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测定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Hone-1及C666-1的放射牛物学特征参数.方法:采用平板集落形成法测定CNE1、CNE2、Hone-1及C666-14种鼻咽癌细胞在0、1、2、3、 4、 6、8、10 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通过单击-多靶模型和线性-二次模型分别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Do、Dq、N、α、β、α/β值及2 Gy照射时的存活分数(SF2)等放射生物学参数值.结果:4种细胞在2种数学模型拟合的细胞存活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参数Do、Dq、N、α、β、α/β和SF2分别在1.818~2.379、0.192~0.880、1.276~2.388、0.085~0.392、0.026~0.036、2.36~15.08和0.416~0.733.结论:较大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可能存在于不同甚至相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细胞之间,提示临床鼻咽癌放疗剂量的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一步法制备3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1 528 bp核酸片段,并直接测序,分析高变Ⅰ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高变Ⅰ区16 223和16 362核苷酸位点,分别出现高频率C→T变异(70.97%,22/31)及T→C变异(48.39%,15/31).结论线粒体DNA第16 223核苷酸位点T和第16 362核苷酸位点C很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5.
6.
7.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伊班膦酸钠+化疗)和化疗组,伊班膦酸钠4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至少2h以上,每4周重复1次,化疗每3-4周重复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止痛、活动能力的改善及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82.5%、62.5%、45%,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疗效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汉化英文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Q)及初步分析其在评估癌症患者复发恐惧心理中的信效度。 方法经过量表翻译、回译、专家小组评议调适后形成癌症复发恐惧量表初步汉化版。采取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肿瘤中心收治的571例癌症病例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519例;年龄21~88岁,平均(47.50±11.43)岁。使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FCRQ)、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与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一个月后采用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取50%(285名)患者进行复测,计算量表复测信度。 结果量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6,Spearman Brown分半信度为0.89,重测信度为0.90。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为单因子结构,可解释总变异65.91%。量表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75~0.874。除条目6外(因子载荷0.577),其余条目在主成分载荷为0.787~0.894。汉化版FCRQ量表与FoP-Q-SF、PHQ9与GAD7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24~0.758,P<0.05)。 结论汉化版癌症复发恐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国内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临床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100千伏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的CT模拟定位图像质量及放疗靶区勾画准确率,探讨低碘、低辐射放疗CT模拟定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且未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标准组(n=30)使用管电压120 k V及碘帕醇(370 mg I/ml)进行CT扫描;B组为双低组(n=30)使用管电压100 k V及碘克沙醇(320 mg I/ml)。对比剂使用剂量为1.2 ml/kg体重,注射流率3.0 ml/s,使用智能跟踪法进行估算循环时间及触发扫描。所有图像均传输到TPS工作站由两位高年资放疗医师独立进行大体肿瘤体积(GTV)勾画,计算两位医师所勾画的GTV差值,对照两组的GTV差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对照两组患者的碘摄入量、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D)及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60例NSCLC患者均能被准确勾画出放疗靶区,两组患者的GTV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强化程度及CNR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ED及碘摄入量高于B组[(5.64±0.38)m Sv vs(3.49±0.49)m Sv,P<0.05;(28.51±3.52)g I vs(23.44±3.05)g I,P<0.05];A组患者的对比剂轻度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23.33%vs 10.00%)。结论使用100千伏和碘克沙醇320进行放疗CT模拟定位可获得与120千伏、高浓度碘对比剂同样的放疗靶区勾画准确率,并能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ED,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MTT法、WST-1法、克隆形成法和3H掺入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差异,为辐射敏感性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腺癌细胞SPC-A-1三种细胞系,6MV X线以0,1,2,3,4,6,8 Gy辐射细胞,分别用4种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其不同剂量点细胞存活分数,统计分析4种方法所得存活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3 Gy剂量范围内,超出该剂量范围,相关性差。经直线回归分析,克隆形成法与3H掺入法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MTT法、WST-1法与克隆形成法、3H掺入法之间无很好的相关性。WST-1法和MTT法相比无更好的相关性。结论 平板克隆形成法和3H掺入法能准确测定细胞的辐射敏感性,MTT法和WST-1法可提供参考,无法替代克隆形成法和3H掺入法。 [关键词]MTT法;WST-1法;克隆形成法; 3H掺入法;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