组最高; IL-1β和IL-4水平与正常对照无差异。CBA法检测13种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显示,iMCD患者的IL-6、IL-33和IL-12-p70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 0. 01),其余细胞因子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除了已知的IL-6和VEGF可能参与了iMCD的发生发展外,IL-2、IL-21、IL-12-p70和IL-33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相关研究可能发现iMCD治疗的新型靶点。  相似文献   
6.
原发结外淋巴瘤139例临床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误诊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原发部位分布情况、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等。结果:(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76年12月至2002年2月住院的淋巴瘤者458例,其中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139例(占30.3%);(2)原发部位广泛,前5位依次为胃肠道20.9%(29/139),鼻腔18.7%(26/139),Waldeyer环12.9%(18/139),脾10.8%(15/139),皮肤6.5%(9/139);(3)结外淋巴瘤的误诊率高达80.6%,淋巴结内淋巴瘤误诊率为28.5%;(4)结外淋巴瘤首发症状依不同部位有不同临床表现,但多无特异性。结论:原发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因其分布部位广泛,首发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各科关注。  相似文献   
7.
HHV8病毒和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 (MM)发病原因一直不很清楚。 1997年Rettig等[1] 和Said等[2 ]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原位杂交(ISH)的方法 ,在MM患者长期培养的树突状细胞 (DC)及骨髓活检标本中检出了HHV8病毒DNA片段 ,尔后各家报道的结果很不一致。我们用以筑巢式PCR为主的方法检测MM患者骨髓活检、骨髓穿刺和周围血标本 ,了解HHV8病毒的存在情况 ,观察HHV8病毒感染与MM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 病例和细胞系 选择 35例临床确诊的MM患者 ,并以我院 1999年 2~ 6月收治的 5例其他血液病患者 [2例骨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巩膜层问隧道房水引流术与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3例108只眼难治性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隧道组51例53只眼,采用小梁切除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加MMC进行手术治疗;小梁组52例55只眼,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加MMC.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光感至0.1、0.7至1.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分布情况各时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成功率12个月、24个月时两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梁切除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加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式简单易行,效果稳定可靠,手术成功率高,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agtleman病(CD)的临床及病理类型与各种合并症的关系,推测各种合并症的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1977年以来共53例CD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分析临床合并症与临床类型和病理类犁的关系.结果 53例CD患者中单中心型32例(60.4%),多中心型21例(39.6%);病理分型示透明血管型(HV)37例(69.8%),浆细胞型(PC)9例(17.0%),混合型(MIX)7例(13.2%).患者中32例有合并症,占60.4%.根据受累器官不同分为累及皮肤、内脏和血液系统.临床类型与某些合并症的发生密切相关,32例单中心型的主要合并症为副肿瘤性天疱疮(PNP)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21例多中心型的主要合并症为肾脏、血液改变.病理类型与合并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主要合并症为PNP和BO,浆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主要合并症为内脏和血液受累.合并PNP的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分型均不同于其他CD.Kaplan-Meier分析显示:伴有合并症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无合并症的患者(P=0.028).结论 CD患者的合并症与其临床、病理分型有关,合并PNP的CD患者应单独分型,有无合并症是影响CD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最多的亚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1].为进一步确定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