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梁春玲  周玖瑶  吴俊标  丑安  华静 《中国药师》2012,(11):1547-1550
目的:探讨野牡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法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以及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镇痛实验选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免疫实验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以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肝脏指数、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以及吞噬指数为观测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野牡丹水煎液各剂量组(36.0,18.0,9.0 g·kg-1)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1或P<0.05),其中高、中、低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66.51%、55.45%、49.41%;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有抑制趋势(P>0.05);在给药后30 min和60 min可延长小鼠热板实验痛阈值(P<0.05);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或P<0.05);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肝脏指数,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结论:野牡丹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叶人字草对IgA肾病模型小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理和IgA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制备IgA肾病小鼠模型,灌胃给予三叶人字草水煎液,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给药后测定小鼠尿蛋白;取左肾用半定量RT-PCR测定肾皮质PDGF-B、PDGFR-B mRNA的表达;取右肾作组织光镜检查。结果 三叶人字草水煎液能减少IgA肾病模型小鼠尿蛋白含量;可明显减轻IgA肾病引起的小鼠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论 三叶人字草对IgA肾病模型小鼠肾脏形态和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DGF-B、PDGFR-B mRNA的信号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渗透泵恒释技术建立阿霉素肾病综合征(NS)模型,以真武汤干预治疗,评价真武汤对NS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阿霉素(14.5 mg.kg-1)按渗透泵灌注要求填充,手术植入大鼠腹腔,通过渗透压恒释阿霉素诱发肾病综合征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真武汤高、低剂量组(24,12 g.kg-1.d-1),地塞米松组(0.9 mg.kg-1.d-1),给药4周,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尿蛋白、血压、血脂、血清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变化,肾小球IgG表达,评价阿霉素渗透泵肾病综合征模型以及真武汤的干预作用。结果:阿霉素渗透泵NS大鼠成活率显著提高,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模型组大鼠第2周出现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症状,与空白组比较,24 h尿蛋白、血压、血脂明显升高,血清蛋白及肾功能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高、低剂量组能显著改善NS大鼠精神、活动、摄食量、毛色等状况,明显减轻NS大鼠24 h尿蛋白(109.85±14.65),(49.75±5.14),(51.43±4.46)mg,恢复大鼠血清总蛋白(TP):(57.64±3.64),(61.26±2.21),(60.85±1.91)g.L-1,白蛋白(ALB):(21.70±2.18),(25.93±2.74),(25.00±2.64)g.L-1水平,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2.91±0.50),(2.17±0.26),(2.12±0.31)mmol.L-1、甘油三酯(1.05±0.29),(0.49±0.12),(0.61±0.15)mmol.L-1水平,降低大鼠血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P<0.05或P<0.01);减少大鼠肾小球系膜区IgG的沉积。结论:通过渗透泵恒释阿霉素建立肾病综合征模型,可提高造模成功率和模型稳定性,真武汤能减少NS大鼠尿蛋白,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减少血液高凝状况,恢复肾功能及肾小球结构,改善NS症状。  相似文献   
5.
微渗透泵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动物实验性持续给药系统。作者介绍了微渗透泵的结构组成、作用原理、主要给药方法,阐述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微渗透泵在肾脏疾病动物模型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将微渗透泵应用到现代药理的研究热点中,为药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6.
郑雯  丑安  张礼宾  盛丽莎 《护理学报》2018,25(20):31-36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护生隐性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护理教育职业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主体框架。通过专家调研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统计调研结果并最终确定各级各项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50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护生隐性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合理,内容全面,体现了专业特点,可为护理院校学生隐性知识能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渗透压缓释泵技术建立新型阳离子化小牛血清白蛋白(C-BSA)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方法]将C-BSA装入渗透泵,植入右肾旁,制备新型C-BSA渗透泵肾小球肾炎模型,并用醋酸泼尼松(8 mg/kg)干预治疗,观察大鼠存活情况,并检测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与尾静脉注射C-BSA的传统肾小球肾炎模型比较,评价新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渗透泵C-BSA肾小球肾炎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血清BUN、SCr含量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4 h尿蛋白,血清BUN、SCr含量均高于传统C-BSA肾小球肾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渗透泵C-BSA肾小球肾炎模型与传统C-BSA肾小球肾炎模型均出现严重的肾小球病理改变.与渗透泵C-BSA肾小球肾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大鼠24h尿蛋白、血清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小球病理改变较轻.[结论]应用渗透压缓释泵恒释C-BSA能够成功制备稳定可靠的肾小球肾炎模型.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多柔比星致肾病综合征(NS)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制备NS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大鼠丹酚酸B(0.2 g·kg-1、0.1 g·kg-1)连续灌胃5周,以醋酸泼尼松为阳性对照,探讨丹酚酸B对NS大鼠的肾脏指数、24 h尿量、24 h尿蛋白含量、腹水量及尿中钠、钾、氯离子的影响;以及对NS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高剂量能显著提高NS模型大鼠的24h尿量和尿钠含量(P<0.05),降低24 h尿蛋白含量、腹水量和肾脏指数(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与阳性药比较无差异(P>0.05)甚至更优(P<0.05)。对大鼠血钠、尿钾、尿氯等指标无影响(P>0.05)。丹酚酸B高剂量降低大鼠腹水含量的作用明显优于低剂量(P<0.01),其他指标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酚酸B可改善NS模型大鼠肾小管蛋白管型。结论: 丹酚酸B具有提高NS大鼠尿量,尿钠排泄,降低尿蛋白,腹水含量及改善肾脏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基于启发性挫败设计情景模拟式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生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从我校2015级护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42人)和对照组(43人),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医学教育环境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理论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学教育环境总分、学习知觉、教师知觉、环境知觉、社交知觉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术知觉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总分、学习意识、策略、行为、评价、人际关系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启发性挫败设计情景模拟式翻转课堂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医学教育环境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谷  黄娟  周应军  丑安  彭电 《中草药》2020,51(19):4902-4906
目的研究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水葱根茎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2′,4′-四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苜蓿素(2)、橙皮素(3)、槲皮素(4)、木犀草素(5)、圣草素(6)、芹菜素(7)、柚皮素(8)、白杨素(9)、5,7-二羟基色原酮(10)、儿茶素(11)、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水葱素;化合物2~5、7~12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藨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