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多价DNA疫苗pBK-Sj26(Sj32)-Sj23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血吸虫病多价DNA疫苗的保护力,将小鼠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单价抗原DNA疫苗pBK-CMV-Sj23组、多价抗原DNA疫苗pBK-CMV-Sj26-Sj23和pBK-CMV-Sj32-Sj23组.大量提取各组质粒DNA后,各组于0、3、5周在BALB/c小鼠股四头肌注射相应质粒DNA,9周用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15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虫率及减卵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减虫率及减卵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单价pBK-CMV-Sj23组比较,多价DNA疫苗组的减虫率及减卵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吸虫多价DNA疫苗诱导小鼠对血吸虫的保护力优于单价DNA疫苗.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耕牛的血吸虫病防治尚存在许多困难。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首次采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水牛,观察对同种血吸虫产生的特异保护力,以求保护水牛不受感染,降低血吸虫病传播来源和对人的危害,并且为人体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创造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的影响,比较不同数目、不同位置钉子固定的平台切模在相同外力下发生的内外翻和前后倾的差异。方法以12根左侧下肢假骨和一个左侧半骨盆假骨为标本,连接红外线计算机导航系统,固定标本,固定股骨及胫骨发射器,输入数据,分别以不同数目及位置的钉固定平台切模于假骨,通过切模槽内用锯片予以相同外力,记录后倾角度、内外翻角度的变化。结果用2根钉固定胫骨平台切模前后倾角度摆幅平均超过3°,最高超过5°,内外翻角度摆幅平均超过1°,最高超过3°,3根钉固定平台不论在前后倾还是内外翻方面的稳定性都非常明显好于2根钉固定。4根钉固定在前后倾方面稳定性好于3根钉固定,内外翻方面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结论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有明显影响,3根钉固定稳定性较好且易于操作,推荐采用3根钉固定。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人体寄生虫学学时不断减少 ,寄生虫病日益不受重视的情况下 ,人体寄生虫学如何教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如何改 ?是寄生虫学教学工作者关心的课题 ,我们认为可通过调整课程内容 ,结合寄生虫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和课外学生科研活动有利于解决此项难题。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及疗效考核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S31/32双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不同寄生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CAg)427份,其中慢性血吸虫病188例,阳性检出率为95.2%,晚期血吸虫病阳性率4.5%(2/44),正常53人假阳性率5.7%.测定其他寄生虫感染患者及肝炎病人,除发现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华枝睾吸虫病有交叉反应外,其它均呈阴性反应.同时,检测血吸虫病治疗前、后CAg,计495 份血清,慢性血吸虫病治疗前188例,阳性率95.2%,吡喹酮治疗后3、6、12和36个月,其阴转率分别为20.4%、31.9%、96.2%和87.7%.比较双夹心ELISA法和一步法ELISA检查CAg,无显著差异.测试结果提示,采用单抗S31/32建立的双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有很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病人在治疗后一年其阴转率高,有很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6.
猪毛首线虫(猪鞭虫)感染人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 1998年 12月在湖北省通城县一所农村小学作肠道寄生虫粪检时 ,在一位 11岁男生的粪便中发现一种虫卵 ,其形态、颜色与毛首鞭形线虫 (人鞭虫 )虫卵极为相似 ,但其长度、直径要明显大一些。因当时大风降温来了寒流 ,没有来得及进一步进行调查 ,撤离了现场。今年 10月我们又前往该男生所在学校及村里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通城县位于鄂南距武汉 2 0 8km ,属幕阜山低山丘陵区 ,海拔 78~ 15 2 8m,年平均气温16 .72℃ ,相对温度 80 % ,平均降水量 146 0 mm。该男生所在村位于该县东北距县城 2…  相似文献   
7.
以20条/只和100条/只剂量的尾蚴感染家兔,并于第9wk用吡喹酮对约半数家兔进行一次性灌胃治疗,依此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用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并应用该法分别检测感染家兔血中3类循环抗原、膜相关抗原(MAA),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观察循环抗原滴度水平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用Dot-ELISA法检测3类循环抗原时,20条尾蚴感染组与100条尾蚴感染组家兔不论治疗与否,血中3类循环坑原滴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因此Dot-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不适宜于作为日本血吸虫感染度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动态消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三类循环抗原(CAg)在感染家兔的动态变化及治疗后的消长情况。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的三株单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分别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肠相关抗原(GAA)、膜相关抗原(M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血中三类抗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家兔感染后第4wk,有39%家兔血中GAA呈阳性反应,而仅8.6%家兔MAA、SEA呈阳性反应,第8wk三类CAg均呈阳性反应,并于第10wk左右达高峰。未治疗组家兔直至感染后第27wk,血中三类CAg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感染后第9wk家兔接受吡喹酮治疗,治疗后第4wk,CAg水平开始下降,治疗后第6wk有10%家兔SEA阴转,治疗后第8wk,GAA阴转率为20%,SEA为70%,MAA为80%,治疗后第14wk除1例外,三类CAg全部阴转。结论:GAA早期诊断效果较好,而MAA和SEA在治疗后较GAA消失快,三类CAg的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建立湖北省钟祥地区血吸虫病相关数据库的地理分布图,并对疾病的分布现状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纵向分析。方法收集钟祥地区近3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及相关的气象、水文数据,通过构建遥感图像分类的神经网络及网络训练,建立相应的GIS数据库及显示图像。结果完成钟祥地区及周边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的GIS数据库及1幅钟祥地区疫情图,依据图像计算,有螺面积(公顷,hm^2)分别为4.4、8.2、24、130.4、8.13,11753。结论GIS和RS技术制作的图像清晰、简明、直观,支持复杂的空间和属性查询,便于血吸虫病资料的保存与分析,为相关区域血吸虫病防治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耕牛是农村主要劳动力,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病牛达220万头,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播来源。近年来,减毒疫苗预防血吸虫感染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国内我们首次采用紫外线(400μW)照射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免疫水牛3次,每次10000条/头,每次间隔4周,所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于末次免疫后6周均以1000条正常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或感染,所有水牛在攻击感染后6周被处死,检查免疫后水牛抗感染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