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光子嫩肤技术,对33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行4~6次的治疗,每次间隔3~4周.每次治疗前,使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客观量化皮肤的颜色、角质层水分、弹性等生物学指标;同时医师和患者对面部皮肤的变化及治疗前后的照片,进行视觉评价,并与采用无创性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量化指标如反应肤色参数L*值升高、a*值下降,皮肤弹性参数R2、R5、R7均升高,皮肤角质层水分参数降低.医师和患者的视觉评价结果与客观量化结果,在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质地改善方面,基本趋向一致.结论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客观量化的评价结果与医师和患者的视觉评价基本一致.但在指标测量方面,更准确、更详细,将在美容学中显示更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科1994~1997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09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9例患者中男140例,共69例,年龄在29~85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者119例,肢体瘫痪者128例,意识障碍及昏迷者116例,经治疗后痊愈者70例,好转90例,恶化30例,(自动出院)死亡11例,治疗好转率77%。2护理体会对脑出血患者除按一般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其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及并发症的护理,脑出血患者再出血死亡率高,因此必须掌握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2.1严密观察病人神志的变化、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4.
猴耳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猴耳环中分离得到两个成分,鉴定为连苯三酚(pyrogallol)和槲皮苷(quercitrin).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aploidentical lymphocyte infusion on refractory and relapse acute leukemia. Methods The haploidentical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was used to treat for relaps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3 patients (M2 2 eases, M4 lcase), one relapse acute lymphocyte leukemia from April 2006 to October 2007. Four cases who had accepted secondly regimens were ineffective,after relapse. Collecting donor lymphocytes, parents children as donor supply in 3 cases, mother as donor supply one case. Before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patients received chemotherapy of different regimens. Donor haploidentical iymphocytes irradiated by 6-8 Gy radial were infused when patients white cell count was at the lowest after the chemotherapy. The average of infusion cells was 2.3 (1.4-3.1)×108/kg. Results One patient acquired complete remission and two patients were effective in three relaps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t was ineffective in relapse acute lymphocyte leukemia. No transfusion rel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was observed. One patient has had herpes zoster virus infection. Conclusion Haploidentical 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 with chemotherapy are effective for refractory and relap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ut the infused cell quantity and irradiated dosage must b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72例AMI患者,其中32例行静脉尿激酶溶栓,测量分析QTd,观察溶栓治疗对QTd的影响及溶栓疗效与QTd的关系,并评估QTd在判断静脉溶栓再灌注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1992年1月~1996年8月自发病后6小时内入院的AMI 72例,其中予尿激酶100~150u万静脉溶栓的AMI患者为溶栓组:共32例,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采取种植牙修复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以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种植牙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治疗前后牙槽骨骨吸收量及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美观度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调查表(QOL)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牙槽骨骨吸收量为(0.47±0.15)mm,对照组牙槽骨骨吸收量为(0.46±0.17)m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槽骨骨吸收量为(0.51±0.15)mm低于对照组的(0.65±0.12)mm,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度评分分别为(9.71±0.21)、(8.86±0.35)、(9.26±0.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0.63)、(6.11±0.42)、(7.35±0.4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QOL评分为(64.40±10.21)、(85.64±7.69)分,对照组治疗前后QOL评分为(63.54±10.15)、(70.25±8.36)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法对牙列游离端缺失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咀嚼和语言功能,减少牙槽骨骨吸收量以保证种植牙稳定性,且美观度更显著,因此该种修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杀伤(NK )细胞是1975年发现的一类胞内含有大颗粒的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机体的淋巴样和非淋巴样的组织内,具有免疫防御与免疫监视的功能。NK细胞具有独特的表型,在各种器官中的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肺、肝、外周血、脾、骨髓、淋巴结、胸腺,功能受组织微环境影响明显,主要通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分泌细胞因子清除病原体和抑制肿瘤发生。当前,NK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如肝脏 NK 细胞与外周NK细胞相比,可分泌更多的细胞杀伤因子,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1];慢性 HCV 感染及利用 IFN-α治疗时,肝脏NK细胞可被活化,从而控制肝炎和肝纤维化;同时,慢性HCV感染或长期酒精摄入也可削弱肝脏NK细胞的杀伤作用而致病。本文总结了NK细胞作为潜在的肝脏疾病治疗靶标,在肝内抗病毒、抗纤维化、抗肿瘤作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 样受体2(TLR2)表达,以及鼠三型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炎小鼠肝脏 TLR2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和 HBV-ACLF 患者外周血,分离 PBMC,采用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 PBMC 中 TLR2 mRNA;给 Balb/cJ 小鼠腹腔注射MHV-3(100 pfu),建立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观察感染0、24、48和72 h 后肝脏TLR2水平变化。结果 BALB/cJ 小鼠在感染 MHV-3后,与0 h[(0.39±0.06)%]比,肝细胞 TLR2 mRNA 水平在感染48和72 h 均显著升高[分别为(9.06±1.60)%和(6.42±2.42)%,P<0.05)],并于48 h 达最高水平,且两时间点细胞 TLR2 mRNA 水平均与血清 ALT 和 AST 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1;r=0.797,P<0.01);HBV-ACLF患者 PBMC 中 TLR2 mRNA 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92±5.26)%对(1.15±1.59)%,P<0.05)]。结论 TLR2参与了 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炎小鼠以及 HBV-ACLF 患者肝脏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膳食结构形势下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膳食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措施。方法采用2 d记录+24 h回顾法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种类及营养素摄入量。结果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平均每人每日热能、脂肪、钠盐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各自对照人群的推荐摄入量;而维生素C、Vit B2、钙、钾、镁、铁等摄入量明显低于各自对照人群的推荐摄入量(P<0.05)。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锌的摄入量明显不足(P<0.05),同时三大营养素供热比和三餐能量比也不甚合理。结论新膳食结构形势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高血压与热能、脂肪、钠盐摄入量过多以及维生素C、钙、镁、钾、锌摄入量过低密切相关,合理调配膳食结构有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